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繁体中文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中文)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原来“岳飞网每日签到”是在积累福报“每日签到福报乐”积分前三名可开通先祖“个人公墓”一座十一月一日将迎来岳氏宗亲岳飞网月首团聚日
查看: 1203|回复: 8

林则徐爱国主义思想形成的浅析

[复制链接]
岳林峰 发表于 2018-3-13 22:25: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岳林峰 于 2018-3-13 22:47 编辑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人,是民族英雄。在中国从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期,他力主销禁鸦片,反抗外国侵略,始终不渝地为维护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而抗争,且在反侵略斗争中形成了爱国主义思想。他的“爱国主义思想,是以往民族主义思想的总结,又是近代爱国主义思想的开端,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
        现就林则徐爱国主义思想形成的根源作一下粗浅的分析

                a83b675642bd484d94715a49e809ba6f_副本.jpg
                                                                    林则徐

一、来源于其严格的家族教育
            林则徐出生在一个下层封建知识分子家庭,生活较为清苦。其祖父林正澄为了自己二儿子的婚事,借高利贷,最后无力偿还,被迫“将住屋售人,以偿债务”,落得“家无一尺之地,半亩之田”。林则徐父亲林宾日私塾出生,收入不是很丰裕,为了养活一家大小,妻子和先后养育的8个女儿都必须从事女红,这样才能“岁可易钱数十缗,遂资其值,以佐家计”“半饥半寒,迁就度日”。即使生活这样困苦,林则徐一降临人世,其父仍希望他能“学优登仕”。4岁时,其父把他带到罗氏私塾,抱在膝上,“自之无以至章句,皆口授之”;7岁便教他作文。他后来回忆说:
      “府君之教,谆谆然,循循然,不激不厉,而使人自乐于向学;……讲授书史,必示以身体力行,近理著己之道,罕譬曲喻,务使领务而后已,然未尝加以答挞,即呵斥亦绝少。”还说:“每际天寒夜永,破屋三椽,朔风怒号,一灯在壁,长幼以次列坐,诵读于斯,女红于斯,肤栗手皲,恒至漏尽。”


            cbe5f7e62f014fcc8fcdada2877da4a7_副本.jpg
                                                                   鳌峰书院

      父亲的启蒙教育,谆谆教导,加上自己从小就发奋苦读,使少年的林则徐,即使家庭生活清苦些,但强烈的求知欲,使他深深记着母亲教诲的话:“男儿务为大者、远者,岂以是琐琐为孝耶?读书显扬,始不负我苦心矣。”以至于后来入鳌峰书院读书,在郑光策山长的“勤于启迪,严而有法”“以立志为主,谓志定而后教育所施”的教导学生的宗旨引导下,林则徐如饥似渴地追求知识,从儒家的经典到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等人之学说,以及《老子》《韩非子》《庄子》,还有《史记》《汉书》等史籍均加以研读,使他在博览群书中,汲取了经世致用之说的文化养料,也开拓了眼界。因此说“早年的读书生活,是林则徐从幼稚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他后来矢志不移地倾注于经世之学,可以说是在这一时期开始萌发奇葩的”。为其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来源于对清朝腐败吏治的憎恨

         林则徐从事政治活动主要是在道光朝时期,当时福建乃至全国的吏治已腐败不堪,清朝已处于“芨芨乎皆不可以支日月”的状态。王朝末世衰败的景象,举目可见。贪污受贿之风盛行。早在林则徐10岁那年,当时闽浙总督伍拉纳、福建巡抚浦霖、按察使钱士椿等贪赃枉法案泄露,被革职查办。伍拉纳于福建布政使任内侵蚀公款8万余两,于闽浙总督任内,又收取贿赂各15万两。浦霖于1792年贪污白银2万两,查抄原籍资财,得金785两,银28万4000余两……最后,伍拉纳、浦霖均被处斩。这个事件给林则徐幼小心灵触动很大,使他对官场中的贪污、勒索、受贿非常气愤和不满。这里抄录林则徐早年的一本读书札记《云左山房杂录》的一些警句,从中可窥见一斑。如“世尽思居奇之居,人竟为染指之望,徇私吹索,借端凌践”“矫饰虚声,潜纳贿赂,陋习相沿,谓之名实兼收”“竭小民衣食之资,供官司奴隶之困”等,都流露出对现实不满的情绪。
      清王朝吏治腐败的另一方面表现在鸦片输入的危害,乃至泛滥上。一些官吏参与鸦片走私,以牟取暴利,连那些负责查缉鸦片走私的官吏弁兵,都是一些腐朽贪婪之辈。仅“闽越之民自富商大贾,以及网鱼拾蚌,推理剽劫之徒,逐其利者不下数十万人”,造成白银大量外流,银贵钱贱日益严重,导致金融恐慌,“以致天朝帝国的银源有枯竭的危险”。鸦片给英国带来血腥的暴利,却给中国留下无穷的毒害。它不仅戕害人的健康,并且还麻痹人的智力和意志。魏源把当时这种社会政治弊病概括为“病漕、病鹾、病吏、病民之患”。因此吏治腐败,造成社会不安,生产凋敝,财政枯竭,使清王朝危机四伏,林则徐对此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以至于他从政后,面对那弊端丛集、风雨飘摇的清王朝,始终是夙夜孜孜,殚心竭力,苦苦追索重振朝纲强国富民之道。如林则徐在东河河道总督任内,深恶官场腐败,积重难返,在愿意做出皇上许可除弊改革而又不避怨嫌。他绘《河需雪辔图》,以及为济宁名士刘衍聚(凝辉)题写“人到无求品自高”的联句,都是他为官清廉正直的写照。还有,他在担任江苏巡抚一职时,每每听到贪赃枉法之事,经常大发脾气。为了克制自己的卞急性格,曾手书“制怒”的匾额,悬于听事。这生动体现了他嫉恶贪官污吏、清廉刚直的作风。他的思想活动在他书信中也有流露。在给同僚怡良去信说:“贱子一身荣辱祸福,早不敢计只求无伤国体,可儆后来,微躯顶踵指糜,亦所不措!”在出京前夕,拜别他的座师沈维乔时说:“死生命也,成败天也,苟利社稷,不敢竭股肱以为门墙辱。”这都是其为官期间保有刚正不阿锐气和高尚爱国情操的写照。连他以钦差大臣之身份使粤时,他发出传牌,表示此行“并无随带官员,供事书吏,惟顶马一弁、跟丁六名、厨西小夫共三名,俱系随身行走,并无前站后站之人,如有借名影射,立即拿究”“不许在各驿站索取丝毫,该州县和料不必另雇轿夫迎接”“所有尖宿公馆,只用家常便饭,不必备办整座酒度,尤不得用燕窝烧烤,以节糜费”。此道牌内容体现了林则徐不同于贪官污吏的正派作风和严肃态度。

















yue 发表于 2018-3-13 22:25:53 | 显示全部楼层
亲,感谢您关爱《岳飞网》,希望继续发表更多更优秀的帖子,此帖我们的版主和网友已经开始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岳林峰 发表于 2018-3-13 22:2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岳林峰 于 2018-3-14 08:28 编辑

三、来源于他对历代民族英雄和爱国者的敬仰和学习


      林则徐从小对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像诸葛亮、白居易、范仲淹、柳宗元、李纲、岳飞、文天祥、于谦等人,深为敬佩。并以他们的功业自勉,赋诗写文歌颂他们的光辉业绩。如他对南宋抗金英雄李纲的事迹较为熟悉,青少年时代常与学友一道到屏山山麓的李纲祠凭吊,赋诗抒发爱国情怀。道光年间,他又发起将原在越王山麓已经朽圯的“李公祠”移建于西湖荷亭,立碑记,还题上楹联一副。对岳飞的凭吊作《淮阴竭岳忠武祠》:


                                   不为君王忌两官,权臣敢挠将臣功。


                                   黄龙未饮心徒赤,白马难遮血已经。


                                   尺土临安高枕计,大军河朔撼山空。


                                   灵旗故土归来后,祠高犹严草木风。



      歌颂岳飞抗击女真贵族的英雄气慨,斥责秦桧等屈膝投降的罪行,满怀对岳飞“黄龙未饮心徒赤”的无限感概。


            tbv2zrkhsu0_副本.jpg
                                                                     岳 飞

      在《题文信国手札后》一诗中,他以“再拜熏香度斐几,欲废一部十七史,朱鸟招魂泪如比,猎猎霜风满柴市”的诗句,倾诉对宋末抗元英雄文天祥“公身为国轻生死”业迹的敬仰。
      在拜谒位于杭州西湖三台山麓于谦祠墓。他看到于谦祠墓已经朽圯,极为痛心,便发起捐廉重修。在《重修于忠肃公祠墓记》一文中,有这样记载:
      维公纯忠伟伐,与岳忠武同昭天壤,千古以两少保称。……如公浩气不磨于宇宙,祠墓之有无,初不足为加损。然守土者顾听其聩剥,而莫之省尚,奚以言治哉!……公方尚友信国(文天祥),进而尚支岳忠武(岳飞),相与徜徉于湖光山色间,感余我志,抚膺含怀,亦庶乎其不孤已!

      林则徐认为只有继承岳飞、文天祥、于谦等人的爱国思想,吊古思昔,以他们为表率,不怕挫折和打击,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也正因为如此,林则徐后来能够坚定信心抵御外侮,反抗侵略,这是与深受他们英雄事迹的鼓舞分不开的。从而使他在自己的政治生涯中,遇到宦途曲折时,还能吟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样置个人荣辱祸福于度外的爱国诗句,与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真是有异曲同工之处,这也是林则徐长期对文天祥抗金爱国、舍利求义思想敬仰、发展的结果。


四、来源于他对“民本”思想的发展和升华

      林则徐小时候,就亲眼看到父亲把米送到一贫如洗的三伯父天策家,自己和母亲却忍饥挨饿,且还告诉他说:“汝伯父来,不得言未举火。”真是“视人之急犹己家,虽至贫再三,尚疾病死葬,靡不竭力解推,忘乎其为屡空也”。此事给林则徐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使他为官之初立志要做一个“担当保涓洁,弗逐流波奔”的好官员。
      他关心民疾,体恤民情,兴利除弊,提出“民惟邦本”的思想,为人民做过许多好事。1820年起,他多在江浙一带为官。当时由于江苏发生特大洪水灾害,造成农民无家可归,因此经常有饥民请愿,纷纷拥看围观现象出现。面对这种情形,林则徐抱定:“饥民生事非平时之比,固不可废法,尤不可穷治。”由于他“知民情向背而顺导”,在民间获得“林青天”赞誉。提倡“在官不可不尽心,在民不可不尽力”。建议江苏巡抚韩文绮实行“禁雍积、广劝募、招来商贾,免关税,蠲征缓赋,查贫民,赈饿者”,无怪乎当时有人称赞他“为政若作真书,绵密无间;爱民为保赤子,体贴入微”真是难能可贵的。
      随着林则徐政治地位的不断提高,他的民本思想也在不断发展。他在江苏巡抚任上,遇到一场非常严重的旱灾、水灾。灾民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灾民的呼号声时常在他耳际回荡,使他夜不成寐,最后决定冒风险为民请命,上奏道光帝,说:“窃维尽职之道,原以国计为最先,而国计与民生实相维系,朝廷之度支积贮无一不出于民,故下恤民生正所以上筹国计,所谓民惟邦本也。……小民口食无资而欲强其完纳,即追呼敲扑,法令亦有时而穷。”这些都是林则徐典型的民本思想的反映与实践。他的民本思想发展到禁烟抗英时已与其爱国主义思想较好地结合起来,得到最高的升华。
      以上可见,林则徐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不是偶然的,这与他早年师长的谆谆教诲,书院学风的熏陶,以及对英雄人物的仰慕,并从他们的事迹中得以自勉,都给他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后来他涉入官场时,深恶吏治腐败,保持刚正不阿廉风气节,并随着其工作的实践,爱国主义思想不断得以形成和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岳建良 发表于 2018-3-14 06:01: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论述挺到位的,挖掘的有点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岳林峰 发表于 2018-3-14 08:35:0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宗亲们的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武穆后人 发表于 2018-3-14 10: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论述挺到位的,挖掘的有点精深!但是这样的论说文,应注明原创或是转发,再关键是转自何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岳如礼 发表于 2018-3-14 16:4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山自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岳德章 发表于 2018-3-14 20:46:23 | 显示全部楼层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岳林峰 发表于 2018-3-16 09: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中文)

本版积分规则

嗨!您好:
欢迎来到 岳飛网。
我的名字叫丫丫
很高兴能够为您服务!
如果已经注册【请立即登录并按丫丫提示一步步完成我就不会再来烦您了】
还没有账号请【实名注册(中文)】

手机版|小黑屋|岳飞网 |打赏 |岳飞网动态43090302000031

GMT+8, 2024-11-28 04:19 , Processed in 0.21536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