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岳云吧,“月半入山”根据视频,对袁腾飞所讲的两宋风云中的三集找出了不少值得批的论点,也就是“月半入山”所说的“袁腾飞讲《两宋风云》的几处历史硬伤”,现把那些帖子转过来。
袁腾飞讲《两宋风云》的几处历史硬伤(一) 最近看了看袁老师的讲座,可以说袁老师对于普及宋史还是有了一定的疗效。咱家本来感觉不错,之后随意看了一章节,之后感觉袁老师有不少地方存在历史硬伤,甚至感觉似乎都没有摸过史料的样子。首都师范大学又不是什么野鸡大学,历史系各位先生也好歹兢兢业业,怎么会连这样的问题都没有教给学生呢?
在此咱家便指出来一些存在的问题,如果有不妥之处,还望多多指教。
其一,从两宋风云的精忠岳飞章节中,我看到袁老师是这样说得。“岳王庙他的一幅真迹还我河山(还我河山字幕上没有,但是袁老师亲口说出。)”这句话就存在着不对之处。其实,还我河山并非岳飞的真迹。而是在民国年间九一八事变后,江苏嘉定的文字学家周承忠先生,他从相传为岳飞手书李华的《吊古战场文》碑拓中,在“河水荥带,群山纠纷”中取“河”、“山”两字,在“秦没而还,多事之夷”中取“还”字,在“奇中有异于仁义(繁体)”中取义(繁体)的下半载“我”字,组合成“还我河山”这四个字。故此,还我河山非是岳飞的真迹,而是后人伪托。再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岳飞所擅长的文字是苏体,从《凤墅帖》中便可看出来。所以,像《还我河山》这样的字体并非是岳飞的真迹。具体可以参照张政焤先生的《岳飞“还我河山”拓本辨伪》一文,上面会有具体说明。
其二,继续精忠岳飞章节,我又看到袁老师说:“岳飞投军的时候,据说他的母亲在他后背刺上了四个字,精忠报国。现在也有人说刺的是尽忠报国”,其实,袁老师这段话完全可以忽略掉前面那句。因为目前依据宋史研究会会长王曾瑜教授的考证,岳飞后背所刺的字并非是精忠报国,而是尽忠报国。所以,袁老师后面那句“现在也有人说刺的是尽忠报国”让我觉得有些匪夷所思。因为,史料上面并没有记载过精忠报国一说,这精忠报国理应不是才对。反而尽忠报国则是正史有所记载,宋史中的何铸传便有所记载。原文如下:“铸引飞至庭,诘其反状。飞袒而示之背,背有旧涅‘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故此,并无精忠报国一说。
其三,在继续看袁老师讲座的时候,我又发现了一个问题。在岳飞上奏之后,汪、黄两人看了那份奏折后便对岳飞愤怒了。“岳飞就被撤成小兵了,原来还是个下级军官呢,现在什吗都不是了”这句话,存在着一点历史硬伤。在当时的情况来看,岳飞连个小兵都不是了,他越职上书所承担了是被削除军籍赶出军营,变得连生活都无法有所着落。这点可从《金佗穊编》的第十一卷《乞以明堂恩奏张所男宗本奏》中说明此事。“伏念臣昨于建炎初,因上书论事罪废,偶幸逃死,实出圣造。”由此可见,并不是被弄成一个小兵那么简单。
其四,之后我又看到袁老师在《精忠岳飞》章节中,说了一句:“当时王彦出兵的时候,有七千人去攻击金军。金军有五六万”。这个五六万的金军有何依据?在这方面,我也带着不求甚解的态度去翻阅了一下两位宋史研究专家的著作,分别是王曾瑜教授的《尽忠报国岳飞新传》以及龚延明教授的《岳飞评传》。我看到两位教授所写这段的时候都是以数万来写的,而不是用具体数字来表达。我就有些纳闷了,为何袁老师会用五六万的人数来表达呢?我想那时候岳飞在未曾升为一方统帅之际,那段史料记载的应该不会太多。故此,对于敌方人马也不可能精确到多少数字上。
其五,再看袁老师的讲座《精忠岳飞》章节,他说了一句:“岳飞突围了之后,知道王彦恨自己,因为他不听将令,怕回到王彦那儿,没好果子吃,于是他就又改投宗泽”从这点上来看,袁老师说得有些错误,首先,岳飞并没有因为害怕没有好果子吃而没有回到王彦那里。事实上,从《三朝北盟汇编》以及《鄂国金佗穊编》中,不难看出来。岳飞的确回去找过王彦,然而王彦并没有给他援手,只是将岳飞打发走了而已。故此,并不存在岳飞不敢找王彦一说。具体可参照《三朝北盟汇编》卷198王彦行状:“公昔为招抚使司都统制日,飞实以偏将从。新乡之役,违公节度,飞辄以其所部别为一寨。已而公兵大集,飞一日单骑叩公垒,请罪,左右或劝公斩飞以谢众,飞惶恐色动。公曰:“汝罪当诛,然汝去吾已久,乃能束身自归,胆气足尚也。方国步艰危,人才难得,岂复仇报怨时邪!吾今舍汝。”因以厄酒饮之,飞再拜谢。及公为制置使,飞终不自安,即檄使赴荣河把隘,自尔复睽。”由此可见,并不是像袁老师将的那样,岳飞不敢回去。史书上记载确实回去找过王彦求援,可能袁老师在《三朝北盟汇编》上面下的功夫不大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