文章来源:岳云吧
作者:云中曦
岳珂金佗粹编中有《谢表》与《谢宰执启》二文,是为岳云追赠武康军节度使所作。今天这篇文不是一篇严格的考辨, 仅就《谢表》和《谢宰执启》中的两段文字,发表一下感想。
金佗粹编 卷第二十八 谢表
『如臣伯父,暨昔偏裨。尝先百战之口口口口口口口运。南阳拓境,年十二而立战多,北颖推锋众五口口口口口口口凛闻於李愬,环堤首馘於龙仙,以至算禀趋庭口口口口口口口金之带,奎章尝美其济功;辞三命之华,诏旨复嘉其有子。』
云中曦按,龙仙谓刘龙仙也,安史之乱时为史思明帐下骁将,为名将白孝德所斩首, 其事见于《旧唐书》列传第五十九, 是中国古代战史上有名的武将单挑场面。此处出现李愬、龙仙两个人名皆为用典。譬喻岳云智可比李愬,勇堪比白孝德。
金佗粹编 卷第二十八 谢宰执启
『伏念珂伯父赤心之许国,偏裨戮力以同时。膝上从容,已得黄石公不傅之秘; 帐前指纵,蚤禀霍膘姚必胜之谋。年十二而立战多,众五千而婴大敌。远辟南阳之境,径摧临汝之锋,期济中兴,庶观全节。 西平有子,屡勤一札之褒;北伐济功,洊沐万钉之赐。』
云中曦按, “西平有子”为用典。唐代名将李晟,德宗时封西平郡王,其子李愿、李宪、李愬、李听都很有名望。宋高宗在绍兴七年回复岳飞的辞岳云特转三官授武略大夫奏所请宜允诏中曾有语:『盖不特固执谦逊,耻同汉将之争功,而使其自立勋劳,复见西平之有子』,所以岳珂说『屡勤一札之褒』。
谢宰执启中提到的『万钉之赐』与谢表中的『口金之带』应是可对应的, 我猜想此处既是用典又是实指。《隋唐佳话·补遗》中有『隋杨素破突厥,文帝赐以万钉宝带』,又韩元吉曾为辛弃疾作《水龙吟》,内中有『功画凌烟,万钉宝带』之句。从史料中亦可知宋高宗常喜欢赏赐给功臣爱将以金带、金碗之类。所以, 岳珂说『北伐济功,洊沐万钉之赐』当是实有所指,也许宋高宗曾经因为北伐之功赏赐给岳云金带。此为怀想之一。
在现存史料中,岳云多以敢勇闻名, 事功可见于《宋史·岳云传》。而岳珂的这两段文字毫无疑问都褒赞了岳云的勇武和智谋。其勇,以白孝德之故事譬喻,与绍兴十年北伐后宋廷发布的岳云升官制词中『比从偏师,亲与敌角。刈旗斩将,厥功为多』的赞语遥相呼应。其智,以李愬雪夜入蔡暗示, 更还有『黄石公不传之秘』『霍嫖姚必胜之谋』等句,更是直接的赞美。岳飞有句名言『为将无谋,不足以博匹夫』, 又有『勇不足恃也,用兵在先定谋』之语,是以并不难想象岳飞对岳云的期望一定不会只局限于勇冠三军而已。三略、六韬、孙吴兵法、司马、将苑之类岳云应该不会少看,本在意料之中。另外,岳云在军中任职为『书写机宜文字』,简称『机宜』。宋代帅司中类似的职务还有『主管机宜文字』『管勾机宜文字』,都是帅司系统中重要的幕僚,属于帅司的参谋部门 。『机宜』一词在宋以前的史书中就具有『机密决策』的意思, 在演变中逐渐带有浓厚的军事意味,由纯粹的机密决策扩大到情报处理、战略规划等涉及大量文书工作的范畴。由于这类文件涉及机密,并且需要由决策核心人物亲自拟定或确认,而又需要将这些机密文件与上下级进行沟通,因此历来担任『机宜』的人选需要由帅臣辟举,也就是说『机宜』与主帅之间的关系不同于普通僚属,宋代很多军事长官以自己的子弟来担任『书写机宜文字』,除了防止机密外泄, 让子弟增加阅历,熟悉军事业务在战略、管理、后勤等多方面的复杂运作,为其成长为明日的将帅培育和准备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所以岳珂文中『帐前指纵,蚤禀霍膘姚必胜之谋』应是针对岳云的参谋身份而言。此为怀想之二。
不过,当我看到这两段文字时,最激动不已的是谢宰执启中的『年十二而立战多,众五千而婴大敌。远辟南阳之境,径摧临汝之锋』这句。 将这一句与与谢表中的另一句 『南阳拓境年十二而立战多,北颖推锋众五口口口口口』对比来看, 那么很容易将谢表中阙漏的字眼补充完整,全句应该为『南阳拓境年十二而立战多,北颖推锋众五千而婴大敌』。
----『众五千而撄大敌』! ?
岳云在岳家军中的工作(宋人谓之『差遣』)并不是统制,而是『机宜』(见《王贵颖昌捷奏》),那么如果真的发生过『众五千而撄大敌』的事,应该属于临时指挥/节制军马的性质。因为找不到其他史料记载了这个数字,所以这完全是一条孤证,真伪难辨。不管怎么说, 它揭示了一些新信息, 此为怀想之三。
之所以说它真伪难辨,一方面是现在我们找不到另一条具有相似内容的史料来印证;另一方面, 岳珂文中的『南阳拓境,年十二而立战多』这句话本身就含有明显的错误。 南阳, 属邓州。『南阳拓境』应该是指绍兴四年收复襄阳六郡时的事, 而那时的岳云是十六岁,不是十二岁。也有可能, 岳珂出于简洁文字的需要,想在相对仗的前一句中同时表述岳云十二岁从军这个事实, 于是把两件事焊接在一起。 但是上半句的造句既然如此不严谨,那么后半句所陈述内容的准确性则很容易遭到质疑。然而,上半句只是不严谨,并非无中生有的虚构,所以后半句的内容也不能断然否定。所以接下来, 是我关于怀想之三的“随想”。 这里的“随想”, 就解释为随便想想吧,诸君请保持自己的判断。从『南阳拓境年十二而立战多,北颖推锋众五千而婴大敌』、『年十二而立战多,众五千而婴大敌。远辟南阳之境,径摧临汝之锋』这两句话看,『众五千而撄大敌』的事发生在北伐时, 地点是『北颖』或『临汝』。
『临汝』, 据《文献通考·舆地考六》说汝州『唐为汝州,或为临汝郡。属河南道……建炎元年,没於金……领县六,治梁。梁,……郏城(汉郏县,隋改。崇宁三年,割隶颍昌府),龙兴(唐县。有豢龙城),襄城(汉县。有不羹城,楚灵王所筑),鲁山(隋县。有尧山、强水、鸦河)』。
北颖』,这个词检索不到。估计并不是一个确切的地名, 可能指颖水北面的某个地方,而在行文上可以和上半句中的『南阳』对应。据《文献通考·舆地考六》说许州『唐为许州,或为颍川郡……。属河南道。领县九(长社、长葛、阳翟、许昌、鄢陵、扶沟、舞阳、郾城、临颍)。……宋因之,元丰三年,升为颍昌府。……建炎二年,没於金,四年收复,未几复失。金隶河南路;……领县七,治长社。长社(唐县。有高阳里、荀淑故宅。又有潩水)郾城(汉县。有长沙河、五沟水、鸿隙陂)阳翟(郑栎邑。汉县。有荆山、具茨水)长葛(隋县。有洧水)临颍(汉县。有豢龙城)舞阳(唐县。有舞水、滍水)许田(魏许昌县,汉献帝都於此。后唐县。熙甯四年,省为镇入长社)』。
好了,到此『临汝』和『北颖』这两个词指向了同一个方位,那就是颖昌-襄城一带, 而从地图上可以看出颖昌在颖水北面,而襄城在汝水旁边。这或许是岳珂指为『北颖』和『临汝』的原因。
根据《王贵颖昌捷奏》和《金佗粹编·行实编年》中的记载绍兴十年北伐中,『郾城方再捷,先臣谓臣云曰: 贼犯郾城,屡失利,必回锋以攻颖昌, 汝宜速以背嵬援王贵』,就是说岳云在绍兴十年郾城的第二次战斗后,受父命率领一部骑兵从郾城驰援王贵所屯驻的颖昌, 由于兀术以十二万大军插入颖昌和郾城之间的临颍, 所以岳云必须在从后方绕道而行, 从地图上看襄城正在这条行军路线上。《金佗粹编·行实编年》还记载了岳云在颖昌大战中『以骑兵八百,挺前决战』,而《王贵颖昌捷奏》也提到以岳云带到的背嵬骑兵战斗,却没有透露岳云带到的具体人数。在这里,岳珂却提到一个数字是『五千』。 数字之大,让人惊讶,要知道岳飞所统十万大军,分为十二军,除去辎重、占破人数,一军统制如牛皋、董先之流所统之可战斗人员也就在五、六千左右。而且这『五千』必然全都是骑兵, 否则步骑混杂行军,是不可能达到速援的目的的。从史料中我们已知当时驻扎在郾城,由岳飞亲率的士兵主要是背嵬军全军和游奕军的一部分,可推测总兵力大概在一万二左右,其中骑兵可能在五、六千(岳飞在绍兴十一年援淮西时曾动用背嵬军八千骑兵为前锋)。我们一定会问道,如果郾城驻军只有一万余的话,岳飞会让岳云带着五千骑兵去驰援颖昌吗?这样做是否有风险?
站在我们今天立足的位置以及获得的有限信息, 是无法得出确定结论的,下面的部分只从这个决策的合理性方面分享一下自己的浅见。
岳飞派岳云带骑兵驰援颖昌,是发生在绍兴十年七月十日之后,而在七月八日发生了著名的郾城大战,宋军大捷;七月十日, 金军又有一支由一千余骑及『在后尘头不绝』的后援组成的部队第二次侵犯郾城县北的五里店,被宋军的先锋部队轻松击退。差不多是在同一时间,金军的主力,兀术本人带兵插入了郾城(岳飞驻扎)和颖昌(王贵驻扎)之间的临颍,所以金军二次侵犯郾城有可能是为掩护大部队移动到临颍的一次小规模佯攻。
在这种情况下岳飞让岳云带走的背嵬马军达到五千之多的话,也许可以推断岳飞的想法是:一、金军已经进攻过两次郾城, 都是大败。从用兵之道上说,短期内在同一个地方失败两次的军队士气会相当沮丧,并产生对作战不利的恐惧心理。所以岳飞判断不可能再有敌军第三次进攻郾城。二、岳飞既然已判断金军会进攻颖昌,他可能形成了一个更具有进攻性的想法: 如果以颖昌驻兵为正兵, 以岳云带领的五千背嵬马军为一支机动的奇兵配合作战, 便可尽可能多地歼灭金军主力。根据战略的逻辑渐进主义, 这种打法也不太可能是凭空而来的, 通常以组织内部过去的成功经验和组织文化为基础而形成。北宋满城会战时,宋军使用了弹性防御的战略,集中两个野战部队在正面,同时以另一个部队为机动力量, 在机动战中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歼灭了大量辽军。 有趣的是,这次会战的计划和后来的事实有一些出入, 上述计划中的这支骑兵还没有来得及加入夹击会战, 辽军已经被宋军的正兵推倒,于是那支机动的骑兵『扼要路』截击了逃跑中的辽军,结果『敌众崩溃,悉走西山, 投坑谷中,死者不可胜计』。战争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战场上发生的事具有不确定性/模糊性, 古代战争中通讯手段落后,不可控因素更多。从史料中我们看到,岳云带领的骑兵并没有如同我想象的那样在会战中成为一支突然出现的机动力量,而是在七月十四日金军主力兵临颖昌府城外时,与王贵的部队一起『出城迎战』。也就是说,岳云早到了,或者说兀术晚到了(又或者岳飞本来的计划只是要岳云驰援颖昌而已, 只是我想得太复杂)。 继续“随想”的话, 我认为多半是兀术晚到了。因为在颖昌大战发生的前一天,七月十三日,金军主力遇到了从郾城派出的一部宋军硬探, 并且发生了历史上悲壮的一幕--杨再兴血战小商河,跟随杨再兴的三百骑全部死难,而金军也遭到重创,损失了两千人。十三日当天的天气是大雨,即使如此,兀术主力在此战后几乎没有休整,马不停蹄地扑向颖昌,这也可能说明兀术也很担心岳飞派援军从郾城过来夹击。也许是因为遇到杨再兴,进行了剧烈的战斗,也许因为天气原因,也许还有其他我们想不到的因素, 总之兀术到达颖昌的时候已是十四日早上,岳云带来的背嵬马军和原驻颖昌的大军已经等在城外,然后合力大战了金军主力,战斗『自辰止午』,最后『大获胜捷』。
以上只是分析了岳飞从郾城调兵五千骑兵驰援颖昌的可行性。必须明确的是,颖昌大战的总指挥是王贵,因为捷奏是他上的。即使我的『随想』成立,岳云带到的五千马军也应该是交给王贵统一指挥,这是比较符合战场现实的做法。在驰援颖昌的路上,这五千马军如果与金军小规模哨探发生冲突当然是由岳云指挥,这算不上『撄大敌』; 在颖昌大战过程中情况是怎样呢,从《王贵颖昌捷奏》原文看『贵亲统中军、游奕军人马, 并机宜岳云将带到背嵬军出城迎战』似乎意义两可, 但如果据《金佗粹编·行实编年》中岳云『以骑兵八百,挺前决战』来看, 岳云既然已率八百骑兵为先锋, 就不太可能成为五千人的总指挥。综上考虑,『众五千而撄大敌』这句话终究是有些问题的,在更多的史料被发现之前,尚不能完全令人置信。
『随想』到此为止, 重申一下我的观点: 岳云带背嵬马军驰援颖昌是历史事实,带了多少人却没有确凿证据。岳珂的文中透露可能是五千,虽然这是一条孤证,终究也能让我们在怀想英雄时更多一抹激越的色彩和发自内心的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