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岳增强 于 2011-12-14 14:58 编辑
文章转载:《新华网》
据报道,在南京市江宁区博物馆的“江宁千秋”展览单元里有一尊秦桧雕像。特别的是,这里的秦桧雕像一反传统,不再是西湖边 岳飞庙里长跪不起的罪人,而是挺直了身子,端坐起来。虽然博物馆方面称,只是出于对江宁通史展览的完整性考虑,并未对用坐像还是跪像考虑太多,也毫无为秦桧平反之意,但是一时间,坐着的秦桧雕像引发了广泛质疑。
人们说起秦桧,奸臣、卖国贼等贬义词会脱口而出。据《宋史》记载,宋高宗绍兴十一年(1142年),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将抗金名将岳飞毒死于临安风波亭,遭到世人唾骂。南宋时,人们听到岳飞被害的消息,“天下冤之,闻者流涕。”元朝时,人们在秦桧墓前便溺,称他的坟是“遗臭冢”。到了明朝,有人在岳飞墓前植桧树,举刀一劈为二,号称“分尸桧”,由是可见世人对秦桧的憎恶程度。历史发展到今天,竟然有人如此冒天下之大不韪,改其跪拜形象为坐立,不知其意欲何为?
给秦桧立坐像,很容易让人联想起“金瓶梅公园”、“鬼子进村”、“满洲开拓团”等旅游项目。公众看到的是,面对媒体质疑,相关部门总能拿出各种理由进行搪塞,最典型的莫过于打着文化的旗号,以文化创新、文化争鸣为噱头进行宣传。早些年,各地盛行“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后来逐渐演变成“文化是个筐,啥都往里装”的怪象。然而以文化创新为由头未免太过牵强,终究经不起时间及公众的检验。文化创新本身值得提倡,但也应该坚守最基本的底线,不能借文化名义炒作。
文化创新首先应该充分尊重历史。以秦桧为例,其行为足以让其遗臭万年。长跪不起的秦桧雕像,可以起到警示后人、教育后人的作用。一旦改变其形象为坐立,似乎在暗示“秦桧无罪”、“为秦桧平反”。如此一来,不仅是对历史的扭曲,也是对是非不分、忠奸不明、善恶不辨的肆意放纵。
文化创新还应充分尊重民族感情。民族感情深藏在细微之中,容不得半点侵犯。谋害忠良、卖国求荣者理应受到万人唾骂,倘若其能够与烈士、英雄平起平坐,那么给奸臣立像的意义已丧失殆尽,不仅起不到应有的警示教育作用,反倒像在为他们树碑立传,导向严重歪曲。不尊重民族感情的文化创新,无异于亵渎文化。
道德是文化创新应尊重的基本底线。当前,一些地方在发展文化产业中,眼睛只盯着钱,不顾社会效益,这无疑是一种误区。抛弃公序良俗、伦理道德的创新,不仅不能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最后的结局也只能是遭致公众唾骂、千夫所指。
(林 萧 原题:给秦桧立坐像有失基本底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