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繁体中文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中文)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原来“岳飞网每日签到”是在积累福报“每日签到福报乐”积分前三名可开通先祖“个人公墓”一座十一月一日将迎来岳氏宗亲岳飞网月首团聚日
查看: 3484|回复: 10

中华民族的一个精神符号

[复制链接]
岳彩红 发表于 2012-3-21 10: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华民族的一个精神符号
                   ——谈谈岳飞的“两言”
                     岳修鸿
    “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这句话很质朴,却是经典。”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这句话是中华民族的一个精神符号。尤其是对为官从政者而言。
那么,这句话是怎样产生的呢?是谁将这句话15字概括为“两言”了呢?本文试从“两言”的产生、“两言”的概括、“两言”的蕴含、“两言”的传承及影响、“两言”的当今社会价值进行阐述,作初步探讨。
一、“两言”的产生
南宋初年,正如岳飞“桃溪园”题记所述,“中原板荡,金贼长驱如入无人之境。将帅无能,不及长城之壮。”赵构偏安,奸贼弄权,奢靡成风,朝野可见。降官如毛,溃兵如潮,盗寇蜂起,军贼肆虐,民不聊生,国不国,家不家,可谓地地道道的内忧外患。“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两言”后林升《题临安邸》诗,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了南宋初年的时局。面对时局,有良知的文臣武将皆痛心疾首。在这样的情势下,怀有收复旧疆、还我河山、尽忠报国之志的岳飞,无论是江湖言谈,还是庙堂对策,常常脱口而出:“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也有说“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惜命,天下当太平。”或“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惜命,何患天下不太平?”)作为一个有家国情怀的人,说出这样的话是很自然的,是由衷的。“心生而言立”(《文心雕龙》),这是从他心底迸发出来的呐喊!
岳飞之“两言”,史料多有记载。如《金佗稡编》卷九、《金佗续编》卷二十八《吴拯编鄂王事》、《忠武王纪事实录》卷四、《朱子类语》卷一一二、元脱脱等撰写的《宋史》卷三五五、《列传》一二四、《岳飞》等典籍均有记载。这些记载有书面语言,也有口头语言;有陈述的语气,感叹的语气,有疑问的语气,尽管个别字不一样,但是文不爱钱、武不惜死、天下太平的基本意思是一致的。这恰恰说明岳飞不止一种场所、不止一次、不止一种情形下说过“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的话。切切不可钻牛角尖,到底是“文臣”啊还是“文官”啊?某某字究竟是哪个字啊?把研究弄到死胡同里,自我封闭起来。本文采用的是《宋史》中的记载,予以说明。
、关于“两言”的概括
是谁将“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这句话概括为“两言”的呢?一位是清高宗·弘历,即乾隆皇帝;另一位是近代著名学者国学大师钱穆先生。
清高宗·弘历有一首《七律·经武穆祠》: “翠柏红垣见葆祠,羔豚命祭复过之。两言臣则师千古,百战兵威震一时。道济长城谁自坏?临安一木幸犹支。故乡俎豆夫何恨?恨是金牌太促期。”诗文第三句“两言臣则师千古”中的“两言”,即指的“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这句话。乾隆皇帝将岳飞之“两言”视为文官武将的准则,并称这句话为千古之师,可见评价之高。汤阴“宋岳忠武王庙”内神道上有座“御碑亭”,亭下石碑刻着清高宗·弘历《七律·经武穆祠》(辛亥革命后“御碑”移至山门外东侧)。《岳飞庙志》一书记载着这首诗,并对这首诗产生的背景有较详细的介绍(不再录记)。
近代著名学者国学大师钱穆先生也对岳飞这两句话进行过概括。他认为“文不爱财,武不惜死,有此两句武穆不朽也”。
有此“两句”与清高宗·弘历诗文中的“两言”是一样的。不过“两言”是书面性语言,“两句”是口头性语言罢了。
、试述“两言”的蕴含
“两言”中“文臣不爱钱”,讲的是做文官应具有的思想素养,应具有的一种品质,应具有的一种境界。“不爱钱”是文官应当守得住的一条底线。货币产生后,钱作为商品交换的介质,是人们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做官的也需要钱。但是获得钱的途经是不同的。有正当与不正当之别。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尔奉尔禄,合法所得,正当劳动,合理报酬。反之,因当官手中有权力,直接或间接支配着资源,如果以公权作私器,贪污受贿,贪脏枉法,假公济私,非法撅取,是犯罪且很卑鄙的。
南宋初年,岳飞所处的时代,一些文官爱钱,享乐,一些武官也爱财敛钱。
文官如秦桧,这个国之巨蠹,竭民膏血,卖官鬻爵,开门纳贿。“监司、帅守到阙,例要珍宝,必数万顷乃得差遣”,“腊月生日,州县献香送物为寿,岁数十万”(《续资治通鉴》)。其积蓄财富足可敌国,“其家富于左藏数倍”,秦桧家的财产比皇帝家的还多几倍。秦桧飞扬跋扈,到处霸占田产,他所建的相府园宅死后收归用作宋高宗退位当太上皇的居所德寿宫,足见其豪奢。
武官像刘光世、张俊、杨沂中等都通过经营田产“金钱巨亿”,“置歌儿舞女”,竟相奢靡。张俊派士兵搞海外贸易,“获利十倍”,他贪占的良田,每年收租六十万担。
岳飞不仅能言,而且能践,是言行合一的。史料记载,岳飞“平居洁廉,不殖货产”。故乡汤阴一些北方人不愿忍受女真贵族的统治奴役,南逃投奔岳飞,为了安置故乡人,岳飞在江州(今九江)先后购置水田七顷八十八亩,旱田十一顷九十六亩。这些土地中只有九十一亩为熟地,其余都是荒地。岳飞的族人及投奔来的乡亲全靠耕种这些土地维持生计。比起刘光世,不算他在浙江青田占有的大片土地,仅在淮东就占地三万亩,张俊占地三万七千余亩,刘光世的一位部将郦琼仅在镇江府的良田就达四千三百亩。南宋诸大将在杭州都建有宏大的府邸,唯独岳飞没有。岳飞战功显赫,高宗也曾打算给岳飞建一座时,岳飞却借用汉代名将霍去病的话力辞:“北虏未灭,臣何以家为。”岳飞不爱钱的事迹很多,不一一列举。
“两言”中“武臣不惜死”,讲的是做武官的应具有的思想素养,应具有的一种品质,应具有的一种境界。“不惜死”为武官立了一根标杆。“不惜死”对武官的要求似乎比对文官的要求更高。武官肩负着保卫疆土,社会安宁的责任,肩负着和平的希望与人民的幸福。武官不辱使命,国家才会安全,社会才会安定,人民才会安康。今天,常言道,当兵不怕死,怕死不当兵。“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若外敌入侵,武官就要站出来,勇敢杀敌,不惜为国捐躯,以勇敢乃至生命赢得战争的胜利和民族的尊严。为国献身是武官人生价值的最高体现。
“武不惜死”同“文不爱钱”一样,岳飞能言能践。他绝不是那种只会说大话空喊口号、言行不一、夸夸其谈的人。“靖康耻”!岳飞青年时期,战火燃烧到了他的家乡。岳飞满怀誓杀金贼,“尽忠报国”的饱满热情,背井离乡,从军抗金,金戈铁马,投身于收复中原、还我河山、惜家惜国的战场。岳飞出生入死,英勇善战,从一位普通的“敢战士”成长为一名威震敌胆的著名统帅。在不算太长的时间内转战大江南北,收复建康,经营襄汉,三援淮西,四次北伐。“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他没有战死沙场,却冤死狱中!他宁死不屈,心昭天日,践诺了“武臣不惜死”之言,从武官的角度实现了人生的最高价值。不过,岳飞作为一位“武臣”以这种死法,实在令人痛心!令人惋惜!宋人为之痛哭:“天下冤之,闻者流涕。”岳飞之死是那个时代的悲哀!是对封建王朝的无情鞭挞与莫大讽刺!
“两言”互为依托,统一于“天下太平”。“两言”不仅是一种家国情怀,更是一个治国方略。国家的繁荣昌盛,需要清正廉洁的文官治理;疆土的安全,社会的安定,需要英武忘身的武官来维系。若文官不能实现文治要求,武官不能实现安邦要求,国家就不会有太平,社会就不会有安宁。“两言”振聋发馈,光耀千古。很遗憾,岳飞处于腐朽的封建时代,又遇上了一个心怀阴志、苟安侈靡的小朝廷,加之秦桧内奸屑小作梗,他“天下太平”的理想是无法实现的。但是,岳飞的人格力量,言简意赅的“两言”,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个精神符号流芳至今。
两言的传承及影响
“两言”是对古贤优秀思想的继承。“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是两千多年前司马迁说过的话。“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邪!”这话见《后汉书·马援传》。从这两则话中不难看出古贤把死法看得很重,重于泰山。豹死留皮,人死留名。古人重名节。
本文在此想结合对人才的要求、从“徳”的层面,谈谈岳飞两言的承传及影响。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儒家家身家国经典,也是古代知识分子的理想追求。从文字顺序不难看出儒家是很看重修身的。“修身”在先,“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后;“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条件。“修身”先“正心”,讲的就是“德”。一个品德不好的人是难以“齐家”的,更不可能“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修“德”。把死看得比泰山还要重也是强调“德”,死得重于泰山是“德”的力量作支撑。今天培养选拔领导干部要求“德才兼备”,而非“才德兼备”,“德”在先。为什么?北宋时的司马光的一段话很有意思,他把人才分为四类,生动形象辩证地讲出了德与才的关系。他认为:才德兼备,谓之圣人;才德具无,谓之愚人;德胜于才,谓之君子;才胜于德,谓之小人。司马光主张选取大才治理天下,要把德置于首位,首选圣人和君子;假如没有圣人和君子可供选择,宁用愚人而不用小人。为什么?他认为君子用才做好事,小人用才做坏事。愚人想干坏事却不具备能力,刚一动手就被发现了;小人干坏事,不容易暴露,潜伏着危险。纵观古今,邦国之乱臣,家业之败子,多属才有余而德不足也。德是为官之魂!“官德正,则民风淳,官德毁,则民风降。”
“德者,才之帅;才者,德之资也。”岳飞“两言”讲的就是“官德”!“两言”作为优秀思想同古人强调“德”是一致的。“两言”对平民而言,也是一根可以攀爬的精神标杆,一块可以攀登的精神高地,一面可以看齐的高扬旗帜。“两言”不仅是臣之准则,亦可启开民风。
“两言”承前启后。
所谓承前,是对先贤重视德行操守的继承。岳飞生活在两宋之间,北宋直臣寇准、名臣范仲淹、王安石、清官包拯,都有官道臣德;所谓启后,继岳飞之后,八百多年来,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不少“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的典范。如于谦、文天祥、海瑞、张居正、戚继光、郑成功、郑板桥、谭嗣同;近代孙中山、二十九军抗战将士、血战台儿庄、武汉保卫战将领士兵。共产党人中就更多了。不妨列举一些:“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这是彭德怀;“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这是陈毅;“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但绝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为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这是方志敏;“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这是夏明翰;“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休,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吉鸿昌;还有瞿秋白、刘伯坚、赵一曼、江竹钧、董存瑞、黄继光、刘胡兰;还有焦裕禄、雷锋;还有抗洪抢险,抗震救灾,见义勇为的勇士们……是一支浩浩荡荡、前赴后继的队伍。  
在此,我还想强调一下,“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说,中华民族是在高举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感受着古代先贤的精神力量、包括感受着岳飞“两言”的精神力量,高唱着《满江红•怒发冲冠》,高举着“换我河山”的旗帜战胜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帝国主义的!
古今一些贪官之所以成为贪官,原因是“爱钱”,根子是道德的缺失,毫不客气地说是缺德!属司马光说的才胜于德一类小人。
凡是贪腐,都是爱钱!被揭露出来的,概莫能外!
五、“两言”永远不朽
岳飞的“两言”是为官从政者的镜鉴,是一切贪腐的照妖镜。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两言”为鉴,可使政明风清。
2005年是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这年7月5日人民日报有篇文章《懂得崇尚英雄》,有这样一段话:“民族英雄岳飞有言:‘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这句话很质朴,却是经典。一个民族,这种精神代代传承,这类精英层出不穷,这个民族就永远不可战胜。反之,打仗的怕死,当官的爱钱,这个民族就必然败落,终归消亡,别的说得再多再好也不管用。”
“两言”为何历久弥新,拥有超越历史时空的力量?因为“两言”是中华民族的一个精神符号,核心价值是爱国。是为官之道,民也可效仿,可治国安邦,具有普世性。“公者千古,私者一时。”两言”之树永远长青。



岳建良 发表于 2012-3-21 12:4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公者千古,私者一时。”两言”之树永远长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岳增省 发表于 2012-3-21 13: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飞祖这句名言,不管那朝那代,永远是治国强盛的法宝和利器,再过500年也不会过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岳玉顶 发表于 2012-3-21 16:06:3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宽;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两言”为鉴,可使政明风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岳继增 发表于 2012-3-21 16:54:05 | 显示全部楼层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宽;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两言”为鉴,可使政明风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岳林峰 发表于 2012-3-21 17:51:29 | 显示全部楼层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宽;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两言”为鉴,可使政明风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岳润清 发表于 2012-3-21 18: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oshiyiguobing 于 2012-3-21 18:12 编辑

以铜为镜,可以整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以“两言”为鉴,可使政明风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岳兵 发表于 2012-3-21 18:3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岳德兵 于 2012-3-21 18:39 编辑

“公者千古,私者一时。”两言”之树永远长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岳德章 发表于 2012-3-21 19:29:15 | 显示全部楼层
谁也扭转不了的乾坤定律:历史是人民写的!乌云遮不住太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岳林峰 发表于 2012-3-22 13: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是人民写的!乌云遮不住太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中文)

本版积分规则

嗨!您好:
欢迎来到 岳飛网。
我的名字叫丫丫
很高兴能够为您服务!
如果已经注册【请立即登录并按丫丫提示一步步完成我就不会再来烦您了】
还没有账号请【实名注册(中文)】

手机版|小黑屋|岳飞网 |打赏 |岳飞网动态43090302000031

GMT+8, 2024-11-24 14:55 , Processed in 0.19826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