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繁体中文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中文)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原来“岳飞网每日签到”是在积累福报“每日签到福报乐”积分前三名可开通先祖“个人公墓”一座十一月一日将迎来岳氏宗亲岳飞网月首团聚日
查看: 1194|回复: 6

南京大屠杀70周年

[复制链接]
岳建良 发表于 2007-12-13 20:4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南京大屠杀70周年     
      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军占领南京。在华中派遣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六师团长谷寿夫的指挥下,对中国军人和南京百姓进行长达6周的血腥大屠杀。据载,日军在南京集体屠杀28案,包括被集体枪杀与活埋的计19万余人;零散屠杀858案,仅被收埋的尸体就有15万多具。日军在6周内共屠杀南京市民和放下了武器的中国官兵30余万人。曾在长江岸边参加毁尸灭迹的日军少佐太田寿供述,经他与安达少佐在南京下关码头处理的就有10万以上的尸体,其中掩埋、焚烧的约3万多具,其余投入长江去了。这一举世震惊的暴行,受到世界舆论的普遍谴责。1946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审判日本战犯的决议书中指出,“日本兵完全像一群被放纵的野蛮人似地来污辱这个城市”,“实行杀人、强奸、抢劫、放火”。经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理,松井石根被判处绞刑。谷寿夫被引渡给中国政府,于1947年被处以死刑。这是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战争中犯下的一桩滔天罪行。
  公元1937年12月13日。
  南京,这座已经“无抵抗的都市”沉没于血海之中。
  13日晨,日军谷寿夫师团首先从中华门进入南京,血洗了聚集在中山北路、中央路的难民区,由此,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拉开了帷幕。次日,其他三个师团相继进入南京南北各市区,展开了大规模的屠杀。南京这座历史名都陷入了历史上最黑暗的日子里。
  13日,约有十余万难民和被解除武装的中国士兵,被日军围逼到燕子矶江边的沙滩上,数十挺机枪疯狂扫射,顿时间,尸体蔽江,水为不流,至少有5万余人惨遭杀害。14日,日军在汉西门外又集体屠杀难民和非武装军警7000余人,江岸,尸体纵横,血流成河,汇向江流。15日夜,被日军俘虏的南京军民900余人,被押往上元门外鱼雷营江边,遭到集体屠杀,除9人侥幸逃生外,余者全部遇难。16日,日军在下关煤炭港、鼓楼四条巷一带屠杀我无辜同胞数万人。17日,日军在下关上元门屠杀我同胞3000余人、在三叉河杀害四五百人。18日,日军在下关草鞋峡将中国男女老幼同胞5.7万人集体残杀,“先用机枪扫射后、复用刺刀乱戮,最后浇以煤油,纵火焚烧,骸骨悉数投于江中”。在这前后,日军还在上新河一带残杀中国被俘军人及难民28730人。到处尸骸遍野,人血染地,南京成了一座血腥的人间地狱。
  日本《东京日日新闻》从军记者铃木二郎记述道:“我随同攻陷南京的日军一道进城,在城内待了四天,目击日军无数暴行。”“十二月十三日,在中山门附近城墙见到极其恐怖凄惨的大屠杀。俘虏们在二十五公尺宽的城墙上排成一列,许多日本兵端着插上刺刀的步枪,齐声大吼,冲向俘虏们的前胸或腹部刺去。一个接着一个被刺落到城外去了。只见飞溅的血雨喷向半空,阴森的气氛使人汗毛直竖,我站在那里,吓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可是,俘虏们有人脸上浮泛着冷笑,有人若无其事的大笑,等待着死亡。”
  《朝日新闻》从军记者今井正刚说:“我于十二月十五日夜间,在大方巷《朝日新闻》办事处前面马路上,看到数千人头攒动,一望无际的中国人群,被赶赴下关屠场。在天色微明的扬子江畔,一片黑黝黝的尸体堆垒如山,在尸山里蠕动着人影,总有五十人乃至一百人以上,他们在日军刺刀的逼迫下转来转去拖曳着尸体,丢向江流里去。作业完毕,苦力们被排列在长江岸边,哒!哒!哒!一阵机关枪声,只见仰面朝天、翻身仆地、腾空跃起,一一都跌落江中,被滚滚波涛卷走。”据在场作业的一个日本军官说:“这里被杀害的中国人大约是两万人。”
  南京市崇善堂在难民区内组织了“崇字掩埋队”,下设4个分队,从本月起,南自中华门、通济门外,西自水西门外,东自中山门外,城内自城南经鼓楼至挹江门以东,共收尸112266具。
  世界红十字会南京分会从12月22日开始收埋尸体,第一天在清凉山埋葬尸体129具,在中华门外望江矶等处埋葬尸体650具。12月28日,一次收殓6468具,埋葬在中华门外普德寺,后来逐渐增加到9721具。他们的工作陆续做到第二年夏天还没有完结,到 10月底,才把数字作一总结,共埋葬男女尸体43071具。
  中国红十字会掩埋尸体22300余具。
  此外,日军也处理了大量尸体。据日本南京碇泊场司令部少佐太田寿男交待,该司令部于下关地区“处理掉”尸体10万具,为此动用的船只有30只,卡车10部、负责搬运尸体的士兵800人。
  据不完全统计,日军在南京大屠杀中,杀害的中国人竟达3 0万以上!这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暴行记录。
 楼主| 岳建良 发表于 2007-12-17 19:3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您的位置:首页 > 传媒频道 > 教育传媒 > 北京 > 中国教育报 > 四版> 正文

【大讲堂】南京啊南京 谁的“南京”?
   2007年12月14日 作者:王炎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页面功能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e-mail推荐      】【关闭】  

  ■大讲堂

   我们今天面临的尴尬困境是,自己没有找到令人信服的讲述过去的方式,又不甘心接受他人以居高临下的姿态代述历史

                     南京啊南京谁的“南京”?

    2007年5月,一年一度的纽约“翠贝卡电影节”上,放映了纪录片《南京》。这部由美国在线副总裁泰德·里昂西斯制片,比尔·古登泰格和丹·史度曼执导的影片,在纽约放映时,评论界反应平淡,后美国tin鄄kfilm影业公司宣布买下其北美放映权,于2007年下半年院线有限放映。在大洋的另一端,日本文部科学大臣中山成彬在东京举行记者招待会,宣称不会对诬蔑日本人为野蛮民族的恶意宣传片视而不见,要斥资两百万美元拍摄《南京真相》,给《南京》造成的“恶劣”影响消毒。一小撮日本右翼势力也开始鼓噪:日本军队占领南京,是一场再普通不过的军事行动,根本没有什么特殊事件发生。
         当导演古登泰格和史度曼到北京参加《南京》首映时,他们却感受了前所未有的反响。首先是官方大开绿灯,剧本通过顺利,在每年只进口20部外国影片的紧俏配额中,《南京》在大片《加勒比海盗》和《变形金刚》的轮番轰炸下,见缝插针播映。在南京,竟出现了热心人慷慨解囊,请千名观众免费观影的“壮举”。还有两家电影院主动降低票价到10元,让更多的国人回顾过去,勿忘国耻。两位美国导演与中国观众一起欣赏自己执导的影片,发现影院里的观众早已被深深地感染,场面很感人,中国之行令他们难忘。

               谁的眼睛在“看”南京

  我偶然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看了《南京》,当时观众挤得满满的,“座无虚席”不再有修辞意味,实际上巨大的放映厅没有任何空位子。
    这部长90分钟的影片,不像其他纪录片那样依赖旁白,而是选择优秀演员扮演当事人直接对镜头讲述历史。22名西方人是电影的主角和叙事者,穿插了一些对大屠杀幸存者或其后裔的访谈,并配有影像档案资料作为叙事者的脚注。该片以纪录片的形式,动用了大量翔实准确的档案史料,而且它的写实风格,也颇似朗兹曼著名的纪录片《浩劫》(shoah,1985年),但从整体上来说,它更像是一个人性故事,但不是一个人们所期望的毁灭故事,而是英雄与拯救的故事。就像《辛德勒的名单》一样,这部影片通过拯救英雄的视角,讲述一个城市的陷落、屠城、强奸、劫掠和焚毁。22名客居南京的欧美传教士、修女、商人、教师以他们非凡的勇气、惊人的毅力和高尚的基督精神,与残酷的日本占领军周旋,建立安全区,拯救了20万中国平民和士兵免遭生灵涂炭。
    大讲堂里一片啜泣声,一个带着孩子的母亲,哭成了泪人,还时不时腾出擦眼泪的手捂住小孩的眼睛,小声叨念说:“要知道这么惨,就不带你来了。”片尾长长的字母滚动着,没有一个观众起身,像是默哀、像是致敬,当字幕打出:“献给张纯如女士”时,大家再也控制不住泣声一片。大讲堂的灯光显得格外刺眼,观众低着头,步履缓慢地离开大厅。我有意听听大家的观后感,有人说:“太感人了,人家拍我们的历史,让咱们这么感动,我们自己怎么就拍不出来呢?”
     另一观众插话:“这部电影让我感觉与以前了解的南京大屠杀不一样,可是又没有看出什么新内容。”她边上的男友补充道:“这部片子从西方人的角度,整个南京大屠杀变成了几个外国人救出了20万中国人的历史。”“哦,真是谁讲历史就是谁的历史呀。”“谁让中国人拍不出来呢,人家拿走了我们的历史。”
     其实,中国大陆也拍过南京大屠杀题材的影片,如1982年的纪录片《南京大屠杀》、1987年的故事片《屠城血证》、1995年的故事片《南京大屠杀》和2002年故事片《五月八月》等。不能说我们自己没有能力或意愿去拍南京大屠杀电影,只是它们影响力不大,没有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关于“南京”的讲述方式

  我一直想弄明白,国内制作的大屠杀影片与美国人拍的《南京》到底有什么不同。在美国讲学时,我曾在一门中国现代史的课上放过吴子牛的故事片《南京大屠杀》(1995年)。美国学生当然对这段历史所知甚少,又是很年轻的本科生,所以没有任何先入的偏见。学生们开始的反应是太恐怖、太血腥了,看不下去,到影片放完后,就只剩下一些有强烈视觉冲击的残酷画面留在学生脑子里,而对整体没有把握。基于支离破碎的印象,学生们的观后感也很肤浅。究其原因,最好拿吴子牛的作品与新片《南京》作对比,会发现后者的叙事如此流畅,线索非常明快、清晰。虽然是一部纪录片,但是《南京》的故事性、戏剧效果比故事片《南京大屠杀》强得多。它的视觉素材虽然比吴子牛的旧作少得多,但是,通过回忆和口述描绘出更生动、更传神、也更惨痛的场景,让人无法质疑它的真实感,给心灵以强大的震撼。
     也许吴子牛希望通过电影媒介把档案馆里冷冰冰的资料视觉化,让无声的史实说话,让封藏在岁月里的历史复活。所以《南京大屠杀》力争面面俱到,所有重大、典型的历史事件尽收片中,每段情节也尽可能做到客观、准确。为了言之有据,影片甚至以资料片和书面档案作佐证,让每个画面尽可能恢复历史的原貌,一部故事片看下来更像板着面孔的教科书。作者似乎没能认识到,档案史料、口述史、宏大历史叙述、电影再现各有自己的叙事规律,不可能在摄影棚里拍出视觉化的历史档案。特别是如果把电影作为服务载体,让它成为“见证”
      历史的工具时,电影本身的艺术魅力就被牺牲了。电影再现的历史真实,不依靠司法审判所需要的无偏见、普遍认可的“铁证”。相反,它要求主观化、情感丰富的特殊诠释角度。例如2007年版的《南京》中,有一段让所有观众动容的口述。一位南京的老人讲述了儿时的记忆,在1937年冬季的南京城里,就在他面前,日本兵连刺母亲几刀,这时她还死死抱住吃奶的弟弟。日本人再用刺刀把婴儿挑到死人堆里,后来一身血污的弟弟,又爬回到奄奄一息的母亲怀里,吮吸奶汁,可母亲的乳房上,两道深深刀口冒着血泡。无论多么真实的表演,多么高超的特技,多么精确的画面,都无法企及老人讲述的真实。没有任何媒介可以展现这样一个情景:一个刚懂事的男孩,看着眼前亲人在痛苦中慢慢死去,除了用自己弱小的身躯,温暖在寒冬中渐渐僵硬的尸体外,不知道还能做什么。老人断断续续、带着浓重南方口音的普通话,打碎了所有观众的心。
     似乎是为了实现历史见证的功效,吴子牛在《南京大屠杀》中,一一列举了惨绝人寰的罪证。可他却没能将思考推向更高的层面,甚至连言辞激烈控诉都略显苍白、僵化、缺乏饱满的真情实感,而流于宣传口号。也许作者没有能力和胸怀驾驭如此沉重的素材,毕竟这段历史太极端了,挑战了人们认知的极限。与之相对照的是里昂西斯的《南京》,它有一个经验丰富的摄制班子,更善于营造一个高潮性结尾和结论性观念。但对中国观众来说,片尾星条旗在空中高高飘扬的镜头,显得过于轻佻,22个“中国人的辛德勒”的英雄义举,也颇觉世故。该片作者很懂得从谁的视角、由谁来叙述、以及如何叙述这三要素,在历史叙事中至关重要的地位,它们远远超出了历史材料本身的意义。这部美国电影自始至终从欧美人士的视角,借他们的往来书信讲述南京的故事,结果南京大屠杀变成了二十几个义人,凭着基督博爱精神,不顾个人安危,拯救苦难深重的东方人的故事。而反观吴子牛的作品,虽然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事无巨细地罗列了大量史实,却唯独没能用一个独特视角,把所有素材统摄到一个理念上去,升华并超越历史本身。让人遗憾的是,吴片虽然形式完整,但终究散漫凌乱,没有回味思考的余地。美国版的《南京》,虽然从冷静的观察者角度,把惨绝人寰的浩劫提升到揭露一切战争丑恶的高度,但是作为受害民族一员,我又无法接受这种超然度外、事不关己的轻描淡写。
    一方面,在20世纪30年代,世界已经步入现代,日本已经历明治维新和工业文明,却仍会用近乎原始的野蛮手段,凌辱、歼杀自己的近邻,肆意践踏曾长期汲取文化精髓的古老文明。这不是任何战争都会发生的丑恶暴行。另一方面,一个有几千年文明的古老民族,在遭此奇耻大辱后,仍因政见不同和权力之争,宁愿同室操戈,不愿一致对外,这也不是任何一受欺辱民族的正常反应。我们今天面临的尴尬困境是,自己没有找到令人信服的讲述过去的方式,又不甘心接受他人以居高临下的姿态代述历史。

     “南京”要生长在我们的现实和未来中

  南京大屠杀已经过去70年,每年我们都有纪念活动,但总是重复一些基本史实:发生时间、死亡数字、残酷暴行,铁证如山,不容抵赖。当涵义丰富的历史记忆变成固定的知识,印在课本里,封存在铅字中时,它就丧失了活力和生长性。我们更应看重的是历史记忆的阐释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我们应该学会在历史中不断挖掘新的意义。
     让一代代人的思想光芒照进当下现实,指引前进的方向。其实每个民族不仅生活在现实中,也生活在过去里。著名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在一篇分析犹太人和犹太教关系的文章中提到:历史境遇会在一个民族的血脉中深深扎根,决定着这个民族的每一种声调和色彩,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最深和最强有力的东西。对于犹太人来说,犹太个性不仅仅通过父辈的本性而且也通过犹太人的命运、苦难和羞辱而形成。60多年过去了,犹太大屠杀仍然活在犹太人的日常生活中。他们不断讨论、研究那段历史,创作大量的文学作品,在大学里开设犹太大屠杀课程,发表无数学术论文,还拍摄大量故事片和纪录片,以及采访幸存者、研究纳粹德国史等。从历史反省中理解自己的民族,认同犹太人的身份,揭示民族的命运。他们中涌现了杰出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如犹太哲学家汉娜·阿伦特把“屠犹”上升到人类生存困境的高度。亚斯贝斯、鲍曼深入探讨了大屠杀与现代性的关系。后现代思想家、犹太裔法国人德里达,则以大屠杀为切入点,分析“悼念”与“宽恕”的伦理关系。以色列政治家本·古里安更把“屠犹”与以色列争夺生存空间的合法性联系起来。二战中的“屠犹”已经成为犹太民族现代思想的新开端。
    而我们对南京死难者的悼念,总有过多的功利考量。日本的道歉或赔偿无法抚慰我们民族的心灵创伤,因为如此巨大的浩劫无法用量化的方式推算如何了结、让双方“两清”、彼此不欠。我们也没有资格代表死者,对战犯宽宏大度地说声“原谅”。屈辱首先是关乎自己的,其次才是针对他人的。
     当然,中华民族不是一个健忘的民族,国人正在克服思维的惰性,努力把握自己历史的话语权力,陆川筹划的《南京啊!南京》已经开拍。南京大屠杀也会成为当代中国思想的重要资源。记住过去、悼念死者,是一个古老民族应有的品质。(王炎 北京外国语大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岳建良 发表于 2007-12-17 19:4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悼念





                    南京大屠杀油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岳建良 发表于 2007-12-17 19:4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您的位置:首页 > 传媒频道 > 教育传媒 > 北京 > 中国教育报 > 四版> 正文

【人物钩沉】张纯如:惊世的脆响
   2007年12月14日 作者:金星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页面功能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e-mail推荐      】【关闭】  

  ■人物钩沉

                张纯如:惊世的脆响

    2004年11月9日,在美国加州洛斯盖多的高速公路边,《南京暴行——被遗忘的二战浩劫》一书作者、第一位向西方披露南京大屠杀真相的华裔女作家张纯如,因在调查日军暴行时所承受的巨大精神压力,在自己的车里,以一支古董手枪结束了她年仅36岁的生命。2007年11月12日,在南京大屠杀70周年祭即将到来之时,一部由加拿大人执导和制作的纪录剧情片《张纯如——南京大屠杀》在加拿大的多伦多举行了全球首映式。一场日渐远去的浩劫和一个年轻而又决绝的女性突如其来地纠结在一起。其所给予人的震撼与警示,如当年鲁迅先生所说的,“所谓悲剧,是将最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为了写作《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张纯如花了两年的时间在中国和美国进行研究。这本书出版于1997年,并成为年度世界畅销书之一,因为它真实地记录了1937年日本军人在南京对成千上万中国平民烧杀淫虐的暴行。而在她去世前五个月,张纯如正忙于研究和写作她的第四本书,该书将讲述二战中驻菲律宾巴丹半岛的美军坦克营官兵的经历,他们后来被日军俘虏,野蛮关押至二战结束。很显然,张纯如总在以揭示真相、暴露罪恶、彰显正义而秉笔直书。
    但在她一路探求与见证的过程中,越来越浓重的血泪使她日渐喘不过气来,种种的无知、麻木、遗忘以及别有用心的狡辩与遮蔽又使她忧愤成疾,直至最后以死明志。“让大家知道人类在什么情形下,会做些什么事情,大家才会有所警觉和准备。”作为父亲的张绍进,一方面忍受着失女之痛,另一方面,又深刻地理解自己的女儿为何如此决绝。美国学者苏珊·桑塔格则在她最后一部著作《关于他人的痛苦》中写道:“同情是一种不稳定的情感。它需要被转化为行动,否则就容易枯竭。”而“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在其诀别人世时气冲霄汉地说道:“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从嗣同始!”为了警示与醒世,年轻的张纯如直追前贤,令人肃然起敬。
  在留给家人的短信中,张纯如希望他们记住她曾经认真地生活过,曾经为事业、写作以及家人真诚地努力过。但成千上万在日寇铁蹄下悲惨死去的受难者总使她魂牵梦绕,一种如谭嗣同般“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痛楚与浩茫,终于使她太过决绝地离别了这个其实依然需要她以犀利明晰的史家之笔来澄清混淆的人世。弦绷得太紧了,难免有断裂的时候,但那惊世骇俗的一声脆响,令人震惊而又痛惜。
   时至今日,对于张纯如,我们看得最多的,是她那些由受难者的血泪凝聚而成的沉痛之极的文字,以及她那张多次出现的照片,照片上的她,双手抱胸,脸上的神色,是过目难忘的温婉而又坚毅。近日,《张纯如——南京大屠杀》将来到南京,它在中国的首映地是大屠杀纪念馆。(金星)

  《中国教育报》2007年12月14日第4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岳建良 发表于 2007-12-17 19:4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岳建良 发表于 2007-12-17 19:4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您的位置:首页 > 传媒频道 > 教育传媒 > 北京 > 中国教育报 > 四版> 正文

【文史漫话】南京大屠杀,走进学术研究的深层
   2007年12月14日 作者:蒋信伟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页面功能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e-mail推荐      】【关闭】  

  ■文史漫话

                         南京大屠杀,走进学术研究的深层 

  随着南京大屠杀70周年的到来,这一惨绝人寰的事件也再次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历史研究的逐步深入,深度还原了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大量史实,也彰显出很强的现实力度。
    近年来,国内史学界对南京大屠杀的研究取得了较大发展,表现为史料的大量发掘、专门学术团体与研究机构的成立以及海内外学术交流方面的进一步加强等三个方面。其中主要研究成果集中在南京大屠杀中死亡人数的研究、日军大屠杀的原因及暴行心理的研究、大屠杀日军性暴行的研究、国际安全区的研究及“东史郎诉讼案”问题的研究等几个方面。
    尤其是南京师范大学于1998年成立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对于南京大屠杀的研究方面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日侵时期新马华人受害调查》、《南京沦陷八年史》、《枷锁下的金陵:日本统治南京八年史事日志》、《创伤的历史:南京大屠杀与战时中国社会》、《日军炮火下的中国文人》、《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等一部部厚重的研究成果相继问世,把南京大屠杀研究向系统的、纵深的方向推进了一大步,也切实发挥了研究中心在南京大屠杀研究中的地缘和资源优势。
   应当说,《南京大屠杀史料集》代表了当今南京大屠杀研究的最高、最新的成果。这套巨著是国内数十位研究南京大屠杀的顶尖学者,历时数年之久,足迹遍布美、英、日、德等国家和我国大陆、台湾地区的档案、图书部门,搜集了大量有关南京大屠杀的档案文献,以及加害者、受害者和中立第三国人士的日记书信和口述资料。
   这套《南京大屠杀史料集》之所以在南京大屠杀研究方面称得上拔山扛鼎或者说集大成者之作,在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搜集了海内外各方面的资料,并以专题形式进行编辑。内容涉及日机轰炸、南京保卫战、幸存者日记与回忆、幸存者调查口述、尸体掩埋、美国传教士日记与书信、德国外交使领馆报告、国内外新闻媒体报道、东京审判、日军官兵日记与回忆、社会调查与统计、历史影像、英美使馆报告、安全区和自治委员会文书等不同专题。从资料涉及的范围来看,大有全面网罗、强势覆盖之势。
    其次,这部史料集的另一特点是“新”,即新发现或首次公布的资料多。像东京审判庭审记录、社会调查统计、幸存者调查口述、日军文书及官兵日记等珍贵资料在国内尚属首次公布。
     就在前不久,《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第29卷至55卷在南京举行首发式,至此这部史料集总卷已达55卷,计3000余万字,可以说卷轶浩繁,功在千秋。这27卷史料集,其中有三卷史料来自于日本军方及随军记者的记录与回忆,分别是《日本军方文件与官兵日记》、《日本官兵回忆》、《日本军国教育、百人斩于驻宁领馆史料》。其中《日本军方文件与官兵日记》、《日本官兵回忆》两卷史料中收录的一份军方文件为上海派遣军司令部参谋西原一策大佐记录的“作战日志”,上面记载了当时侵华日军第十三师团山田支队在南京杀害中国俘虏15000人的事实。
     《日本军国教育、百人斩于驻宁领馆史料》除收集大批诸如“百人斩”、各种“杀人竞赛”、杀人取乐等令人发指的疯狂杀戮外,还收录了大量当年日本国内军国主义思想盛行的史料,这对较深层次上揭露、剖析侵华日军暴行的思想根源提供了重要佐证。
      而就在七年前的大阪国际和平中心,日本右翼势力在大阪举行所谓的“20世纪最大的谎言---南京大屠杀彻底验证”反华集会上,大肆叫嚣“南京大屠杀虚构论”、“20世纪最大的谎言”、“南京事件是中国兵所为”、“是被安上了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对于那些妄图歪曲历史、美化战争的日本右翼势力来说,最有说服力的当属来自当年日本参战官兵的亲笔记录。甚至不久前,日本右翼还声称,当年官方对大屠杀一事毫不知情。而这些来自日方的史料则毫无辩驳的表明,日本官方当时从多方渠道获知了南京的真相,而且正是他们一手策划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毫无疑问,此类史料一经出示,任何歪曲也就不攻自破了。
    此外,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还着手翻译了南京大屠杀重要见证人魏特琳女士的日记,提供了第三者视角下的珍贵资料。
   从2001年到2004年,中心还分别以“南京大屠杀与南京市民的社会生活”和“大学生群体眼中的南京大屠杀”为主题,展开社会调查,把南京大屠杀研究的视角予以现实化的参照,提出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该中心主任张连红教授表示:“中心在对幸存者口述资料进行整理的同时,将会同其他高校及科研机关一起远赴海外收集资料,共同推进《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的继续出版工作。此外,中心还将对诸如‘南京安全区的研究’、‘南京大屠杀对南京市民的影响’、‘中日共同历史中的南京’等重要课题展开研究。”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一些学者能以正视历史、面向未来的精神参与到南京大屠杀的研究中来。不过,中日双方迄今为止在南京大屠杀概念、死亡人数、大屠杀成因以及对史料的解读等重要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分歧和争论。为此,建立一个突破政治话语束缚的学术对话平台,站在人类文明的立场和高度上推动研究全方位、立体化进程,是南京大屠杀研究工作者今后努力的方向。(南京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蒋信伟)

  《中国教育报》2007年12月14日第4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yuezongkui 发表于 2007-12-18 13:4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南京大屠杀,后人不会忘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中文)

本版积分规则

嗨!您好:
欢迎来到 岳飛网。
我的名字叫丫丫
很高兴能够为您服务!
如果已经注册【请立即登录并按丫丫提示一步步完成我就不会再来烦您了】
还没有账号请【实名注册(中文)】

手机版|小黑屋|岳飞网 |打赏 |岳飞网动态43090302000031

GMT+8, 2024-11-25 06:35 , Processed in 0.20215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