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战友父母甚至比亲生父母好 代替战友尽孝,异姓的老三为何成了母亲最疼爱的儿子?重庆晨报记者和廖家人仔细聊过后,家里每个人都说,这个儿子,这个兄弟,做得实在太好了。“讲到孝顺,老三比我们亲生儿子都做得好,妈妈喜欢他是发自内心的。”廖家二儿子,一开始还不太习惯喊弟弟的战友“老三”,“以前我们都喊他伟伟,更习惯一些,他非让我们改口,说以后就是亲兄弟。”廖家老二很有感触,老三的确说到做到,从1992年开始,每一年老三回重庆探亲,一路风尘,首先到的一定是廖家。 “穿着军装就进门,行李放在门边,大包小包的新疆特产,给我们家的多,给他自己家带得少。”廖家老大说,有时在老三的盛情下,他甚至会有一种莫名的内疚,觉得老三对自己家的父母比对亲生父母更好。 “20年来,每个月家里的柴米油盐,都由老三定期买好,淌着热汗搬进厨房。每年春节,先到我们家吃团年饭,逢年过节,糍粑、粽子、月饼从来都没有落下过。”一提起老三,72岁的陈万清脸上的笑容特别动人。 廖家老二曾对妈妈特别偏爱老三很不解,他甚至问过妈妈,老三哪里比他强?“妈妈说,老三对人好,是发自心里的好,细心,考虑周到。”这番话惊醒了廖家老二,原来陈万清注意到,尽管四个儿子都孝顺,有点好吃的土特产什么的,都会送回家来,但只有老三,每次都亲自搬进家门,从不使唤司机或其他人。 2004年,廖家老父亲过世,兄弟守灵三天,一字排开给父亲磕头。“老三就在兄弟中间,老母亲看到的是,我们兄弟四个,一个都不少。”廖家老大每次想起给老父亲送终的那一刻,就特别感激老三,“胡继伟虽然是异姓兄弟,但他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代替了廖兵完成一个儿子的责任。” 20年奔波两个家照顾两家人 每周花大量时间陪伴战友家人,逢年过节优先陪战友妈妈……20年来,胡继伟用一言一行履行着16岁时在大漠许下的承诺,他彻底代替廖兵成为了廖家的三儿子。 魏凌是当年和廖兵、胡继伟同一批从江北区入伍的战友。从1992年至今,魏凌亲眼见证了胡继伟如何成为了廖家老三。魏凌说:“老三做得很好,多年来如亲生儿子一样照顾着战友的父母,每次廖家人亲热地喊着老三,廖家第三代脆生生地喊着三爸,连我这个外人都能体会到廖家天伦之乐的幸福。” “我喜欢说我有两个家,两个爸爸两个妈妈,一边是廖家,一边是自己家。”20年的习惯,胡继伟已习惯在两个家间奔波,过节,团圆饭吃两轮,外出旅游,邀上两家的老人一起。每周,他会专门抽时间陪陈万清到楼下走走,聊聊家常。 如果无法出席家宴,老三一定会跟妈妈通电话。“老三和妈妈摆的龙门阵最多,他们两娘母感情很深。”廖家老大、老二、老四都说,老三对老人的细致体贴,也改变了他们,现在四兄弟对陈万清照顾得更加细致入微。 “阳台上放着老三给妈妈买的休闲椅,让她在阳台上晒太阳,厨房里是老三送来的柴米油盐、土鸡蛋。”廖家老二改变最大,现在他给妈妈买东西,也是自己扛上楼。 对胡继伟的选择,他的父亲和两个姐姐都很理解,并且非常支持。“我们总是会去想,如果不幸牺牲的是伟伟,廖兵现在就是我们的儿子,这样一想,他对廖家越好,我们心里越坦然。”两个姐姐要求弟弟把陈万清照顾好,家里的父母有姐姐照顾。 “除夕在廖家陪妈妈听新年钟声,初一大早回家,给自己的爸爸妈妈磕头拜年时,心里会特别感触,觉得自己很幸福,有三位长辈心疼着。”胡继伟是个特别传统的人,把孝道看得非常重,他总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昨日,老三一下班就赶到位于新牌坊的廖家,手里拎着外地战友来看望他送的100个土鸡蛋。听说昨天有雨,妈妈还没下楼活动,老三立即扶起妈妈,陪她慢慢下楼散步。 散完步回到家,妈妈先进厨房看了看菜,突然又偷偷去了菜市场,原来老妈妈要给老三加菜。“我就说嘛,现在妈妈最疼的儿子是老三。”廖家三兄弟在妈妈面前撒娇道,妈妈和老三太亲热了,看得他们都要嫉妒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