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繁体中文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中文)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岳飞网公众号、抖音期待分享您的原创作品“岳飞网每日签到”原来是在积累福报中国·宜兴举行纪念伟大民族英雄岳飞诞辰922周年祭祀活动
查看: 1646|回复: 5

徐州岳氏及桃山岳王祠

[复制链接]
岳德章 发表于 2016-11-10 22:39: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cb9226eee3c49c15d8f9def5bc44e97.jpg



桃山岳王祠


岳德章  |文 图  
       南宋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位居“中兴四将”之首的民族英雄岳飞(1103-1142),以“还我河山”为己任,力主抗金,尽忠报国,惨遭昏君奸臣迫害,用39个春秋写下了名垂千古的人生华章。公道自在人心,平反昭雪之后,他被追封“鄂王”,受谥“武穆”、“忠武”。他文武双全,忠孝兼备,被孙中山先生誉为“民族魂”。他育有五子二女,九百年来,后裔遍及海内外,仅徐州地区便繁衍着数万之众。溯本求源,据《中华岳氏统谱》和《岳忠武王世谱》记载,徐州岳氏系出于岳飞三子岳霖的三子岳珂。虽然就人口而言,本地的岳家算不上大姓,但是出身名门,影响广泛,这不能不归功于原徐州府萧县桃山岳忠武王祠。
一、始迁祖母定居岳家湾
       众所周知,岳飞祖籍在河南汤阴,随着南宋的偏安江南,岳飞戎马倥偬,率领岳家军转战各地,稍得平稳,才安家江州(今江西九江)岳家市。岳飞蒙难后,家人流放岭南,得到平反昭雪后,长子岳云后人在杭州守墓,形成武林(杭州)世系,吸引了另外四个支系的从聚集到扩散。其中三子岳霖的后裔人丁最旺,又派生出多个较大的支系,最著名的就是桃山世系,也叫江南世系、岳家湾世系,后代分布在苏鲁豫皖交界处的四省八市十六县。
清朝道光、光绪版的《岳忠武王世谱》记载,徐州岳氏始迁祖来自山东金乡。元朝时,岳飞9世孙岳坚一,原籍浙江武林(杭州),因任金乡县令,于是入籍江南(行省)。蒙元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山东爆发红巾军农民起义,社会动荡不安,坚一公夫人姚氏太君便携子带孙,怀抱重孙——岳飞12世孙岳彦圣,以及家传的岳飞像、家谱、岳飞亲笔墨宝等,避乱来到安徽砀山,再辗转至萧县黄柏口。面对荒芜的土地,姚氏太君扯碎黄缎裙,挥标占地百余顷,以此作为家业,定居岳家湾,成为徐州地区岳氏源头。此后开枝散叶,瓜瓞绵延,岳家又不断播迁。
二、岳钟灵重建岳王祠
      追根穷源仰河朔,数祖论宗崇鄂王。岳家最崇拜的先祖当推民族英雄岳飞公,而徐州地区最早的祭祀岳飞的庙宇,又数徐州府萧县境内的桃山岳忠武王祠。《一统志》云:(岳忠武王祠)在萧县东南。元至正八年(1348年)立于县西北黄柏口,十二年,由岳飞12世孙岳彦圣迁建于县东南桃山里;明万历二十年(1568年),18世孙岳钟灵重修。
      桃山地理位置重要,是古徐州彭城驿以南第一座驿站,又是北京-南京官道的必经之地。桃山驿自唐朝开始设立,名字来自村西北的桃山(即香山和庙山),因其形状似桃,故称桃山。岳彦圣、岳钟灵正是看中了此处便利的交通地位,才决定于桃山修建祖庙,以期更好地联络宗族。
岳彦圣的玄孙岳讃任吴江县教谕,忠孝传家的家庭文化氛围愈浓。到了明朝万历年间,岳讃的孙子岳钟灵科举考取功名,外放任陕西渭南县知县。他早年即勤奋好学,知书达理,“弱冠入庠,勉尽子道”,以孝闻名。居宦期间,适逢母丧,他便因丁忧而辞职回乡守制。与此同时,为缅怀祖先,牢记根本,他捐出自己的二顷地,比照杭州岳王庙,在徐州城南桃山创建了“岳忠武王祠”,同时购置祠田300亩,以确保祭祀活动的照常进行。
有一年,江南人氏叶向高,途径桃山赴京赶考,不幸染病,病倒在桃山店房月余,川资耗尽,生命危在旦夕,店主代叶向岳钟灵求助,岳钟灵迅即给出银两,并叫店主转告叶生,要他“安心服药治病,所有费用,我会全数付给”。叶的病情很快得到控制,转危为安,他马上前往岳府拜谢。交谈中二人甚为投机,大有相遇恨晚之意。但此时考期已过,岳钟灵便留叶在府中住下,让他用功苦读三年。期间,叶向高看到岳王祠的简陋,便记在了心间。等到下次开考时,岳钟灵又赠给了充足的银两资助他再赴京城,叶不负厚望,果真进士及第,被选入翰林院任编修,后迁升吏部尚书。机会来了,为报答岳家救命之恩,结合大明王朝对岳飞的尊崇,叶拟议具本,奏请万历皇帝朱翊均降旨,由国库支付银钱五千两,仓粟一千石,扩修桃山岳忠武王祠,建立忠孝坊,以兹旌表。皇上准奏,委任叶为钦差大臣,前往桃山监修。
三、叶尚书知恩图报
叶向高奉圣旨前往徐州府,在桃山驿南北通衢大道上跨路建立一座牌坊,命名“忠孝坊”,坊顶牌楼处高悬石匾,上刻“圣旨”二字。在牌坊东侧,建一小型石坊,作为向东通往岳忠武王祠的大门,大门两旁设有上马台、下马台,凡是过往官员,必须“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以示敬意。过石门顺通道向东,直通向岳王祠的是太湖花石路,两侧各立有几座石碑,岳王祠正门前立的是叶向高的题词碑。岳忠武王祠坐北朝南,扩建展宽二十五米,径深五十米,大门三扇,东西两壁前墙向外各嵌有壁碑,东间是岳氏族谱碑,西间是创祠扩建经过的陈述。进祠内靠北墙东西两间也嵌有壁碑,东间是刻着岳飞《满江红》词手书的照见人形的磨光水晶大青石,西间是岳飞手书《赠紫岩张先生北伐》诗碑和万历皇帝赐封奉祀生世袭秀才的封碑。进大门即是前院,正中是大殿,为宫殿式建筑。大殿正中神台上是身着王冠王服的岳飞公坐像,左侧有一尊小型的周侗坐像,神台前有香案,香案两端分立岳云、张宪的站像,再下边是牛皋、王贵、张显、汤怀分立两边的站像,神台上首高悬“忠风山响”的大木匾,两边抱柱上书写着乾隆皇帝赐赠的一副对联:“家传清白贻谟远,世笃精忠流泽长”,这是清代补换的。(在岳王祠毁坏之后,现代徐州著名书法家孙鸿啸先生曾屡次题写这副对联,使之得以流传。)大殿两边是东西配厅,西配厅是义士施全坐像,东配厅是客厅,内有吸水花石,在石座内灌水,花石可把水吸到石顶植栽的银杏树上,景观别致。从两侧角门可进入后院,后院中间有一阁楼,楼上是岳飞夫妇坐像。过门楼到后殿,正中是岳飞曾祖父母坐像,东间是岳飞祖父母坐像,西间是岳飞父母坐像,东间靠山墙是岳飞五子像(雲、雷、霖、震、霆),西山墙根是岳飞女儿银瓶小姐坐像。后殿前植有四棵围经一米四五的柏树,高耸云天。另外,在村北头还建有一座过街阁,状如城门,与岳王祠交相辉映。
扩建岳王祠的各项工程完成后,又增置祠田600亩,加上此前300亩,共900亩。各地头均立有岳飞祭母碑,祭母田一律恩准免征赋税。族内选出四名奉祀生,负责管理王祠和族中大小事务,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五日的岳飞诞辰日和腊月二十九日的升天日,祠里都要举办大祭,以全猪全羊为祭礼,全族人共同叩拜。
      桃山岳忠武王祠从明万历二十年(1568年)创建,经清朝历三百余年,一直保存完好。历代名人过境,都要前往谒拜,多留题咏。这里更是岳家人的圣地,尤其是道光八年、光绪十六年,徐州地区的岳氏先后两次在此续修家谱,影响非凡。
四、岳王祠历尽磨难
1938年5月,日本人占领徐州,桃山随之沦陷,日军派伪保长秦德胜强拉民伕,把忠孝牌坊、精忠阁、岳王祠内的阁楼拆去修炮楼,用来对付抗日军民,岳王祠开始遭到严重破坏。解放初期,桃山岳氏族人集资对岳王祠进行了修缮。土改时,农会没收祠庙改作民校,以后又被粮食部门占为粮仓。到“文革”中,岳王祠在劫难逃,这里成为“学习班”,造反派勒令那些被管制的人,拿起錾子对祠中碑石上的文字一个一个加以破坏,进而拆除各种设施,所有文物,几乎破坏一空,谁都阻拦不了。岳飞30世孙岳崇武保存过岳飞画像,都被揪斗游街,隔离审查,红卫兵又骗其老伴从屋中夹皮墙内取出岳飞画像,随即被当地文化馆长邵某给拿走了。这是一场近乎毁灭性的毁坏。2006年夏天,这座曾经香火鼎盛、吸引过往文人骚客竞相题咏、有着430年历史的祭祀民族英雄的祠庙,仅剩的前殿也因年久失修而坍塌。
近年来,由岳飞30世裔孙、原南京经贸主任岳崇民牵头,岳家族人正在积极活动,一方面妥善保存散落于民间的当年岳王祠里的碑雕石刻,一方面守望着前殿的残垣断壁和后殿的房基,力争在当地文物部门的支持下,尽快修复桃山岳忠武王祠。


yue 发表于 2016-11-10 22:39:19 | 显示全部楼层
亲,感谢您关爱《岳飞网》,希望继续发表更多更优秀的帖子,此帖我们的版主和网友已经开始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岳名翔 发表于 2016-11-11 08:53:19 | 显示全部楼层


保护好桃山祖庙。

力争在当地文物部门的支持下,尽快修复桃山岳忠武王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岳林峰 发表于 2016-11-11 23: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期盼尽早修复桃山岳忠武王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岳进超 发表于 2016-11-16 06:25:52 | 显示全部楼层
申请非遗,事半功倍。保护岳家历史是长久之策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岳国防 发表于 2016-11-19 13:5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期盼尽早修复桃山岳忠武王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中文)

本版积分规则

嗨!您好:
欢迎来到 岳飛网。
我的名字叫丫丫
很高兴能够为您服务!
如果已经注册【请立即登录并按丫丫提示一步步完成我就不会再来烦您了】
还没有账号请【实名注册(中文)】

手机版|小黑屋|岳飞网 |打赏 |岳飞网动态43090302000031

GMT+8, 2025-4-20 23:46 , Processed in 0.16823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