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老岳(岳德章) 于 2013-7-17 00:53 编辑
恭 表 大德望纯斋岳公暨德配王孺人懿行 人可必乎?贤者不必贵,仁者不必富;天不可必乎?贤者必有后,仁者必有寿,二者将安所折中欤?愚以为,天之报施贤仁不独於其身,且延及后嗣,固有一定而不移者,当於纯斋公暨德配王孺人验之矣。 公讳全德,字纯斋,祖居洛阳,世习儒业,自高曾以来,常喜施与,每逢岁歉,必择亲而贫、疏而贤者周恤之。屡积屡散,故家运中衰。几疑天之报施贤仁或无定矣!及公幼失怙恃,尤苦清贫,时方弱冠,暂弃儒修,入嵩邑而务农,自食其力,本勤劳以持,已渐致於丰,乃归洛完婚,迎娶孺人。王孺人以三槐世裔,齐眉焕日月之光,四德夙娴,矢志同河山之固。虽未逮事翁姑,然每逢朔望,必洁治豆觞,以享以祀,知其孝由性生也!虽非家本素丰,然每遇饥饉,必罄竭积贮相周相恤,知其仁本天赋也!当嘉庆十九年,水旱不时,道殣相望,常劝公赈济乡里之贫者。公慨然曰:“此我之素志也!”遂出羡余以济亲而贫、疏而贤者,一遵高曾之遗规。乡里尤以此德之非贤且仁而能如是乎?生令嗣一、令嫒三。公与孺人谋曰:“今虽稍裕,不可以裕而弛勤俭之心;今虽务农,不可以农而忘诗书之业。”故克勤克俭,征家道之和,习诗习书严义方之训。令嗣重光公,佩严慈之家训,遵师友之令规,果以俊秀选入成均。媳何氏,守阃范之规,作中馈之主,尤能孝事翁姑,和睦姊姒,翼赞夫君教训子女,洵巾帼中之贤媛也,不幸早逝;继媳王氏,谨守家法,素性柔顺,克嗣徽音,久足慰公与孺人之心矣!令嫒长适梁,次适王,三适林,皆嵩邑旧家也。次不幸早逝;而长嫒十九岁寡居,事翁姑以孝闻,训嗣子以慈称,俾夫家书香永续,世泽绵远,岂非节孝贞纯可以感动天心哉?故邑侯秦公给匾奖励,特书“清标彤管”以旌之;三嫒贫而守节,ロ两孤孙克立成人,并为戚里所重。皆公与孺人教诲有素,故能光闾里而培风化之源也。孙男四,长名钟灵娶王氏,次名钟秀娶徐氏,三名钟奇娶高氏,皆本邑……(此处缺一幅内容)……身治家之范,亦可示仪型而励风俗,何敢以不斐辞也?谨采其懿行卓卓者述之,至于谦逊行己,公恕待人,敦笃族情,和睦乡里,其细微屈折之详,另有家乘墓碣表之,兹不再赘。乃为之赞曰:“天之所佑,惟仁与贤;既勤且俭,启后承先;椿萱郁郁,兰桂绵绵;典型尤在,於万斯年。”又曰:“贤能表世,仁者必昌;仰慕懿范,闾里生光;拜手稽首,敬奠奉觞;广励风俗,百世流芳。” 邑廪膳生员通家眷晚生张东阳顿首拜撰 邑儒学生员眷弟李麟图顿首拜书 授汝州郏县教谕 丙子科 举人 眷弟 王文会 顿首拜 授文林郎 候选知县 辛巳科 举人 眷弟 王逢清 顿首拜 授文林郎 候选知县 辛巳科 举人 眷弟 卓荣 顿首拜 授文林郎 候选知县 乙酉科 举人 眷弟 王一仁 顿首拜 授文林郎 候选知县 辛卯科 举人 眷晚 张绍周 顿首拜 (贡生、庠生、监生、武生、耆老等,计131人)同顿首拜 清道光十二年(1833年)岁次壬辰阳月(农历10月) 谷旦 译文:
恭敬地表彰德高望重的岳纯斋岳公和他的夫人王孺人的美好德行: 人一定要如何吗?贤能的人不一定非得尊贵,仁慈的人不一定非得富有;老天也不一定非得做到如何如何呀?贤能的人一定会有(传宗接代的)后人,仁慈的人一定能够活到高寿,这两个方面要怎么调和呢?我个人认为,老天爷报答那些施展贤能和仁慈之心的人的办法不一定就应验在他们本人身上,而且还会延续到他们的后代的身上,令人确信无疑的是,它就在纯斋公与他的夫人王孺人身上有了验证了。 岳公名叫全德,字为纯斋,他们世代居住在洛阳,几代都是读书人,从他们的高祖、曾祖以来,就经常喜欢施舍,每当遇到歉收之年,他们都一定选择那些亲近但是贫穷、疏远然而贤能的人周济他们。自己家里的财产不断积攒起来又不断地消散出去,所以,导致家运中途衰败,我差点怀疑这是上天回报给贤德之人的东西也不确定了!早在全德公年幼的时候,他就死去了父母,生活便特别的贫穷和艰苦,这时他的年龄才刚刚接近二十岁,无奈只有暂时放弃了自己的学业,到了嵩县从事农业生产,自食其力,坚持勤劳的准则,慢慢地日子又红火起来,他就回到洛阳完婚,迎娶王孺人进门。王孺人是名望很高的三槐堂王家的后代,(进门之后)她和丈夫相敬如宾,仿佛太阳和月亮一样分别焕发出各自的光辉,她对妇女的德、言、容、功等规范要求都做得非常好,意志有如山河一般坚定。她虽然(过门较晚)未曾赡养过公婆,可是每到初一十五这样的日子,她必定都要恭恭敬敬地准备好各种祭祀品祭拜老人,由此可知她的孝心是天生的。即使自家原本日子也不富裕,然而一旦遇到饥荒之年,他们必然会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去救助穷苦之人,由此可知他们的仁慈之心是上天所赋予的!在嘉庆十九年的时候,水灾旱灾无常,路上饿死的人随处可见,王孺人经常劝说纯斋公来救济乡间的贫苦人家。纯斋公慷慨地说道:“这正是我素来的志向啊!”他们于是就拿出家中富余的财物用来接济那些亲近然而贫穷、疏远但是贤能的人,完全遵照高祖曾祖留下的规矩去办。乡亲们特别觉得这样的品德如果不是贤能并且仁慈的人又怎么会如此呢?他们生有一个儿子、三个女儿。纯斋公跟王孺人商量道:“如今我们的日子虽然稍微富裕一些了,但是也不能因为富裕了就丢掉了勤俭节约的思想;现在即使我们是种田的了,也不能拿种田作为借口就忘记了读书的事情。”所以他们克勤克俭,积极寻求最好的治家之道,严格(教育子女)认真读书学习。他们的儿子重光公,牢记父母制定的家训,遵从师友之间的约定,果然凭借优异的学业被选送到太学深造。他的妻子何氏,遵守妇女的各项规范要求,作为家庭主妇,特别能够孝敬自己的公婆,姑嫂和睦相处,有力配合丈夫共同教育子女,她实在是妇女中一位了不起的人才,但是她不幸早年就去世了;(重光公的)续夫人是王氏,她能够谨慎遵守家规家法,一向性格柔顺,说话都没有高声音,这永远足以告慰九泉之下的纯斋公和王孺人了!他们的大女儿嫁给了梁家,二女儿嫁给了王家,三女儿嫁给了林家,都是嵩县有名望的大家族。二女儿不幸英年早逝;然而大女儿也在十九岁就守了寡,她对待公婆以孝顺闻名,抚养孩子以慈爱著称,使得丈夫家的书香门第的传统不断,世世代代恩泽无尽,难道不是她的贞节贤孝因而感动了老天了吗?所以县令秦公向她颁发了牌匾给予奖励,特别书写了“清标彤管”四个大字褒扬她;三女儿家中贫穷却坚守节操,独立把两位孤孙培养成人,受到亲戚邻里的敬重。这都是纯斋公和王孺人的教导有方,所以能够成为荣耀邻里并且纯化社会风气的源头啊!他们有四位孙子,长孙名叫钟灵娶妻王氏,二孙名叫钟秀娶妻徐氏,三孙名叫钟奇娶妻高氏,都是本县……(此处缺失一幅内容)……修身治家的典范,也可以显示榜样并且纯化社会风气,(我)哪里敢拿自己才疏学浅推辞呢?(这里我)恭敬地选择了他们夫妇美好品行中著名的事迹记述下来,至于他们谦逊地做好自己,宽恕地对待他人,厚道忠实地团结同族,与乡邻和睦相处,那些细小具体的内容,另外有他们的家谱和墓碑在表述,这里我就不去累赘地多说了。(行文至此)(我不由自主地)就对他们称赞道:“老天保佑,唯有仁贤;勤奋节俭,启后承先;父母长寿,儿孙绵绵;榜样永在,千年万年!”又说道:“贤能表率,仁爱兴盛;敬羡典范,邻里增光;在此致敬,把酒祭奠;纯化风气,百世流芳。” 县生员世代友好之家晚辈张东阳叩头恭敬撰文 县生员姻亲弟李麟图叩头恭敬书写 授汝州郏县教谕 丙子科 举人 姻亲弟 王文会 顿首拜 授文林郎 候选知县 辛巳科 举人 姻亲弟 王逢清 顿首拜 授文林郎 候选知县 辛巳科 举人 姻亲弟 卓荣 顿首拜 授文林郎 候选知县 乙酉科 举人 姻亲弟 王一仁 顿首拜 授文林郎 候选知县 辛卯科 举人 姻亲后辈 张绍周 顿首拜 (贡生、庠生、监生、武生、耆老等,计131人)共同顿首拜 大清道光十二年(1833年)岁次壬辰阳月(农历10月) 谷旦(吉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