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岳林峰 于 2015-12-19 00:18 编辑
岳飞追求功名并非为了荣华富贵、利禄享受,而是为了自己“尽忠报国”人生理想的实现。 宣和四年{1122年},岳飞刚满二十岁,当国家遭遇外敌入侵,岳飞毅然弃家参军,以身报效国家。从此,出生入死,经历大小战役二百余次,骋驰疆场近二十年,直到39岁被冤死,把自已的一生贡献给了国家,为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流尽了自己的最后一滴血。
忠
岳飞一生以“忠” 为最高要求,至死不渝。他在《永州祁阳县大营驿题记》中曾深情写道:“痛念二圣远狩沙漠,天下靡宁。誓竭忠孝,赖社稷威灵,君相贤圣。他日扫清胡虏,复归故国,迎两宫还朝,宽天子霄轩之忧,此所志也。”这种忠诚,已到了出自自觉、本能的地步。他的诗中也常有诸如“忠义必期清寒水”,“誓将直节报君仇” 这样感情直露的句子。而后世对岳飞的赞誉,也首推其忠。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为岳飞平反眧雪时所写到的诰文中即褒赞岳飞“位至将相,而能事上以忠,御众有法,屡立功效,不自矜夸,余烈遗风,至今不泯”。南宋嘉定四年,朝廷追赠岳飞鄂王之位,又褒之曰“忠义殉国,风烈如存”。南宋末年民族英雄文天祥也对岳飞忠义精神推崇备至,大加赞颂:“惟中兴之初,先武穆王平扶天戈,忠义与日月争光,名在纲常,功在社稷,天报勋劳,克昌厥后,虽百世可知也”。清帝乾隆也称赞岳飞“知有君而不知有身,知有君命而知不惜已命,知班师必为秦桧所构,而君命在身,不敢久握重权于封疆之外……仰望风烈实可,与日月争光矣。” 虽然后世历代帝王称赞岳飞之“忠”,自有其昭彰忠烈,以启来者之苦衷,但都说明“忠君”也确是岳飞思想的主要成份。
孝
“孝”也是古代为人臣子必须遵守的伦理道德。这个本来源于人类血亲情感的概念,经过西周宗法制和孔孟等先哲的升华,后来也被赋予了很深的政治文化意义。《孝经》云:“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并认为:“中国文化在某一意义上讲,可谓‘孝’的文化”。 “孝”在中国文化上作用甚大, 地位甚高。岳飞“孝”的观念更为浓厚,他少年时,“躹育训导,皆自其母。” 对母亲而言,岳飞又是一个体贴入微的膝下孝子。并且认为,人臣应以尽孝为始,其次才能尽忠:“窃念为人臣子,生不能致菽水之欢,死不能终衰经之制,面颜有腆,天地不容。且以孝移忠,事有本末,若内不克尽事亲之道,外岂复有爱主之忠?” 岳飞对母亲始终怀有深深的感恩之情,在他紧张地筹措军务之际,曾先后十八次派人深入沦陷区的河北,救出老母姚氏并将她接到军营。母亲有病,他“药饵必亲”,关怀备至。绍兴四年,岳飞正紧张筹划收复襄汉,军务十分繁忙,但恰在此时接到姚氏病重的消息。他心急如焚,即上疏高宗,请求辞职侍奉:“臣老母姚氏,年几七十,侵染疾病,连月未安。近复腿脚注痛,起止艰难,别无兼侍以奉汤药。人子之心,实难安处。伏望圣慈,绍臣悃幅,别无规避,暫乞许臣在假,以全侍奉之养”。这篇上疏写得动情晓理,哀哀之语,拳拳之心,感人至深。老母终于病逝后,岳飞悲痛难抑,“水漿不入口者三日。”“每痛如初,毀脊泪雨,朝夕号哭。” 在上奏朝廷批文尚未传下时,即与长子岳云等不避潦蒸暑,千里扶护灵柩,前往庐山安葬。在墓旁撘起草庐守丧。最后由于战务紧急,高宗连续下诏起复,他才中止丁母忧,忍悲回到军中。岳飞的孝道,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表率。
仁
“仁”即仁爱,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岳飞在“仁”的品格方面,可以说几千年来无人能出其左右。岳飞曾言为将必备“仁、信、智、勇、严”“五德”。将“ 仁”字排在首位,主张对待将士要有一颗仁慈之心。从岳飞制止部将辱打士兵,即可看出他做到了。 岳飞不仅对士兵对家人有小的仁爱之心,而且还仁怀天下,心怀有对天下苍生百姓仁爱的大仁大义,也即“爱民护民”。岳家军的“冻死不拆屋,餓死不戮掠” 就是这“爱民护民”仁慈之心的最好写照。虞城百姓暴乱,曾惊扰孟太后车驾,被岳飞平定后,高宗密旨屠城,岳飞冒险数次上奏求情,保全了一城老小百姓性命。 更难能可贵的是岳飞的仁慈之心并不只是针对本国的百姓。岳飞一生征战,不知俘虏过多少金国的士兵,然而他并沒有为了邀功请赏而擅自杀害俘虏,而是将他们放回本国,并劝他们不再兴杀戮,以伤天和。他的这种仁怀天下的胸怀震古烁今,为万世所不及。 亷 岳飞的亷洁体现在衣、食、住、财等诸多方面。 衣,全家均穿粗布衣衫。妻子李氏有次穿了一件绸衣,岳飞便道:“皇后与众王妃在北方{靖康之难时被金兵俘虏}过着艰苦的生活,你既然与我同甘共苦,就不要穿这么好的衣服了。” 自此李氏终生不着绫罗. 食,与士卒同例。部队补给艰难时,则与士卒最下者同食。有次受地方官招待,吃到“酸馅”{一种类似包子的面食},这种在官员冨商们看来很普通的食物时,惊叹道:“竟然还有这么羙味的食物。” 便带回去与家人共享。 住,茅屋军帐,与士卒同甘共苦。宋高宗曾要在杭州为岳飞建一座府第,岳飞辞谢说:“北虏未灭,臣何以家为?” 财产,南宋诸大将无不豪富。而岳飞被抄家时,总家产折价只值三千贯{约合二千多两银},且其中还含有数千疋麻布,显然是准备用于军队的。 犒赏,战时,南宋对军队犒赏极厚,岳飞从来不取分文,全数分给将士。有一次一名部将贪污赏银,立斩。 “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不患天下不太平”, 是岳飞洁身养廉的信条。“斩除元恶还车驾,不问登坛万户侯”, 是岳飞不计名利,不求封赏的自白。 正 岳飞的“正”,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在统军方面正直无私, 公平公正. 岳家军是南宋初期战斗力最強的部队。它的战斗力之所以強,是因为岳飞在统军时坚持“仁、信、智、勇、严” 的要求,对全军将士一视同仁,不循私情。儿子岳云在训练中不慎坠马,被岳飞严厉地惩罚,而手下士兵犯错时,却告诫主将,不要鞭打,要好好教导。正是岳飞这种严于律己、不循私情,使得岳家军的全体将士都很自觉地遵守军纪,对百姓秋毫无犯。每当战斗结束,论功行赏的时候,岳飞只宣扬他人的功绩,而对自已和儿子岳云的功绩一字不提。当战事不顺之时,却每每揽过自责。他的这种胸怀让将士感动不已。每当部队出征,岳飞必派妻子慰问出征将士的家属,解决他们的困难。当将士阵亡后,必照顾他们的老人,抚养他们的遗孤。这让将士感激涕零,每战必奋勇杀敌。 其次,岳飞的“正”也体现在为了国家和人民,敢于坚持自己正确意见与邪恶势力坚决斗争方面。当岳飞为了阻止皇帝南逃而上书时,其言辞之激愤,已经使一位热血青年正气凛然的形象跃然纸上。当岳飞面对皇帝“屠虞城”的密旨,岳飞并没有盲从,而是数次上书,坚称不可“屠城”,而使得无的无辜百姓得以保全性命,也使岳飞得到了百姓的爱戴。以上事例可以看出岳飞是一个为了国 家和人民的利益而正直无私、敢于和邪恶势力作斗争的赤心男儿。 再次,岳飞的“正”还体现在为了朋友的安全而不顾自已的安危上。与岳飞同为大帅的韩世忠,由于和岳飞一样坚决反对议和而遭到了卖国贼秦桧的忌恨,并阴谋加以陷害,岳飞在得到这个消息之后不顾自己的安危,急忙送信给韩世忠,从而使其免遭迫害,而岳飞自已却被投降派恨之入骨,并最终酿成千古奇冤。 岳飞,通过对个人素质的修练,使自己具备了正直无私中华民族最美的传统美德,具备了报效国家和人民需要具备的个人修养。 強 岳飞的品格修养还在于“自強”方面。岳飞要实现自己“尽忠报国”的伟大志向,便不断促进自身能力的锻炼,使自己具有报效祖国的強大的本领。人们评价岳飞是“文武全才,前无古人”,确是如此。《宋史·岳飞传》总结说:“论曰:西汉而下,若韩、彭、绛、灌之为将,代不乏人,求其文武全器、仁智并施如宋岳飞者,一代岂多见哉。史称关云长通《春秋左氏》学,然未尝见其文章。飞北伐,军至汴梁之朱仙鎮,有诏班师,飞自为表答诏,忠义之言,流出肺腑,真有诸葛孔明之风,而卒死于秦桧之手。盖飞与秦桧势不两立,使飞得志,则金仇可复,宋耻可雪。” 岳飞自幼好学,很快学到了许多文化知识,练就了一身好武艺。天资敏悟強记,书传无所不读,尤好《左氏春秋》及《孙吴兵法》,或达旦不寐,画拾枯薪以自给,然于书不泥章句,一见得领,辄弃之。为言语文字,初不经意,人取而诵之,则辨是非、析义理,若精思而得者。生而有神力,未冠能弓三百斤,腰弩八石。尝学射于周侗,益自练习,能左右射,隨发辄中。 岳飞在长期的战争生涯中,把自已锻炼成了一位著名的谋略家、军事家。他以德为先、以智取胜、治军以严、临战以勇、用人以信的军事思想,指引他掌握了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他经历大小二百余战,多次击败占军事优势的强敌,而自己从未有败绩,在南宋以守为主要态势的军事劣势下多次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军事奇迹,最后开创了反攻中原,直捣黄龙府的大好局面。金人哀叹:“撼山易,憾岳家军难!” 岳飞遗留下来的众多的文学作品文辞严谨,情感激越,气势磅礴,成为千古杰作。岳飞的书法游龙舞蛇,流畅潇洒,气势恢宏,别具一格,自强而立、文武兼备的岳飞成为了后人们永远学习的楷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