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秋雨狂 寻古览胜忙
张公塘不仅风景如画,而且人文历史厚重。
9月23日,依然是秋雨不停,巴中市民建委员会成员岳明带领民建要员,一行13人;岳福章率领南江岳氏族人岳贤华、岳开文等5人;岳峰专程从北京赶来,和他堂祖父岳钊二人齐聚张公塘,共商对这儿岳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图1)
在明初,张公塘的岳氏先民就在这儿留下了传奇故事。与左家课子读书,谁得功名,谁就插占为业。结果岳氏以祖传的祖训——耕读为本,而取得功名,左家人重承诺,迁走他乡。据说这儿曾是左宗棠的先祖居住地,据老人回忆最初的地名为:左公塘。据知晓者证实:1966年,平岗乡曾收到从北京军区发来的一调函,致“难江县左公塘”的信件。当时文革正酣,无人顾及此事了。
怀着十分虔诚和十二分的敬意,冒着淅淅沥沥的秋雨,我随瞻仰和考察的队伍先去拜谒了岳氏宗祠,岳氏宗祠庄严雅典,虽经文革破坏,但里面的“宗祠记”完好如初;(图2)上午10:00又冒雨登莲台山,这个山岗四周巨石像莲花瓣,整个山形宛若观音的莲台座,自然是古代寺庙选址的圣地,至文革前,庙宇香火鼎盛,后被拆除,现还留有千年古树。(图3)甚至上世纪80年代还显灵:从莲花瓣的岩石涌出淙淙清泉,方圆100余里的男女信众到此朝拜,提“神水”。随后又去瞻仰岳氏家族的古墓群,其中始祖坤含公的墓碑保存完好。(图4)碑文载:“屡世不绝,南邑称极盛之家”、“先生可为首屈一指”,“先生之文章,俨然金和玉节。”正如墓碑外联对他的评价:“道德独寻人去后,文章长映日斜时。”接着又拜谒了岳森公的墓地,墓碑前一棵百年的楠木树,枝繁叶茂,它象征一代国师为清皇家培育的莘莘学子。这些皇家弟子在森公的墓碑赠联为:“八旗子弟皆北面,九重天子是东家。”字里行间饱含对森公的尊崇。最后去蜡园湾参观《虫园碑》。这是保存最为完整的,川东北唯一的一处近代的有关商业道德的碑文。此碑高2.2米,宽1,米,厚0.2米,建于民国五年(1916年),在100多年前岳森公从湖北引进蜡虫,根据当地山高地寒,发展蜡种虫,并以构建“小康”之家为理念,致富老百姓,这是超前的。岳福章宗亲对此深表敬意地说:“我们的祖先,那时就提出'小康之家’,真是见识广,目光长远!”雨还是下个不停,时间已到下午1:00,我们仍兴致勃勃地看碑文,抄对联,在乡村带队人的再三催促下,大家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场地。
中午,大家品尝了这儿独有的山珍野味,当地的建筑老板赵亦忠(图5)被这次岳氏保护文物的精神感动,捐资买单与会人员的全部生活费用。
下午,民建秘书长主持会议,重点对保护与发掘张公塘的岳氏文物与文化统一了意见:“张公塘的岳氏文化与文物不只是岳氏家族的,它更是全民的珍贵文化遗产。张公塘的岳氏文化必将走出山门,成为民族文化一颗璀璨的奇葩!”
岳其俊 撰稿
岳福章(右一)率领的南江岳氏代表
岳峰(左三)率领的巴中岳氏代表
岳豪在莲台山古树下摄影
岳崇鹏向岳福章介绍岳氏宗祠
赵亦忠(左一)岳崇凡(中)李祥光(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