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府在收获季节以市价收购粮食,青黄不接之时以平价出售储备粮,从而起到平仰物价的作用,防止谷贱伤农、谷贵伤民。如此做法叫“平籴”。南宋实行平籴法。
宋理宗绍定三年(公元1230年),京西南路第一次建平籴仓,襄阳县主管农业的官员李曾伯负责建造,并撰《京西提举司平籴仓记》(1)。文章主要颂扬“岳公”的政绩,并说:“公名觌,字明可,岳忠武王之曾孙,今为朝奉大夫。”
朝奉大夫为从六品,因此,虽然不知岳觌任何职,但一定是知府级的高官。而据记的内容,王曾瑜先生认为,岳觌当时“任京西南路提举常平,大约另兼转运和安抚(2)。”
南宋有安抚司、转运司、提举常平司等路一级机构。安抚司长官为安抚使。转运司长官为转运使,其次为转运副使、转运判官。南宋时,多数路只任命转运判官,因此转运判官实际上是转运司的长官。提举常平司的长官为提举常平茶盐公事。
襄阳府是京西南路的首府,京西南路的安抚司、转运司、提举常平司都设在襄阳。京西南路共七州,是范围比较小的一个路,因此会有官员兼任现象。
李曾伯另有《寿岳漕》诗(3),“漕”即转运判官。诗的前二句说:“渡江人物照乾坤,盟府勋庸奕叶存。盟府,古代掌管保存盟约文书的官府。勋庸,功勋的意思。奕叶,累世的意思。因为与“岳”姓有关联,所以这二句歌颂的是岳飞。
《寿岳漕》诗的第三、四句为:“崧岳千年申伯雅,汉台几世仲华孙。”“崧岳”,指《诗经·大雅·崧高》诗篇,说的是申伯的事。申伯是西周厉王妻申后之弟、宣王的母舅,他的封地在今河南省唐河县一带。唐河县是宋朝京西南路唐州的治所。邓禹,字仲华,南阳新野人,东汉开国将领,二十八功臣中排在第一位。东汉是西汉的中兴,南宋是北宋的中兴,东汉初和南宋初的许多事情相类似。
可见第三、第四句用了二个比喻:申伯的封地比喻京西南路;仲华孙比喻岳飞后代。因此,这个“岳漕”就是岳觌,他应是京西南路转运判官另兼安抚使和提举常平茶盐公事。
李曾伯又有《贺湖北岳漕除帅》一文(4)。湖北路转运司置司鄂州。文章说岳漕出身于“名阀甘棠”、“中原乔木”之家,除的是“楚都”之帅。湖北江陵曾是楚国的都城。“除”,任命之意。“帅”,指安抚使。也就是说朝廷任命湖北路“岳漕”为江陵知府兼湖北路安抚使。
这个“岳漕”也是岳觌吗?如果能有岳觌确实当过江陵知府的史料,事情就可吻合了。这种史料还真的有,民国武进《岳氏宗谱》岳觌名下载:“行三,奉直大夫,处州庆元县尉、司农丞、知湖州、江陵、安抚使(5)。”
少许整理后,岳觌的履历大约为:字名可。嘉泰四年任处州庆元县县尉(6)。升司农丞。知湖州。以朝奉大夫任京西南路转运判官兼安抚使和提举常茶盐公事。转湖北路转运判官。升奉直大夫、知江陵府兼湖北路安抚使。奉直大夫为正六品。
有趣的是徐元杰另有《贺湖北岳漕除帅启》一文(7),内容与李曾伯的《贺湖北岳漕除帅》相同。徐元杰是绍定五年(公元1232年)状元郎。文章很可能是他为李曾伯代作。这种现象当时习以为常,初出道的年轻官员才思敏捷、精力充沛,写文章一挥而就,而被代人往往是资历较深的官员,乐得欣赏不是自己写的自己的作品。
(1)《可斋续稿前》卷5。
(2)《岳飞后裔考略》。
(3)《可斋杂稿》卷30。
(4)《可斋续稿前》卷5。
(5)武进民国《岳氏宗谱》卷10。
(6)《鄂国金陀稡编》卷28《申都司状》。
(7)《梅野集》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