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繁体中文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中文)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岳飞网公众号、抖音期待分享您的原创作品“岳飞网每日签到”原来是在积累福报中国·宜兴举行纪念伟大民族英雄岳飞诞辰922周年祭祀活动
楼主: 岳建良

向在基层默默奉献的平凡而伟大的岳家人致敬!

[复制链接]
岳如礼 发表于 2018-11-20 19:3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摄影艺术的新领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岳建良 发表于 2018-12-3 09:0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岳建良 于 2018-12-3 09:05 编辑

“天鹅妈妈”岳秀霞
2018-11-29    新疆新闻在线网
1.JPG


  新疆新闻在线网11月29日消息(通讯员王景涛、黄根喜):博乐市退休职工岳秀霞18年来义务承担博乐市滨河公园上百只天鹅的喂养工作,带动身边市民一起保护生态环境,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天鹅妈妈”。
  一大早,岳秀霞和老伴像往常一样来到博乐市滨河公园,将一筐菜叶放在河边,一边召唤着天鹅一边给它们投食。
  岳秀霞是博乐市一家房产公司的退休职工,每年入冬后,滨河公园就飞来上百只天鹅,从这时起一直到来年春天,岳秀霞每天都会来喂养它们,这一喂就是18年:“大概2000年的时候,我在滨河公园游玩,发现公园来了十几只天鹅,这是我们博乐一道风景。那时我就带点吃的过来把它们喂一下,时间长了习惯了,也是我的事了。”
  一只天鹅的体重大约在7到10公斤,每天最少需要3公斤食物。为了让天鹅多点吃的,从2007年起,岳秀霞开始到附近菜市场寻找菜叶拿去喂天鹅,时间长了,许多菜店的老板专门把顾客挑拣剩下的菜叶积攒下来,等着岳秀霞来收,有时岳秀霞还会在家里蒸一些馍馍拿去喂天鹅:“我每次多蒸一点儿馍馍,给它带一点,给它增加营养、能量。”
  每天,看到天鹅争抢着啄食,岳秀霞就像是看到自家孩子们在吃饭一样而感到愉悦。有时下雪路滑,老伴劝她别去喂天鹅了,可岳秀霞就是不干:“有时间我忙,喂不上天鹅,心里特别着急,我就嘱咐我老公帮我去把天鹅喂一下,特别放不下这件事情。”
  在岳秀霞的影响带动下,如今,许多博乐市民也加入到喂养天鹅的行列中来,退休教师马冬梅就是其中一个:“买的馕,买的馍馍在这喂,经常喂,自从有了天鹅,我带着孙女儿一起来喂天鹅,人们都越来越喜欢天鹅,也喜欢这块地方了。”
  十几年来,在博乐市滨河公园过冬的天鹅从当初的十几只,增加到现在的160多只,天鹅的到来也让博乐人拥有了“天鹅湖”,岳秀霞更是被人们亲切地称作“天鹅妈妈”:“今后我继续关爱天鹅,把这件事情当作我的一份工作,每天来关照它,让它在我们博乐安家过冬,永远陪伴着我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岳如礼 发表于 2018-12-3 09:5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天鹅妈妈真不赖,洒向人间都是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岳林峰 发表于 2018-12-3 18:3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天鹅妈妈真不赖,洒向人间都是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岳建良 发表于 2018-12-10 08:36:1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连最美 “雪人”感动了全国



2018年12月10日  大连日报    大观新闻记者李元臣

1.jpg



2.jpg

消防员在浓烟中高空灭火
3.jpg
消防员在浓烟中观察火情



    《这张图,温暖了寒冬!》——这是《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昨天的头条推送题目。这张图,源自大连!这张脸,感动中国!
    周六的大连,玉琢银装,遍地的洁白让人们雀跃于今冬首场大雪的来临。然而,雪虐风饕中频繁跳动的红与黄,成了最耀眼的画面。无论在时空中,还是在网络间。
    这红黄是消防员安全帽的颜色,这是临危不惧果敢出击的颜色,这更是让人民踏实信任的颜色。
    当天上午10时40分许,中山区民主广场附近一座近百年历史的老宅突然起火,短时间内火势蔓延很大,中山大队消防员迅速赶到现场展开救援。
    起火房屋结构复杂,空间狭小,并有大量木质材料,给消防施救增添了不小难度。而冬日的低温和漫天飘扬的大雪,也让消防员在不经意间奏响了一段“冰火协奏曲”。
    数个小时的救援,浓烟、泡沫、雪花、水的混合物逐渐掩盖了消防员的安全帽和身上的防护服,让参与救援的消防员成了一个个最美的“雪人”。
    14时30分,大雪刚停,火势得到控制。在现场配合救援的天津街派出所所长卢俊达,随手拍下了身边刚刚停下忙碌还没顾上喘口气的消防员。也正是这不经意的一拍,让这张略显稚嫩羞涩却又傲雪凌霜的脸,传遍了全网。
    画面中的人物名叫岳永峰,他是大连消防中山大队青泥洼中队的消防员,这个单眼皮的小伙子不经意间已经成了全国皆知的“网红”。他只有30岁,但对于每个生命恒久的尊重和对于人民财产本能的保护,早已超乎年龄的局限。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对于正能量,人们从来不吝惜自己的敬意和感动。无数颗积极向善的心广泛传播,共同将冬日里的温暖画面,绘就成雄鸡的形状。
    其实,在这张脸背后,还有不计其数的消防员同样在火场演绎着冰魂雪魄。
    在这张图片的背后,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感动——
    起火之后,公交部门积极调度,沿线的201有轨电车第一时间停运,最大限度为消防车提供空间。
    周边居民积极配合消防员,即使着火家中有重要物品也没有贸然进入,为雪中救援打开了一条绿色通道。
    现场附近的一家蛋糕店,老板烧了一大锅姜糖水又带了数十个面包送给还没来得及吃口午餐的消防员。
    在我们身边,这样的场景似乎越来越熟悉。这座城市里,无论熟识与陌生,在紧急时刻,无需号令,每个人尽己所能,伸出援手;又都像相识多年的老友,目标一致,配合默契。只因他们身上都有共同的城市精神,都有对文明与和谐的执着追求,超乎任何价值的衡量标准。
    微博、微信、抖音……
    《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光明网……
    中央媒体先后传播大连的“冰火传奇”,数百万网友点赞转发。
    “身披坚冰,却依然微笑面对。虽处寒冬,却如此温暖人心。”
    “看着让人心疼,愿所有为守护岁月静好而负重前行的英雄们,都能被时光温柔以待。”
    “冬天再冷,但是冻不住你们火热的心。”
    “最美英雄,危险的地方总有他们的身影。”
    “这才是大帅哥!”
   ……
    全国网友对最美“雪人”的留言让人看了动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岳建良 发表于 2018-12-27 12:4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报|岳成浩获山东省“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

1.png


     近日,由共青团山东省委、山东省学生联合会、山东大智教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举办的2018年“大智之星”齐鲁学子奖学金评选活动获奖名单公布,我院会计学2016-2班学生岳成浩获评“大智之星”齐鲁学子奖学金出彩奖暨山东省“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
    据悉,本次活动面向山东省内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各类高等院校在校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均不含在职研究生和毕业年级学生),共评选出了山东省“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10名、山东省“大学生自强之星”40名、山东省“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25名。
     岳成浩,男,中共预备党员,会计学2016-2班学生,现担任班级生活委员。学习刻苦,两学年学习成绩专业第二,综测成绩专业第一,连续四次获校一等奖学金并于2017年10月获国家奖学金,2018年10月获国家励志奖学金。曾获得“山东省优秀学生”“山东省社会实践优秀学员”“优秀学习标兵(2次)”“优秀军训学员”“优秀团干部”“三下乡优秀学员”“科技创新拔尖人才”“宿舍先进个人(2次)”“卓越青年”等荣誉称号;从大二上学期开始辅修法学第二专业。
     积极参加各类比赛,累积获得“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创新创业竞赛”国家二等奖等7项国家级奖项、“创青春省银奖”等10项省级奖项和“节能减排大赛”校特等奖等10余项校级奖项,今年完成一篇英语学术论文,并代表学校奔赴上海参加国际学术英语交流会。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曾参与农村审计工作两个月,个人独立完成1/6的工作量;参加青岛啤酒节志愿者活动一个月;今年暑假,组建“益源实践队”和“益环实践队”参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后奔赴临沂、德州等地,所在团队被评为校级优秀团队和省级优秀团队,个人被评为山东省社会实践优秀学员、三下乡优秀学员称号;今年暑假在法院实习一个月;今年11月份参加“善行一百”活动,个人募集400元,服务时长超过30小时,获得由中国扶贫基金会颁发的善行一百一星级证书。截至目前,社会实践总时长超过500小时。
    工作积极,目前担任班级生活委员、18级工管新生兼职辅导员、院团委干事,曾担任院自律会精神文明监督部部长,截止目前工作总时长超过800小时。(文:范文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岳建良 发表于 2019-1-14 09:0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岳建良 于 2019-2-7 09:00 编辑

患上难治的克罗恩病,却放心不下心爱的学生
乡村女教师背着导食管坚守讲台
2019-01-13 12:34来源:现代快报
     【导读】   不能像常人一样吃五谷杂粮,只能背着营养液,靠软管连接,从鼻腔输入营养维持体力。这样的情况下,她还坚持给学生上课。她叫杨春红,是盐城市阜宁县羊寨镇一位乡村教师。2017年10月,杨春红被确诊为克罗恩病,医生、家人和学校建议她回家休养治疗时,她却放心不下心爱的学生和三尺讲台,坚持至今。“我休息,那孩子们该怎么办?”
             通讯员 杨先锋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申阳 姜振军/文 王光强/摄
8.jpeg

    不幸的她——确诊为克罗恩病,她却主动要求重回课堂
    杨春红是阜宁县羊寨中心小学的一名语文老师,在教师这个岗位,今年是第 23 个年头。“ 我从小身体就比较虚弱,肠胃一直不是很好。”杨春红说,2011年的一天,她突然开始发高烧、肚子疼,医院检查后发现,她的腹腔里有很多脓液,当时医生没有做出诊断,只是怀疑可能是克罗恩病。
   “肚子里好像有一股气,上蹿下跳的,出不来。”2017 年 9 月的一天,杨春红突然觉得难受,刚开始她怀疑是以前肠胃不好的老毛病又犯了,并没太在意。直到肚子疼的实在太厉害,正在教室上课的杨春红直接瘫坐在地。
    2017 年 10 月 8 日,对杨春红来说,是她永远不能忘记的一天,因为那天,她被确诊患上克罗恩病。“我是一名乡村教师,学校的老师本来就紧缺,可以说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我生病了,学生怎么办?” 听到诊断结果的那一刻,杨春红感觉仿佛天塌下来一样。
3.jpeg
△杨春红上课前,在教师办公室插导管

   “克罗恩病是一种慢性、易反复发作的肠道疾病,目前尚无根治的方法。” 医生给出的治疗方案是进行鼻饲营养液治疗,不能吃东西,建议她在家休息。从医院回到家,家人、学校领导和同事听说了杨春红的病情,都劝她在家安心休养。
    可休息在家的几天时间里,杨春红并不安心,“现在是谁给孩子们上课?我生病期间落下的课怎么办?”杨春红心里始终牵挂着课堂和心爱的学生们,时常打电话到学校,关心班级情况。
    “如果离开我的学生们,就感觉心里空落落的。我不能对不起班里那 49 双渴望知识的眼睛,更不能对不起自己当初的誓言。” 没过多久,杨春红就做出了一个决定,主动向学校要求,想重新站上讲台。后来,犟不过杨春红的请求,学校同意她回到课堂,同时帮她调节了课务,适当减少了几节课。

    乐观的她——不能吃五谷杂粮,背着导食管站上三尺讲台
    一根鼻饲管,从杨春红的鼻腔内缓缓插入,经过咽部,最终把管子送到胃中,在她体内的管子足足有四十几厘米。另一端,接在一袋 “肠内营养乳剂 ”上,用来向体内输送营养 …… 这种叫做鼻饲的 “进食 ” 方法,杨春红每天都要做,一天至少输 3 袋。“ 一袋差不多要滴 5 个多小时才能输完。”然而,管子要经过咽部,时间一长,杨春红就会觉得,嗓门附近特别难受。有时候回到家,要输到凌晨 1 点,睡三四个小时后,早上醒来再继续插上。
4.jpeg
△杨春红背着营养液和导管,给学生上课
   尽管回到讲台上的杨春红热情饱满,但身体大不如前,一节课的站立,有时都会让她有些吃不消。她还需要背着个包,装着营养液、导食管和营养液输送器,冬天还得带上一个加热器,这些东西全部加起来,足足有七八斤重。
    就这样,杨老师每天背着包站在讲台前,为学生们上课。“夏天天气炎热,她身后沉重的紫色双肩包,把后背都热出许多疹子。在冬天,常常一节课上下来,全身都是汗。”阜宁县羊寨中心小学教导主任裴曙辉说,担心学生们看到导食管害怕,杨春红用口罩、围巾把自己全副武装,裹得紧紧的,“老师们看到她这样,都默默为她流眼泪。”
    “鼻饲的过程真的很痛苦,是一般人受不了的。” 岳玉珍是杨春红的婆婆,今年 60 多岁,平时和杨春红住在一起,她抹着眼泪说。在婆婆的印象里,儿媳妇自从嫁过来后,每顿饭吃的都不多,“刚开始我心里还想,是不是我做的菜不合她口味。” 后来家人才知道,其实杨春红的肠胃一直不是很好,平时多以吃面条为主,有时候甚至连调料都不放。
    杨老师从学校回到家,婆婆心疼她,什么家务活都不让她做。尽管家人这么说,可她精神好的时候,还是会做些家务。鼻饲的过程不好受,清洗装置的活也很费力,杨春红每做完一次治疗,都需要进行清理、消毒。“用一次就需要洗一次,得用擀面杖压着管子,将里面的脏东西碾出来,有时候洗管子要半个多小时。” 杨春红拿着一根擀面杖比划着。
5.jpeg
△杨春红在冲泡营养粉
    如今,为了不影响教学,杨春红把沉重的导食管拿掉,上课前喝一杯热营养粉,吃一颗止疼药。“学校对我很照顾,年级组的老师们也尽力帮助我,真的要感谢他们!”她始终觉得,作为一名老师,只要接手一个班,就必须对这些孩子负责,“孩子能真正学到知识,我这点付出不算什么。”

     敬业的她——耐心对待每个学生,她带病上课从未落下一节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习《雪孩子》这一课,大家把手伸出来跟老师一起写汉字 ”“ 咱们小朋友最喜欢读书了”“大家自信一点,记得声音要大一些”……12 月 14 日下午,杨春红为班级的学生上课,她站在讲台上,耐心地指导并和学生们互动交流,完成了一堂精彩的语文课。
      在与学生相处中,杨春红脸上始终洋溢着笑容,丝毫看不出她是一位病人。“我跟孩子们在一起心情特别好,对我的身体也有帮助。”经常有人问为什么不请假休息,杨春红都这样解释。
    “我们相处得跟姊妹一样,特别想亲手做顿饭,请杨春红老师到家里来,尝尝我做的红烧肉。”跟杨春红搭班的数学老师名叫杨丽华,“看到她平时都不进食,只能冲营养剂喝。”杨丽华说,杨春红老师得了克罗恩病还主动要求上课,课堂上她也特别认真,从未落下一节,“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杨春红快点好起来,可以开开心心吃一顿。”
6.jpeg
△能站上讲台和孩子们一起,杨春红就很开心
    杨春红也是个善良的人,在她班级里有个女生,家里条件特别困难。“杨老师把自己女儿以前的衣服拿出来,洗得干干净净,带到学校送给了这个小女孩。”杨丽华举例说,班里还有一个小男孩,特别调皮还有些厌学,杨春红耐心地从小男孩身上找闪光点,去赞赏表扬他,还时不时给买小礼物鼓励他学习。经过一段时间,小男孩渐渐喜欢上了学习。
   “我们拗不过她,只好让她来上课。” 阜宁县羊寨中心小学孟卫峰副校长说,为了照顾杨春红老师,学校把杨老师所教班级的教室调到了一楼,紧靠教师办公室,方便她在学校的生活和工作。
     老师高建军与杨春红共事多年,在他看来,杨老师带病教书特别不容易。“她工作责任心非常强,平时有个感冒发烧什么的都坚持上课,就算是请假,上午在医院检查完,下午就回到工作岗位。”
7.jpeg
△杨春红在操场上,和学生们在一起做游戏
      愧疚的她——特色教学获第一,对于家庭她却感到亏欠

    杨春红回到学校后,和正常老师一样上课,甚至更加认真。“她的课堂教学很有特色,对待学生也特别有耐心。”孟卫峰说,在 2017 年阜宁县期末验收中,杨老师班级的语文课,甚至取得了全县同类学校第一名的好成绩。
    “陪伴女儿的时间不够多,这是我心里放心不下的痛。”杨春红的女儿在阜宁县实验初中读初三,在班上成绩中上游。身为老师的杨春红,每天早上 6 点多就从家出发,下午 4 点多学生放学,杨老师经常会待在学校,为学生改作业、写教案。常常一抬头,看看外面天已经黑了,根本顾不上辅导女儿的学习。
    欣慰的是女儿很懂事,还经常对她嘘寒问暖:“妈妈,你今天身体感觉怎么样,有没有舒服一点。”有时候,女儿还会哄杨春红开心,“妈,你今天看上去气质真好!”孩子越是懂事,杨春红越是感到对女儿亏欠。
    杨春红的丈夫也是一名乡村小学教师,平时家里买菜、烧饭、做家务,几乎都是婆婆“承包”。“哎,咱夫妻俩都是做这行的,有时候家里的事都顾不上。”丈夫有时也会抱怨,但看到妻子坚持上课,他也非常理解。
    “对于家人,亏欠太多,这也是我一直心里愧疚的。” 杨春红表示,“从来不后悔成为一名教师,看着孩子们对知识渴求的眼神,我更加坚定我的决心,我不会放弃自己,我更不会离开我的学生们。”


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岳建良 发表于 2019-1-14 09: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向优秀的岳家媳妇致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岳建良 发表于 2019-1-15 08: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少林文化学者岳晓锋:襟怀浩然气 秉笔写少林
2019年01月13日   映象网   
【人物名片】
    映象网讯(记者 刘少利)  岳晓锋,男,汉族,1977年生,登封人。《中国少林》总编辑、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长期致力于少林文化尤其是少林现、当代史的研究。著有《画说释小龙》、《少林龙之门》、《当代少林十讲》《少林往事》等丛书。     
     先后接受过《南方都市报》、《财新》、《三联生活周刊》等国内媒体及《美国国家地理》、《商业周刊》等国际刊物的专访,并在《少林与太极》、《郑州广播电视报》开设专栏。


【出彩故事】
    年轻的少林文化研究学者                 
    2013年底,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功夫少林》摄制组到登封做前期的采访和准备工作。一行20多人兵分两路,一路人马前往少林寺与方丈释永信见面,另一路在登封市区与岳晓锋交谈。晚上会合时,总导演一下车便寻问哪位是岳晓锋老师。握手时惊讶地说“没想到岳老师这么年轻。”   
    此前一年,少林无形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钱大梁两次到岳晓锋家请他。第一次在他家楼下见到这位网上结识已久的少林文化研究学者,钱的第一个反应也是“你怎么可以如此年轻?”   
    “大多数本地的作者写少林寺跳不出登封,你跳出来了,所以我来找你。”钱大梁约请岳晓锋进入少林寺。   
    无论是泡在少林寺图书馆,还是深入多位僧人的禅房,抑或是直接住在少林寺锤谱堂连续几天参加“少林禅修体验”,岳晓锋没有停止对自我的反思。   
     对少林文化颇有研究的大河报首席记者于茂世评价《当代少林十讲》“资料详实、观察公正”,并通过个人博客推介。     
    岳晓锋曾在《南方周末》等报刊及网络上发表文章越来越多,掌握的资料和信息也更加繁杂,2015年至2018年,他对少林传统和当代少林寺的发展走向有了更多的思考,请他讲课的人也越来越多,他的两篇讲义《少林家风》、《什么是当代少林精神》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2016年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汉学家夏维明带的两位博士生先后来到登封向岳晓锋讨教。


1.jpg

2015年岳晓锋(左)接受美国《商业周刊》记Chris梁闻晓专访                    
    真实是他勇敢的本钱     
    做为一个文学青年,岳晓锋喜欢读小说喜欢读历史。《史记》《万历十五年》是他的枕边书。但是在25岁以前,虽然也曾在《羊城晚报》和《郑州日报》上发表过一些文章,却从未去过少林寺,也从未研究少林寺。26岁那年,因为他的第一本人物传记《画说释小龙》出版,算是与少林寺有了间接的接触。后来,释小龙的父亲约他写另一本书时,他借机对发展了30多年的登封武校武术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剖析。   
    两本书的出版,训练了岳晓锋的写作习惯:掌握资料、对比辨析,找到自己独特视角然后下笔书写个人风格鲜明的文稿。     
    岳晓锋信心满满地把目光转向少林。在翻阅了大量有关少林的书籍文献之后,他感到了深深的失望。1980年代以来,与少林寺有关的书籍林林总总有数百本之多,内容也涵盖了佛学、功夫、禅学、医学、历史、艺术、旅游等多个方面。别人写不出深度的地方,自己也不可能更加深入,别人写得好的,如佛教考古学者温玉成的《少林史话》俨然如一座高峰,难以逾越。   
    生在登封,住在熟人社会中,岳晓锋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当代少林寺的故事,他决定写写少林寺的当代历史。     
    为了寻找一张照片,他可以请人吃饭,送人礼物,也可以在少林寺等人一直等到深夜12点。为了能亲眼看到少林寺29代方丈释行正在安徽九华山的灵骨塔,他追随少林寺初祖庵的释永梅千里驱车前往,为了了解少林寺的海外发展情况,他自费去过两次香港少林寺……   
     一个偶然的机缘,他得以见到2003年起由少林寺工作人员拍摄的《口述少林史》原版录像,从那些年已古稀或己经辞世的历史亲历者口述中获得一些关键的证言和线索。     
    人们都说当代人不写当代史,岳晓锋却认为后人写现在的历史难免被文过饰非的碑刻和书籍所蒙敝,同时难以理解现代人的心路和复杂环境。他决定试试。     
    很多人劝他,只要把资料整理一下,串起来就是历史。历史和志书本来就是枯燥无味的。他不认同。一次在与释永信的长谈中,他说如果一定这样,司马迁的《史记》算不算史书呢?   
    长期致力于少林文化研究的学者阿德也曾劝岳晓锋:真正的学者是不屑于讲故事的。   
    岳晓锋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有选择地讲真实发生过的少林故事会让少林文化和历史的研究更有趣、更传神,正是基于这种认识,2018年岳晓锋成功完成《少林往事》一书。


2.jpg
岳晓锋向游人介绍净藏禅师塔
【追梦2019】
     2019年已经悄无声息走进人们的生活,岳晓锋将力透纸背、秉笔直书准备将当代少林史新作《少林往事》完美收官定稿并结集出版。同时计划与少林寺功夫工作室、登封市少林武术协会合作,对708套少林武术进行挖掘、整理、阐释拳理、去伪存真,拍摄和编撰《少林武术集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岳德章 发表于 2019-1-15 12:3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岳家精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中文)

本版积分规则

嗨!您好:
欢迎来到 岳飛网。
我的名字叫丫丫
很高兴能够为您服务!
如果已经注册【请立即登录并按丫丫提示一步步完成我就不会再来烦您了】
还没有账号请【实名注册(中文)】

手机版|小黑屋|岳飞网 |打赏 |岳飞网动态43090302000031

GMT+8, 2025-4-18 13:09 , Processed in 0.16568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