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岳建良 于 2014-10-20 12:37 编辑
王立群谈“精忠报国”与岳飞形象的演变
栗文飞 6月10日上午,我有幸陪同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王立群先生在汤阴岳飞庙参观考察。岳飞纪念馆馆长关宝英亲自为王教授担任讲解。我也与王教授有了近距离接触。 王立群,1945年3月14日出生,山东新泰人。现任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史记》研究会顾问、中国《文选》学会副会长。 出版有《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研究》、《现代〈文选〉学史》、《〈文选〉成书研究》等学术专著,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2006年开始在《百家讲坛》上开讲《王立群读史记》、《汉代风云人物》、《王立群读宋史》等,如今还不断在央视百家讲坛上讲课。据了解,近日央视将推出《王立群讲岳飞》,值得我们热切期待。 在参观考察中,王立群教授深深为岳飞精忠报国精神所感染,对岳飞尽忠报国的精神、忠孝两全的高尚品格非常崇敬,希望我县要进一步加大历史文物的整合保护力度,大力弘扬岳飞精忠报国精神。王立群教授在参观即将结束时,应邀接受了电视台记者的采访,他说:“我是第二次来汤阴岳飞庙参观,第一次是2011年发现曹操墓时,应安阳市邀请,顺便看了岳飞庙和羑里城。今天很高兴第二次参观岳飞庙。岳飞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希望能够代代传承下去。” 下午,我们在“汤阴2014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创新发展研讨会”上,亲耳聆听了王立群教授《岳飞形象演变及原因》讲座。王立群说,随着六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精忠报国是我一生的目标”,岳飞文化再次升温。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岳飞精忠报国精神和民族英雄形象的再次集中展示和提升。 “尽忠报国”来自岳飞背上刺字,“精忠报国”最初来自宋高宗皇帝的赐旗“精忠岳飞”,后来经过文学作品,特别是《说岳全传》的渲染,逐渐成为岳飞爱国主义精神的代表性符号。可以这样说,“尽忠报国”是岳飞终生的志向和夙愿,“精忠报国”是900年来上自皇帝下到百姓对岳飞爱国主义精神的高度赞赏和评价。两者之间是一脉相承的。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清醒地看到,岳飞形象经历了多次演变。其实在岳飞被害的最初20年内,岳飞不仅没有民族英雄的英名,而且一直背负着“叛臣”的罪名。21年后,宋孝宗继位,出于外族入侵,需要有面旗帜凝聚民心,担当北伐重任的时候,才部分地开始为岳飞平反。当时孝宗还打着高宗的旗号为岳飞平反,只是恢复原官,谥号“武穆”。不再说岳飞是“叛臣”,承认岳飞是有功的“战将”。即使到了宁宗时代,追封岳飞为“鄂王”,级别有所提高,但整体形象并未彻底平反。直到南宋末年(宝庆二年,即1225年),皇帝才赐谥岳飞“忠武”,从而彻底完成了对岳飞忠君爱国民族英雄的形象认可。 元代统治者对岳飞给予了特别的优待,不仅在宰相脱脱负责编纂的《宋史》中专门辟有《岳飞传》,而且给予岳飞相当高的评价:“论曰:西汉而下,若韩、彭、绛、灌之为将,代不乏人,求其文武全器、仁智并施如岳飞者,一代岂多见哉?史称关云长通《春秋左氏》学,在未尝见其文章。飞北伐,军至汴梁之朱仙镇,有诏班师,飞自为表答诏,忠义之言,流出肺腑,真有诸葛孔明之风,而卒死于秦桧之手。盖飞与桧势不两立,使飞得志,则金仇可复,宋耻可雪;桧得志,则飞有死而已。昔刘宋杀檀道济,道济下狱,嗔目曰:‘自坏汝万里长城!’高宗忍自弃其中原,故忍杀飞,呜呼冤哉!呜呼冤哉!”元代统治者推崇的仅仅是岳飞的“忠”与秦桧的“奸”之间的争斗,根本不提岳飞所激烈反抗的女真政权和野蛮侵略。 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开始推崇岳飞。明朝政权长期处于外族侵扰之中,所以需要岳飞精神来凝聚民心军心。特别是明中叶之后,外来侵扰加剧,这就更需要岳飞精神。因此,岳飞祭祀上升为国家祭祀,岳飞与关羽并祀。 清朝是金的后裔建立的政权,然而在建立政权后,统治者为了实现长期巩固的统治,学习和借鉴了元代皇帝的态度,逐渐推崇岳飞。清代前期,推行“提关抑岳”,关羽被高度神化,岳飞的地位较低;中期以后,政府统治地位日渐巩固,开始推崇岳飞,强调岳飞之“忠武”、“忠诚”。 综上所述,元明清三代帝王之所以推崇岳飞,主要是本着岳飞的“忠”。他们根据各自的政治需要对岳飞的形象进行了改造,对岳飞的“精忠报国”精神也都赋予了不同的时代内涵。当历代政治家肯定岳飞的时候,都是把岳飞当作“旗帜”的。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进入内忧外患更加严重的时期,鸦片战争、八国联军、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华夏神州风烟滚滚,战火绵延,国将不国,民不聊生。在这种背景下,无论是北洋军阀,还是国民政府,为了凝聚民心军心,都不同程度地推崇岳飞。新中国成立后也推崇岳飞为民族英雄,但后来由于肯定农民起义,岳飞因曾平定过钟相杨幺农民起义而受到严重影响,后来又因所谓的民族问题而倍受牵连,一度从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降格为“抗金名将”。在古代中国并不存在“中华民族”这个概念,是孙中山提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之后,才出现了“中华民族”这个名词。 其实这都是官方的态度和立场,而在中国老百姓眼里,岳飞始终是“民族英雄”,而且是大英雄。因为900年来,岳飞“精忠报国”精神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灵魂深处,成为中国民族精神的主要元素。 何为历史?历史就是过去。它具有四个方面的特性:一是真实的历史,具有唯一性和不可重复性;二是记录的历史,它与真实的历史的差距在于选择;三是传播的历史,受政治、历史、文学的影响巨大;四是接受的历史,也就是老百姓心目中的历史。 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精忠报国是我一生的目标”,把岳飞的民族英雄形象和“精忠报国”精神提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这是中华民族面对当前日益复杂国际国内形势和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所必需挖掘的精神力量源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