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繁体中文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中文)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岳飞网·微信秒登录

电脑版尽能领略岳飞网的风采岳飞网公众号、抖音期待您的原创作品“岳飞网交流中心”不能登录,请加微信13907371163及时沟通解决
查看: 53|回复: 1

岳飞的传说

[复制链接]
岳崇才 发表于 2021-7-21 21:57: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344.jpeg

       得胜湖上的春光秋月见证了发生在湖区的各种历史事件。“胜湖秋月”的迷人之处不仅在于优美的自然风光,那些发生在湖面之上可歌可泣的英雄传说也为得胜湖增添了厚重的历史和神秘的传奇。
       据史籍记载,12世纪初,得胜湖一带曾是宋金战争江北战场之一,南宋朝廷以这里为屏障与北方的金政权展开对峙与角逐。抗金英雄岳飞当时正“领通泰事,镇抚兴化”。因为当时兴化已经没有完整的政权,担任通泰镇抚使的岳飞便成为兴化事实上的主官。胡志载: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建炎中,领通、泰事,镇抚本县,会金人攻楚州,急诏飞往援。飞抵承州,三战三捷,杀金高太保,俘酋长七十余人,邑民获安。”
       承州即今江苏高邮,兴化西邻。此战虽在兴化境外,但是由于三战三捷,金兵不得东下,兴化得以保全,获得一时的宁静。
       由于岳飞到过兴化,且有过短暂停留,出于对英雄的爱戴和神往,兴化地区流传了许多背景模糊的关于岳飞的传说。

其一是关于祭马桩的传说。

       在兴化城英武街南段与张老娘巷中间曾有一条小巷,东西贯通,并不深,走不了多久就到底了。在小巷东首有一座古老的宅院。宅院虽然古老,但在兴化城内也只能算是普通。倒是西墙下横卧着的一块巨大的条形上马石,以及旁边竖戳着的近一人高的似圆又方的系马石桩特别引人注目。小巷也因此叫了“系马桩”巷。
       传说这是当年岳飞上马、系马的地方。至于宅院,因为年月太久,难于考证,不知岳飞有没有在里面住过。
       人们对英雄的崇拜景仰,使这两块石头变得不同凡想。不知是谁,在石桩的前面放了一圈上下两排的铸铁烛签和一尊石质香炉。整天香烟缭绕,更增添了一份神秘和敬畏。这里成了附近居民祭拜神灵的地方了。
       祭拜的无疑是岳飞,人们相信他的正气、勇敢、英武都以气的形式融入这两块灵石当中。在山西,还有我国的其他一些地方,为了使孩子少灾少病,往往让孩子认一棵古树,一块历史久远的石头为干大。兴化人相信系马桩的灵气和岳武穆的威名,愿意领着自家孩子,特别是男孩子,去祭拜这两块石头,以求保佑孩子平平安安。
       这也是“佑子”的一种风俗。在兴化及周边地区,“佑子”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寺庙里拜一位僧道为师,求赐法名。著名作家汪曾祺是高邮人,与兴化乡风相似,他年幼时就曾寄名寺庙,并获得海鳌的法名。另一种则与山西等地的认干大相似,“寄名”于坚固长寿的物品之中,系马巷中的两块石头,还有东岳庙里的古桧树应属此类。
       但是,因为系马桩与岳飞关系紧密,就不能单纯把它看作一块普通的佑子平安的石头。人们除了祈求孩子健康成长外,还希望孩子长大后能像岳飞一样既成才又成人。
       孩子出生后的三朝日,大人们便捧着祭品跪祭到石桩前,燃香点烛放鞭炮,焚化书有男孩的姓名和生辰的“黄元”。一切仪式都非常庄严,大人小孩都噤声,只默默祷告,求岳王爷保佑孩子如石桩般坚强,长大成人亦如岳飞那般忠勇,成为国家栋梁。不仅如此,以后每逢小孩生日,都要亲带小孩到此再祭。如果遇有头疼脑热,更要专门拜祭。
       另外,坊间还流传着岳飞追杀金兀术的种种故事。在追杀过程当中,岳飞曾经将箭射在了西门小庙屋梁之上,曾经因为过不了河而以士卒的战靴填成了一座桥,当金兀术逃至北门乌巾荡时,岳飞又将兀术的乌巾射落,从此便有了乌巾荡的名字,等等。
       这些传说大都美好,但不可信,只要细细考究,就会发现它们破绽百出。然而,没有人自以为聪明地一一指出。经历了明清易鼎之痛的兴化遗民,或者殉国,或者隐居,或者不知所踪,避免不了失败的命运。尽管如此,惨烈的反抗还是通过文化的因子传承了下去,岳飞作为民族英雄,是反抗异族侵略的标志性人物,自然成了民间传说的主体。在众多传说当中,岳飞身上寄托了人们渴望胜利,渴望独立的愿望。这些愿望在现实当中无法立即实现。于是,人们利用文学的想象,造出了大家都认可的某一英明神武的形象,至于是否因为过于神奇而显得虚假,那不是市民们考虑的问题了。
       旗杆荡的北面是车路河,再北边则是波浪滔滔的得胜湖。旗杆荡承胜湖之水,潴积成一片不规则的三角形湖泊。从地图上看,俨然一面威严的三角军旗,而滚滚东去的车路河则是一杆笔直的旗杆。
       岳家军撤出兴化的500年后,某个清冷的早晨,秋已经很深了,兴化诗人王熹儒泛舟得胜湖,畅游古水战场,小舟荡至旗杆荡畔,一时起思古之幽情,怀想岳武穆当年气吞万里如虎,最终也还是落得冤死风波亭,不由感慨万端,叹息再三,作《旗杆荡》诗:“海滨曾驻鄂王营,至今湖水留其名。晴霞射波作五色,参差如见旌旗明。铁骑中原正驰突,岳家军到尽股栗。阃外方传决战书,朝中已定求和策。鼓声不死旗不掣,水底蛟龙奋鳞鬣。五百年来斗志存,飒沓寒芦乱飞雪。欲从水畔建灵祠,上将忠魂长在兹。倚剑南天望北岸,犹是金牌未下时。”
       “阃外方传决战书,朝中已定求和策”,这是多么令人神伤的现实,岳飞不仅要和金兵作战,还要时时提防从朝廷内部射来的冷箭。作为领兵在外的大将,遭遇到这样的事实,真是令人寒心,从北宋太祖时期就留下的不敢信任大将的后遗症,也给如今的局面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朝廷对岳飞不信任几乎是下意识的,这正是南宋政权的悲哀,一个不敢信任大臣的政权怎么可能长久?在为官上几近完美的岳飞自然不能容于一群屑小把持的宋廷。岳飞把心掏给南宋朝廷,换来的却是风波亭上英雄的屈死。诗人和所有兴化人一样,对岳飞的感情非同一般,希望能在岳飞战斗过的旗杆荡畔建一座岳飞祠,以寄托兴化人民对岳武穆的敬重和怀念。
历史的烟尘已经远去,不管是光荣,还是耻辱,在湖区上空都没有留下一丝痕迹,好在人民自有一部自己的历史,英雄的传说一直流传在兴化民间,口口相传,历久弥香,反过来滋养着得胜湖畔的百姓们。
转载自《汪夕禄. 兴化新华书店》2021/7/21中伏

岳奕作 发表于 2021-7-21 21:57:56 | 显示全部楼层
亲,感谢您关爱《岳飞网》,希望继续发表更多更优秀的帖子,此帖我们的版主和网友已经开始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中文)

本版积分规则

嗨!您好:
欢迎来到 岳飛网。
我的名字叫丫丫
很高兴能够为您服务!
如果已经注册【请立即登录并按丫丫提示一步步完成我就不会再来烦您了】
还没有账号请【实名注册(中文)】

手机版|小黑屋|岳飞网 |打赏 |岳飞网动态43090302000031

GMT+8, 2024-6-21 13:49 , Processed in 0.165172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