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繁体中文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中文)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原来“岳飞网每日签到”是在积累福报“每日签到福报乐”积分前三名可开通先祖“个人公墓”一座十一月一日将迎来岳氏宗亲岳飞网月首团聚日
楼主: 岳润清

父爱母爱·文

[复制链接]
 楼主| 岳润清 发表于 2007-10-29 18: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母亲得知儿子被大学录取后选择死亡

  贵州都市报http://news.qq.com/a/20070806/002078.htm
  高考前夕,为了不影响儿子考试,她隐瞒了病情;得知儿子被大学录取后,她不愿再拖累家人。
  妈妈选择了死亡
  听说儿子被录取
  妈妈悄悄失踪了
  7月31日,20岁的张有波在县城网吧里上网查到,他已经被南京东南大学录取,通知书一周前就已寄出。
  走出网吧,张有波喜不自禁,匆匆往家里走去,他要把这个喜讯赶紧告诉爸爸妈妈。
  张有波一家原是瓮安县白沙乡人,去年以来就租住在瓮安县城西门河畔的一栋民房里,一里一外只有两间狭窄的小房间。
  刚走到门口,张有波就听到屋里的爸爸妈妈在争吵,还是为要给妈妈治病或者送他上大学的事。这之前,他们之间已经有过无数次的争吵。
  张有波走进屋,平静地说了自己已经被南京东南大学录取的事,还说通知书可能已经到了学校,明天就去学校领。
  爸爸妈妈停止了争吵,张有波在屋子里默默的做晚饭。这时,已经是晚上7时,天色已暗,屋外街头华灯初上。
  10多分钟后,正在做晚饭的张有波和爸爸发现,近来一直卧病在床的妈妈没了踪影,问遍周围的邻居,都说不知道。
  那晚,张有波与父亲找遍了县城的大街小巷,问过所有熟悉的人,但一直没有妈妈的消息。
  一种不祥的预感突然向父子俩袭来。
  河边找到妈妈遗体
  8月1日下午6时许,张有波精疲力竭地回到家中。在外奔跑了一天一夜,他躺在床上却无法入睡,两眼看着天花板发呆。
  大红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就放在床边的饭桌上,饭桌正对着门口,他希望妈妈一回到家就能看到。
  迷糊中,他忽然听到爸爸在喊,“你妈妈找到了”。他一骨碌爬起,爸爸站在床前告诉他,一个亲戚打电话来说,“妈妈在县城劳保厂后面”。张有波心中一震,随即与爸爸奔出了门。
  他一边拼命地跑,一边却泪如泉涌,一阵阵揪心的疼痛让他浑身发抖。他知道,劳保厂后面就是西门河的下游,离家有1公里多的距离。“妈妈是绝不可能自己走到那里去的,那只能是……”
  张有波和爸爸跑到劳保厂后面的河边时,已经累得上气不接下气。
  预感终于成了现实。河边,妈妈的遗体静静躺在地上,张有波当即痛哭失声。他的爸爸一屁股坐在地上,失去了知觉一般,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前一晚上,我就担心妈妈会走这条路,因为她早就说过不想再活着拖累我们……”张有波说。
  后来他们才知道,当天白天,有人在河中发现了妈妈的尸体,打捞上来一看,正是张有波的妈妈徐国芬。
寨邻帮忙操办丧事
  8月3日,记者赶到瓮安采访。在白沙乡政府会议室,几十个乡里的工作人员正在为张有波一家捐款。
  柏果树村离乡政府不远,位于一座山的半腰,稀稀拉拉的木房散落在绿树林中。绿树中飘飞着几块经幡,那是寨邻们正在为徐国芬操办丧事。
  这里其实是张有波的叔叔家。张有波家还在后面山上,因为长年无人居住,早已坍塌。
  灵堂就在院坝中,灵棚上挂着一副挽联,是瓮安中学的老师、同学们前一晚连夜送来的。
  几个农妇正把衣襟里的一堆西红柿、辣椒等蔬菜,往灶房里送。村民说,张家没有房屋,土地也没有耕种,丧事中需要的米、菜、棺材等所有的东西,全是大伙凑起来的。
  “想到她好不容易送出一个大学生,又得了那种治不好的病,心里就为她难过。”一个村民抹着泪说,“把她的后事办热闹点,也不枉她为我们乡里送出一个大学生!”
  张有波一脸疲惫,但一直屋里屋外的忙碌着。如今,亲手操办好妈妈的丧事是他最重要的事。大热的天,他头上裹着厚厚的孝布,黝黑瘦削的脸上,神情抑郁。
  “妈妈选择了这样离开这个世界,是为了不再拖累这个家,不再耽搁我上大学。”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妈妈却永远离开了。
  这是一个贫穷中频频遭受厄运打击的家庭。
  1993年,瓮安县白沙乡高坪村38岁的农民张登书离家南下打工。在广东省惠东县立足后,他在惠东城郊租下一间民房,不久又将妻子和3个子女接了过去。
  张登书只有初中文化,妻子徐国芬目不识丁。由于吃苦耐劳,夫妇俩一个月挣得的工钱,除了供一家人生活,还可以有点盈余。他们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也在当地的学校里入学读书。
  异乡的生活虽然艰苦,但张家夫妇还是觉得日子很幸福。因为三个儿女都喜欢读书,学习成绩都不错。
  那一年,张有波6岁,刚刚上小学一年级。
  6年后,张有波小学毕业与哥哥姐姐回到了家乡,在瓮安县中坪镇上初中。兄妹3人在学校附近租了两间民房,自己洗衣做饭照顾自己的生活。
  后来,张有波的大哥初中毕业,考上了县里最好的高中——瓮安中学。可由于父母打工的收入无法同时供3个孩子读书,大哥被迫辍学离家打工。
  可不久,张有波和二姐也相继考上了瓮安中学。2003年9月,张家姐弟来到了县城,在城郊西门河边一栋民房租下了一个里外小套间住下,每月房租70元。看到一双儿女成绩都不错,张家父母就像看到希望,每月辛苦干活,挣钱虽然不多,但始终按时寄来生活费。
  2006年6月,张家姐弟同时参加高考。
  张有波考了613分的好成绩,以4分之差落选第一志愿同济大学,但被上海电力学院录取。姐姐考得稍差一些,但也同时被广东一所专科学校录取。
厄运频频降临
  妈妈患上绝症
  可那一年,姐弟俩都没有去上大学。因为几个月前,张登书在广东惠东帮一家人拆除旧房子时,不小心从三楼摔下,造成腰部骨折。
  “爸爸治病要用钱,妈妈身体也不好,加上我总觉得考得不好,就没有去上海上大学。”张有波说。此后,张有波开始了高三复读。他的姐姐则放弃了读书梦,跟着家乡的姐妹走上了打工的道路。
  此时,另一场灾难又悄悄降临这个本就不堪一击的家庭——张有波的妈妈患上了“怪病”。
  徐国芬今年47岁。在外打工这10多年,她和男人一样干着同样的活。家里能有一点积蓄,就是靠她勤俭持家一分一分积攒起来的。就在张登书从三楼摔下那一个月,徐国芬也突然病倒。
  有一天晚上,徐国芬突然下体大流血,送到医院抢救了几天,命是救回来了。
  3个月后,张登书的腰伤好多了,带着妻子回到了瓮安。经过省内几家大医院的多次诊断,徐国芬患上的是宫颈鳞状细胞癌,已经是晚期。
  妈妈要求隐瞒病情
  只为让儿安心备考
  徐国芬被确诊患上癌症的时候,已经是今年5月25日,还有13天,张有波就要参加高考了。
  为了不影响儿子高考,徐国芬要求所有亲友都不要向张有波透露这个消息。
  “在张有波高考前的那段时间里,其实是他妈妈最痛苦的时候。”张有波的大表哥胡刚说,徐国芬每天要吃很多镇痛的药,但还是痛苦不堪,有时直把头往墙上撞。为了不影响儿子复习备考,只要张有波在家里的时候,她就捂着被子,忍着疼痛,尽可能的不让他看出自己的痛苦。
  “我总觉得她的病是可以治好的。”张有波说,他知道妈妈的确切病情,已经是高考过后的10多天。
  那一天,他从网上查询到了自己的高考分数:641分。晚上,爸爸拿出了医院的诊断书。
  看着诊断书上明明白白写着的“癌”字,张有波放声痛哭。那之后,他开始筹划送妈妈到医院治病,但这时,家里已经负债累累。张有波的中学同学们为他凑了2000多元钱送来,但这只是杯水车薪。
  张有波决定不再上大学。
  徐国芬知道儿子的心思后,急了。多次哭着对张有波说:“妈的病是医不好的了,不要再花钱了!”并一再嘱咐他,“要好好去读书,要好好对待家人。”
  那之后,徐国芬在病痛之中,多次说到要自我了断,不愿再拖累这个家。
  “圆梦大学”募集善款
  但愿悲剧不再重演
  “这样的悲剧原本是可以避免的!”8月2日,贵州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秘书长邓守成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据了解,我省已经实施生源地助学贷款,由大学生家长向家庭所在地金融机构申办的助学贷款,无需抵押,利息与国家助学贷款一样,在大学就读期间的利息100%由财政补贴。今年我省预计安排两亿元财政资金用于落实新的资助体系,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只要考得上大学,就读得起大学”。
  记者发稿前获悉,经过贵州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联系,来自盘县的好心人肖三万,向张有波捐赠了1万元。与此同时,张家遭遇引起了瓮安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重视,县民政局为张家送去300斤大米和1500元现金,团县委及白沙乡政府组织乡里的机关干部、老师及企业募捐,为张家送去11855元现金,助其暂渡难关。
  据了解,为了不让贫困考生失学,贵州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为此专门设立了“圆梦大学”助学办公室,专门为贫困学子筹集助学善款。如有读者愿意向贫困学子伸出援手,请与“圆梦大学”助学热线联系:0851-658017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岳润清 发表于 2007-11-1 15: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名弃婴和她的五个妈妈
——15年诠释的特殊母爱

  wangyongmian 转自http://bbs.zol.com.cn/index20071030/index_123_99825.html
15年前,16岁的女孩丹丹在放学路上捡起一个女婴,从此成了这个女婴的小姨,而她的四个姐姐,则分别当上了文文的“妈妈”和“姨妈”——
  【核心提示
  ■读初三的女中学生姚丹丹在放学路上看到一名弃婴,回家说给奶奶听,奶奶见她的认真样,打趣道:“那你去把她抱回来吧。”
  丹丹转身出门,真的把孩子抱回家来。家里已有5个孙女,奶奶一看急了,扇了丹丹两巴掌,丹丹的妈妈一时也气得说不出话来。
  此时,外面正在下雨,奶奶和妈妈于心不忍,留下了弃婴,取名文文……
  ■这是15年前4月的一天。如今,弃婴长大了,多年来,她一直叫姚家五姐妹为“大妈”、“二妈”、“三妈”……不料在孩子间引起不小的醋意。】
  “以后谁要再提把孩子给别人,我就翻脸”
  “妈妈,我肚子饿了。”10月27日中午11点50分,15岁的文文放学准时回家,出现在汉正街一栋狭小楼房的五楼楼梯口。“快来尝尝今天的年糕香菇瘦肉汤,你昨天不是说想吃,看味道怎么样。”妈妈边说着,就盛了一大碗,文文美滋滋地吃起来。
  这是文文的大妈妈,她一共有5个妈妈。
  1992年4月1日,那天特别冷,天上飘着细雨。中午放学时分,武汉市35中初三学生姚丹丹从学校后门出来,看见一群人围在一起,啧啧有声,她走近一看,地上是一个女婴,穿着红色的小袄,放在一个打了很多补丁的包背里,包背里夹着一张纸条:“1992年3月28日出生”。
  丹丹回家告诉奶奶,奶奶见她的认真样,打趣道:“那你去把她抱回来吧。”
  天真的丹丹转身出门,真的把孩子抱回家来。奶奶不由分说,扇了她两耳光,妈妈也气得说不出话来。奶奶担心的是,家里有5个女孩,负担已经够重了。
  此时,屋外风雨交加,姚家人不忍心把孩子抱出去。奶奶赶紧伺弄起小婴儿来。孩子奄奄一息,脐带还没有剪断,已经化脓要腐烂了,奶奶用药敷了一个星期才好。
  姚家捡到孩子的消息传开,很快,想收养孩子的夫妻找到姚家来。一年多时间,先后来了四五家看孩子的,要看孩子漂不漂亮,是否聪明可爱,健康与否,还有没有牵挂等等。丹丹可生气了:我拣她回来时,可没考虑那么多!
  不过,丹丹的奶奶和爸爸妈妈却想,孩子拣回来了,也养活了,家里不宽裕,最好还是给她找个好人家。
  文文3岁那年,有一对黄陂的夫妻非常想领养。奶奶先做好了丹丹妈妈和丹丹的思想工作,就抱着孩子去跟人见面。对方诚心,已经把小孩的衣服都买好了,谁知奶奶在最后时刻突然反悔,把孩子抱回了家。老人还放话出来:“以后谁要再提把孩子给别人,我就翻脸!”
  就这样,孩子取名文文,留在了姚家。2006年6月,文文的户口终于办了下来,虽然与户主关系栏写着“非亲属”,可从此以后,文文可就正式成为这一家的一员了!姚家五姐妹欢腾着,给邻居发喜糖,还请了酒席,他们要告诉街坊邻居:文文是他们姚家的!
  “你有三个妈妈,不许再抢我妈妈”
  丹丹和四个姐姐被称为“五朵金花”,她们先后成家,又都生下女儿,加上文文,就是“六朵银花”,文文排在第三,但她是得到最多关爱的一个。
  丹丹二姐的孩子涓涓、四姐的孩子敏敏都只比文文小一岁,生日也离得很近。每年过生日,三个孩子都在文文生日这天一起过。文文10岁生日那天,丹丹一大早起来给满街30多户邻居送去了文文的长寿面,中午还在酒楼请客,把亲戚们都喊来一起庆祝,拍摄了录像,刻成了影碟。这是其他五朵银花都不曾享受的待遇。过了两个月,丹丹自己的孩子过满月,也没这么风光。
  文文后来知道了自己的身世,有时一个人发呆,妈妈们特别心疼,平时她有什么要求,都尽量满足她。别的孩子都还没有mp3时,文文已经拥有自己的mp4了。文文说想要牛仔裤,三妈妈带着她逛遍汉正街,直到买到她喜欢的。姚家五姐妹给自己的孩子买什么,就给文文买什么,出去玩,也都带着文文。文文的照片现在可以装满几十本小相册,她有近20个布娃娃,这些都是其他姐妹无法企及的。奶奶(丹丹的妈妈)经常早上5点出门捡破烂卖钱,为的是给文文攒学费。后来,奶奶一只眼睛失明,另一只眼高度近视,可还是每天早上给文文准时做早点。而“姥姥”(丹丹的奶奶)生前一直戴着的一枚金戒指,也在临终前留给了文文。“五朵金花”以前是工人,在1995年到2001年间全都下岗了,丈夫也没有固定工作,生活都不宽裕,但从文文读幼儿园起,她们就开始分阶段负责文文的生活。幼儿园是四姐负责,四姐就照顾她的生活;小学是大姐负责,也是大姐去参加家长会;初中是二姐,就由二姐去参加家长会;高中是三姐,三姐去参加家长会;三对家长,文文都喊爸爸妈妈。而学费等大笔花销,由丹丹主要负责,实在有困难,大家伙就坐在一起集资。
  文文还因得到的宠爱太多引起其他小姐妹的不满。她4岁的时候,喊丹丹的四姐叫“四妈妈”,结果3岁的妹妹敏敏不高兴了:“你已经有三个妈妈了,我只有一个,你不许喊妈妈。”姚家人为此哭笑不得,劝文文叫“四姨”,叫丹丹“五姨”或“小姨”。
  敏敏如今14岁,读初三,再不吃文文姐的醋了,还会在试衣服时,提醒妈妈给文文姐也买一件。
  “我抱回的孩子,我养”
  丹丹如今跟丈夫一起带着5岁多的孩子在广东打工,借钱开了一间24小时营业的小吃店,她每天只能睡五六个小时,吃最简单的工作餐。她说,文文已经读高中了,马上要读大学,肯定花费挺多的,得多挣点钱攒着。
  丹丹说,一开始她就知道,捡回孩子,是对她一生的承诺。最初,她把妈妈的气话当了真,曾在家人面前承诺说:“我抱回的孩子,我养。”挨了奶奶两耳光,妈妈生气两个多月没理她,她却两个多月不吃早点,把每天的一块五毛钱省下来,给文文买奶粉和奶糕。初中毕业后,她决定去打工,挣钱养孩子,妈妈怎么劝也劝不回。“其实还是想读书,现在都还想。”记者连线远在广东的丹丹时,她无奈地说,“可是承诺了,我就要做到”。她先后卖过水果、帮人卖过家电,又开副食店,20岁时积劳成疾,患全身淋巴结也不敢做手术,最后用土方法自己喝药治好。
  丹丹25岁结婚前告吹多个男友,原因是她谈男友有一个条件:要能接纳文文。一个跟丹丹青梅竹马的男孩,因为他家里不想要文文,两人告吹。后来还有几个男孩,虽然各方面条件都不错,但因为不能接纳文文,丹丹还是不同意,而她嫁给如今的丈夫,只因为有一次文文流鼻血,他在旁边坐着守了整整一个晚上,丹丹深受感动。
  丹丹5岁多的孩子豆豆,也很喜欢文文姐姐,好吃的,好玩的,都要跟姐姐分一半,还有模有样地说:“我们是一家人。”
  “希望她获得一个美丽的人生”
  “幸好有这么多好心人帮着文文。”姚家三姑娘说,每次去社区给文文开证明,办手续,工作人员都会赶紧帮着办。最感激的是,文文读高中,学校没收一分钱。
  文文如今在武汉市第七中学读书。班主任说,文文刚到校时,特别内向,跟谁都不愿说话。老师知道她的特殊情况,就给她安排活泼、善良的女同学同桌,劳动时也给她安排必须找人合作才能完成的任务,还让她加入班委,这些都只为使她能跟同学加强交流。渐渐地,文文肯找别人说话,也愿意主动帮助别人了。
  七中校长说,学校自招生时就了解到文文的情况,她一进校,学校就作出减免三年全部费用的承诺。学费直接免了,军训费、饮水费这些每个同学都要交的钱,文文当众交了,事后老师再悄悄退给她。校长说:“希望她借助学校这个平台,获得一个美丽的人生,至少是跟别人平等的幸福人生。我们接过了这个爱心接力棒,会扶助她走完这最关键的三年。”
  关爱文文的还有好心的邻居们。去年暑假,邻居家在武汉理工大学读书的女孩婷婷,想找份家教做。姚家二姑娘想,文文要读初三了,应该补习一下较差的数学,就把婷婷请到家。婷婷到了文文家,得知她的故事后,硬是一分钱没收,给文文补了一暑假的课。
  文文说,她想起爷爷(丹丹的爸爸)在她读初三的时候,每天早上给她做早饭,晚上还接她回家,就觉得挺幸福的。在这个大家庭里,每个人都对她很好。她现在只想搞好学习,她的理想,是将来做一名神圣的老师。
  (因涉隐私,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岳润清 发表于 2007-11-25 09:3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洛阳一母亲背儿求学13年 所走路程近万公里  
       大河网  孙纪山 转自http://news.qq.com/a/20071125/000010.htm
  大河网讯  一种不能确诊的奇怪疾病让常鹏飞13年来骨折13次,母亲郭桂莲背着他读小学、读初中、读高中、读大学,整整坚持了13年。13年间,郭桂莲背着儿子求学走过的路近万里,46岁的她看上去有60岁的样子,头发全白了。
  (记者孙纪山 黄红立 通讯员 侯丙孬)11月22日,记者在洛阳理工学院计算机系见到了该院2007级大学生常鹏飞。常鹏飞的右腿绵软无力,成s形,他的左腿也开始弯曲,面部已经变形,身体的整个骨架在畸形生长。由于行走不便,常鹏飞是靠母亲背着求学的,这一背就是13年,13年当中,常鹏飞母亲背着他求学走过的路近万里。她,就是洛阳市汝阳县上店镇东街村农民郭桂莲。
  郭桂莲:背起孩子求学13年
  郭桂莲和孩子现在租住在洛阳理工学院附近的民房内。这是一间10平方米的单间房子。由于在一楼,房间显得黑暗和潮湿。“房租每个月120元,水费10元,电费另计。”郭桂莲说,“这对于我家来说是一笔很大的开销了,鹏飞从3岁开始生病,家里如今已经欠外债14万余元。”
  记者就在郭桂莲租居的民房内进行采访。讲起往事来,郭桂莲几欲落泪,但泪水始终没有掉下来。这是一个非常坚强的中年妇女,46岁的她看上去有60岁的样子,头发早全白了,她不得不把头发染成了浅红色。
  常鹏飞1987年出生,老家是洛阳市汝阳县上店镇东街村。在他3岁的时候有一次发高烧达40℃,之后鹏飞就经常说自己腿疼。父母带着鹏飞到医院进行了检查,医生说他大腿部位的骨头中间有一道缝隙,属于骨折。医生告诉他们,孩子还小,慢慢就会长住了。郭桂莲和丈夫常中信带着孩子到许多医院进行检查,“都是先拍片子,之后说要做手术,就是都说不清楚是啥病。” 郭桂莲说,手术也没有做过,孩子的病因始终没有找到。
  常鹏飞7岁那年第一次骨折,“骨头齐刷刷地折了,开始拐着走路了。” 郭桂莲说,“我们到处带着孩子求医问药,医生的诊断说法不一,有的说是脆骨病,有的怀疑他患的是骨纤维异常增殖症,但所有的治疗似乎都没有显示出什么疗效。”
  从常鹏飞7岁那年开始,郭桂莲开始背着孩子上学。小学和初中都是常鹏飞家附近上的。郭桂莲通常是背着把他送到教室,然后自己下地干活,放学的时候又准时赶到学校把常鹏飞背到家。
  2004年,常鹏飞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汝阳一高。汝阳一高距离鹏飞家有8公里远,鹏飞的学习生活问题很现实地摆在了全家人的面前。那个时候,郭桂莲决定在学校附近租一间房子,陪同孩子读书,继续背着孩子上学。
  郭桂莲一边为孩子做饭、背孩子上下学,一边在县城做零工补贴家用。星期天母子两个回老家,郭桂莲不舍得花路费,就借一辆人力三轮车把孩子载回家去。这一个来回,就是16公里。
  常鹏飞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妹妹,上学时哥妹俩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可是哥哥小学没有毕业就辍学了,妹妹初二没有上完也辍学了。他们现在都在外地打工供养这个家庭,他们说,和鹏飞相比我们有健全的身体,只要勤劳都可以自食其力。而鹏飞必须通过上学学到知识,自己才能够养活自己。
  2007年8月15日,常鹏飞接到了洛阳理工学院的录取通知书,这是常家供出来的第一个大学生。因为鹏飞的残疾,这个消息让全家人更加感到兴奋。
  郭桂莲与常鹏飞一起到大学报到,一起租住在学校附近。民房内除了简单的生活用品外,一无所有。他们吃的东西都是从家里带来的,菜主要是白菜和萝卜。他们早上和晚上都吃馒头,中午吃面条,几乎从不改变。
  “肉太贵了,我们家已经半年没有吃过肉了。” 郭桂莲说。她觉得很对不起孩子,孩子正在长身体,却吃不好。
  22日下午16时50分,记者驱车赶到常鹏飞的家乡汝阳县上店镇东街村,一提起常鹏飞一家,村民都赞不绝口。村民申桂叶说:“这家人在附近是出了名的困难,但是一家人太好了。常鹏飞是个十分坚强的孩子,鹏飞的妈妈是个伟大的母亲。”村委会主任亢渊说:“说句实在话,在农村残疾的孩子非常多,象郭桂莲这样一直背着孩子求学的人很少见。郭桂莲真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郭桂莲的身体状况不是很好,不仅有血压高、血脂稠、腰间盘突出、胃病等症状,而且还时不时地感到大脑不清醒。但是她始终没有为自己看过病。“鹏飞太需要照顾了,我必须为了孩子打起精神,自己身体的问题还顾不上考虑呢。” 郭桂莲说。
  记者问郭桂莲:“你有没有想过,有一天你再也背不动儿子了,怎么办?”郭桂莲哽咽着说:“只要我能背得动他,就一直背下去!鹏飞现在考上大学了,以后,我相信他能靠自己的能力生活下去!”
  常鹏飞:努力学走路,努力离开妈妈的背
  常鹏飞是个十分要强的孩子,在他的脸上记者没有看到一个残疾青年的自卑和悲观。郭桂莲告诉记者,鹏飞常说:“妈妈,我可以吃得不好,穿得不好,但只要能让我上学就可以了。”
  从7岁开始,常鹏飞至今已经骨折了13次。常鹏飞的奶奶心疼地说“孩子每一次骨折后都很坚强,从来没有流过眼泪。”
  常鹏飞求学的经历比同龄的孩子艰难了许多。鹏飞每天都不敢喝水、不敢喝稀饭。“早上吃一块馒头就可以了,怕的是会频繁地上卫生间。” 郭桂莲说。
  常鹏飞说,他现在要努力学着走路,要努力离开妈妈的肩背。“学校、家庭和社会给予了许多爱心,我必须要回报,要偿还家庭为我欠下的14万元巨债。但是我有现在的学习机会很不容易,我必须把握住现在!”
  常鹏飞的症状被很多医生研究过,最终没有找到一个明确地答案。“如果有医院肯尝试治疗,我愿意冒这个险!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我从此失去双腿”。常鹏飞现在学习的是计算机专业,他打算创办一个破解疑难杂症的网站,帮助自己以及像他一样遭受病痛折磨的人解除痛苦。“网站上面既可以供病人发布自己的病情症状,也能查找治疗信息,同时也会吸引名医前来交流,那时,许多顽症说不定都能在这里很快得到解决”。
  (转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岳润清 发表于 2008-8-31 22:29:12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留意过你的父母吗?你应该看的!!!
  如果你在一个平凡的家庭长大,如果你的父母还健在,不管你有没有和他们同住——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妈妈的厨房不再像以前那么干净;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家中的碗筷好象没洗干净;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母亲的锅子不再雪亮;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亲的花草树木已渐荒废;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家中的地板衣柜经常沾满灰尘;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母亲煮的菜太咸太难吃;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母经常忘记关瓦斯;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老父老母的一些习惯不再是习惯时,就像他们不再想要天天洗澡时;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母不再爱吃青脆的蔬果;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母爱吃煮得烂烂的菜;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母喜欢吃稀饭;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他们过马路行动反应都慢了;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在吃饭时间他们老是咳个不停,千万别误以为他们感冒或着凉,(那是吞咽神经老化的现象);
  如果有一天,你发觉他们不再爱出门……
  如果有这么一天,我要告诉你,你要警觉父母真的已经老了,器官已经退化到需要别人照料了。
  (转帖,转自http://koudai.qihoo.com/u/12449772/article_65465121.html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岳润清 发表于 2008-8-31 22:31:03 | 显示全部楼层
  (续34楼)
  如果你不能照料,请你替他们找人照料,并请你请你千万千万要常常探望,不要让他们觉得被遗弃了。
  每个人都会老,父母比我们先老,我们要用角色互换的心情去照料他,才会有耐心、才不会有怨言,当父母不能照顾自己的时候,为人子女要警觉,他们可能会大小便失禁、可能会很多事都做不好,如果房间有异味,可能他们自己也闻不到,请不要嫌他脏或嫌他臭,为人子女的只能帮他清理,并请维持他们的“自尊心”。
  当他们不再爱洗澡时,请抽空定期帮他们洗身体,因为纵使他们自己洗也可能洗不干净。当我们在享受食物的时候,请替他们准备一份大小适当、容易咀嚼的一小碗,因为他们不爱吃可能是牙齿咬不动了。
  从我们出生开始,喂奶换尿布、生病的不眠不休照料、教我们生活基本能力、供给读书、吃喝玩乐和补习,关心和行动永远都不停歇。如果有一天,他们真的动不了了,角色互换不也是应该的吗?
  为人子女者要切记,看父母就是看自己的未来,孝顺要及时。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岳润清 发表于 2008-8-31 22:32:31 | 显示全部楼层
  (续35楼)
  你留意过自己的父母吗?
  我们要为父母生前做的39件事
  第1件:定期带父母去做体检
  第2件:父母的零花钱不能少
  第3件:帮父母完成年轻时未完成的梦想
  第4件:陪父母重游故地
  第5件:与父母一起拜访他们的朋友
  第6件:经常给父母拍照
  第7件:跟父亲做交心的沟通
  第8件:带父母去旅行
  第9件:认真回复父母的短信
  第10件:经常带着爱人回家
  第11件:为父母举办生日宴会
  第12件:亲自给父母做饭
  第13件:解开父母的心结
  第14件: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
  第15件:对父母的爱要说出口
  第16件:要知道父母真正喜欢吃什么
  第17件:仔细倾听父母的往事
  第18件:带父母一起出席重要活动
  第19件:节假日尽量与父母共度
  第20件:给单身父母找个伴
  第21件:请父母去吃大餐
  第22件:让父母对你有信心
  第23件:带父母参观你的学校或公司
  第24件:不要对父母指手画脚
  第25件:带母亲去做美容
  第26件: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
  第27件:不要让父母看你的脸色
  第28件:和父母一起锻炼身体
  第29件:让母亲穿得舒适
  第30件:让父亲穿得体面
  第31件:和父母一起去唱卡拉ok
  第32件:送父母一个宠物
  第33件:教你的父母学会上网
  第34件:鼓励父母设计家居环境
  第35件:和父母一起做家庭大事件
  第36件:带父母看一场老电影
  第37件:让父母经常见到孙子、孙女
  第38件:无条件支持父母的业余爱好
  第39件:适当参与父母的活动
  (续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岳润清 发表于 2008-9-22 15:5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必有方
                 (作者刘丁丁)

  昨天半夜手机响了,迷糊中一看是家里人打过来的,连忙就从被子里爬起来了,想必是出了什么事情,因为家里人很少打电话,尤其是这半夜的时候。
  “喂,丁丁么……”电话那边颤巍巍地问道。
“是叔吧?恩……发生了什么事情……”一听原来是叔打过来的,叔的家离我们家很近,大概500米左右的距离。
  “是的……小虎子最近和你联系了么?……”小虎子?听到“小虎子”这个名字的时候我大吃一惊(小虎子是他的儿子,18岁,现正在广州打工。)
  “小虎子怎么了……”
  “他上前天说他从厂里辞职了,这两天就到家,可是都过三天了还没有到家……担心他是不是在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
  听到这里我终于明白是什么事情了,也能体会他的心情,于是赶快安慰道“没有事情的,都那么大的人了,应该会保护自己,看他是不是在朋友那里玩?……”
  “他外面好像没有朋友,并且那边(广州)的环境又复杂(吸毒,传销,拐骗……),这几天他妈在屋里一直担心,怕他出了什么事,饭都吃不下,刚刚都急哭了于是催着要我给你打电话……”
啊?急哭了?听到这里的时候我心头一热,感叹母亲为儿子的少音讯居然担忧得哭了起来,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感!也许做子女的我们并不能理解都急哭了这一事情。我们习惯在外面漂泊、流浪,追逐我们想要的生活,也许我们可以豪迈,可以毫不在乎,可以嘴角挂着微笑说“无所谓”、“了无牵挂”,可以为自己的梦想而行走天涯,殊不知在我们看不到的尽头你是否会想起那里总有一双眼睛在凝望,总有一颗心在惦记,他们苍老的声音,渐灰白的头发,佝偻的身躯……
  孔子有语“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说得就是这种情怀。对父母来说子女的“不远游,游必有方”不仅是一种孝,更是一种无法言明的幸福和慰藉。于年老的他们,我们是唯一的牵挂,许多的父母为了孩子甘愿做一切事情,甚至生命都不惜,因为孩子就是他的将来、希望和一切。失去了孩子的音讯后,比失去了自己还要难受。
  其实再理解孔子的“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我们可以发现他也并没有全盘否定“远游”,只是说“游必有方”而已。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事情。“远游”只是谋生存、求发展的手段或途径。只要生活和事业的“远游”能够正常启航,父母并不会强加阻拦,只要“游必有方”,父母也会放心。如此,不论儿女与父母近在咫尺,还是远隔千山万水,好像都已经不重要了。父母不会阻拦儿女“远游”的步伐,尽管他们将为此承受情感的孤寂与失落。
  有时候当我们真正想到、体会到“父母在,不远游” 的时候,却已经晚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落下无穷尽的悔恨与遗憾。
  挂下电话的时候,我长长舒了一口气,不知道该说什么,母亲和子女的情感言语太过苍白,但我已经知道了该做什么。也许等哪一天当追逐的心渐已疲惫的时候,我会选择在父母的身边,彼此安心地生活,静静地老去……
  单纯为孩子的一个电话,一个音讯方能止住担忧,能安心入睡的母亲该是多么伟大的母亲!可你不要忘记了,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伟大的一位母亲,她年事已高,她扶门依窗,她茶饭寡味,她彻夜难眠,她在远方一直默默注视着我们,就那么地看着,想着,念着……
  我想,小虎子回家后也许并不知道她的母亲为他的归来,为他的少音讯还哭泣过。
  我们是多么的幸福!
  现在也许我们都还不能切身地体会到不远游的含义,但是等到以后当我们都有了自己的子女呢?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矣,望我们都实践到。
  (转帖,转自http://dingding.blogdriver.com/dingding/1175477.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中文)

本版积分规则

嗨!您好:
欢迎来到 岳飛网。
我的名字叫丫丫
很高兴能够为您服务!
如果已经注册【请立即登录并按丫丫提示一步步完成我就不会再来烦您了】
还没有账号请【实名注册(中文)】

手机版|小黑屋|岳飞网 |打赏 |岳飞网动态43090302000031

GMT+8, 2024-11-24 17:42 , Processed in 0.20111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