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岳建良 于 2013-5-17 21:59 编辑
图为:岳家拳谱图。
图为:岳氏家史。
图为:郭梦玲与同伴一起练拳。
图为:岳飞家史内页
记者 熊唤军 通讯员 朱碧浩 郭占军 张懿 图/记者 曲河 本报视界网 曾文朴 一 3月18日下午,郭梦玲和武校的20余位学生在练功大厅演练岳家锤和岳家拳的入门功夫“双三门”,随着教练的口令,在身体的翻转腾挪中,这些年龄从十来岁到二十多岁的青少年顿时显得虎虎生威。
二 岳家拳的产生和早期传承,是一部历史与传说并存,牵涉朝廷庙堂与民间江湖,记载于正史和家谱,混杂着家国情仇的传奇。
岳家拳为南宋民族英雄岳飞创立。相传岳飞的师傅周侗来自于少林寺,因此有岳家拳源自少林武功之说。岳飞将岳家拳施用于操练部卒,以增强兵士的体魄,提高战斗力,岳家军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美誉,跟军中习练岳家拳不无关系。
相传岳飞的第四子岳震和第五子岳霆避难湖北时将岳家拳传授于民间,数百年来,岳家拳在鄂东世代相传。
有关岳家拳流传于鄂东的原由和经过,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后,经由文史专家和相关人士广泛搜讨《宋史》、《岳氏宗谱》、岳家拳谱和黄梅、广济两地旧日方志,参以民间历代口耳相传的传说,已呈现出一个较为清晰的轮廓。
据《宋史》记载,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岳飞与张俊讨伐李成叛乱,在黄梅一带引兵作战。过了十年,约在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岳飞在抗金前线被十二道金牌催促班师南下后,金兀术乘机渡过淮河,前锋临近长江,宋高宗命岳飞驰援淮西,岳飞在向宋高宗的奏请中写道“欲乞亲至蕲,黄,广以议攻却。”由此,岳飞再次踏上鄂东的土地。次年岳飞遇害。
岳飞在鄂征战时,曾将四子岳震留守鄂东。据《岳氏宗谱》记载,岳飞遇难后,岳震和岳霆隐居黄梅县杨梅岭二十余年(1141年-1163年)。宋孝宗为岳飞平反昭雪后,封岳震为朝散大夫,提举江南车路茶盐公事,复赠缉忠侯。岳震死,“谕葬黄梅县西山杨梅岭”。岳霆受封修五郎,复赠续忠侯,死后葬杨梅岭,与震合墓。岳飞平反后,四子岳震,五子岳霆依旧居住鄂地。相传二人为报杀父之仇,与遗留下来的岳家军将士一起研习岳家拳术,岳家拳自此得以发展,并散播民间。岳飞后裔牢记先祖精忠报国的遗训,历代练武,岳家拳在鄂东一带代代传承至今。岳震、岳霆二人合墓在黄梅大河镇岳窖,岳飞后裔在鄂繁衍不息,大河的岳窑、岳垸村,为岳家后裔的居地。据《广济县志》记载,岳飞殉难后,有一支后裔迁居广济,岳家拳由此传入此地。
岳家拳拳术套路主要有:一字拳、二梅花、三门桩、双三门、四门架、五法、六合、七星、八法、九连环、十字桩。十套拳法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每一套动作都古朴自然,紧凑严密,节奏鲜明,简练易学。岳家拳有独特的技击功能,能攻能守,强调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以打制打,刚柔相济,刚猛灵动,动静虚实结合,能有效攻击敌人,保护自己。岳家拳器械套路有:六合单刀,青龙大刀,岳家枪,钩镰枪,双锏,九牛造栏棍,双锤等。
三 岳家拳扎根于鄂东乡村,世代相传,代有传人,自岳飞以下有完整清晰的传承谱系,目前已传至第二十七代。因金、元时期禁练,岳家拳一度沉寂,明末清初为其发展的鼎盛期。武穴、黄梅曾经出现多个以练习岳家拳而闻名的村落,农民于务农闲暇之时习武,是旧时两地乡村易见的平常之事。
目前,岳家拳主要以依托城镇武校传授的方式传承,2000年前后一段时间武穴市出现“武校热”,高峰时期全市共有8所武校,在校学生达千余人。2006年国家在农村实行义务教育免费,因武校为私立学校,不在义务教育免费之列,生源受到影响。全市目前余存两所武校。
2008年,岳家拳被评定为国家非遗项目,岳飞文武学校成为岳家拳传承保护单位,负责岳家拳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发展,岳家拳档案制作与管理,民间岳家拳套路资源挖掘、整理及教学和传承。学校保存有清代以来珍贵的拳谱、岳氏宗谱及其它相关资料和文物。
除鄂东一带外,国内岳家拳重要的传承地有河南、广东、浙江等省,目前岳家拳已传播到台港地区和马来西亚,各地也多有研习岳家拳的学会和协会。当今人们学练岳家拳的目的和态度与处于农业社会的习武者不同,长年坚持每天练习者寥寥,能操演全套岳家拳和器械的少见,至于掌握岳家拳武学精髓者更是凤毛麟角,岳家拳鼎盛时期的盛况难以再现,未除传承断裂之忧。虽然如此,岳家拳依然如一棵朴茂苍劲的古树,不断抽发新枝,成为我们文化视野中的一道风景。
编者配诗
马步勤扎练站桩,
再习岳氏六合拳。
男儿自有英雄梦,
何必马革裹尸还。
来源:湖北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