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繁体中文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中文)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原来“岳飞网每日签到”是在积累福报“每日签到福报乐”积分前三名可开通先祖“个人公墓”一座十一月一日将迎来岳氏宗亲岳飞网月首团聚日
查看: 552|回复: 1

《民族英雄岳飞在江苏靖江建有他的生祠》

[复制链接]
岳崇才 发表于 2019-7-10 14:53: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民族英雄岳飞是河南汤阴人 为何在江苏靖江建有他的生祠
作者:菇凉  一段段文字  
2018年10月6日,来自安徽、四川、武汉、温州等地的岳飞文化研究会代表和岳飞宗亲代表,组团来到江苏靖江市,专程拜谒岳王庙。

当地媒体报道说,这是国内首支组团专程来此拜谒岳庙的“岳家军”。来自武汉的第28世岳飞后裔岳丽娟说,这是她第一次来到靖江,拜谒岳飞生前就建立的岳王庙。这么多年来,靖江如此尊重和爱戴英雄,令她感慨万千···

人们大多知道,民族英雄岳飞是河南汤阴人,成年后在南宋的建康、临安为朝廷命官,他怎么在江苏靖江会建有生祠呢?

对照史料记载,岳飞于南宋绍兴十一年十二月廿九日(1142年1月27日),被宋高宗赵构与秦桧等人谋害致死。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宋孝宗继位,下旨为岳飞冤狱平反,把岳飞礼葬在杭州西湖栖霞岭。

在中国知名度最高的岳王庙,与岳墓一并建在杭州西湖岸边,建成于岳飞死难79年之后的1221年(南宋嘉定十四年)。而闻名遐迩的岳飞故乡河南汤阴的岳王庙,也是在岳飞死难之后兴建的。

在岳飞生前,即他遇害的前九年左右的建炎四年(1130---1131年)间,江苏靖江百姓就给他专门建造了一座生祠,这应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座岳王庙。

靖江原称马驮沙,又名骥江、骥渚、马洲、牧城,约成陆于三国·吴赤乌元年(公元238年)前。成陆前,这里仅有一座孤山屹立于宽阔的长江江水之中。后因海潮逆江,泥沙沿孤山之麓积聚而成陆地。赤乌二年,三国东吴孙权的军队在此牧马,故有牧马大沙及牧马小沙之名,后被称为“马驮沙”。

靖江的地理位置“扼江海门户”,因此叫做靖江。“靖”是安定太平的意思;“江”是因为它濒临长江,意为江边的城邑。

“马驮沙”改为“靖江”,是在明代成化七年建县之时。此时马驮沙隶属江阴,由江阴知县代管。而在宋代,“马驮沙”曾改名为“阴沙”,可能是因为它地处江阴之北的缘故。

南宋建炎四年(1130),正是岳飞率军抗金初露锋芒,岳家军名声鹊起的岁月。这年四月二十五日,岳飞于建康(南京)城南三十里的清水亭与金兵交手,首战大捷,杀得金兵横尸十五里。

五月初,岳飞在建康南面的牛头山扎营,在夜间以百人敢死队骚扰金营,金军伤亡甚大。金国统帅完颜兀朮被迫决定放弃已占领的建康。他们先在城中大肆杀掠破坏,然后从建康西北的靖安镇(亦称龙湾)向北岸的宣化镇渡江。岳飞亲自率领铁骑三百、步兵两千冲下牛头山,大破金军,进据新城。又追至靖安,消灭了未及渡江的金军,收复了建康。

建康战役历时半月,岳家军歼灭金军“无虑三千”,擒获金将二十多名”。这是岳家军历史上首场最辉煌的抗金战果。

建炎四年十一月,金军犯泰州,岳飞奉命弃泰州退保江阴。为使百姓免遭受蹂躏,掩护百姓撤到靖江后,岳飞方退至江阴。

据《宋史》记载:“诏飞还守通、泰,有旨可守即守,如不可,但于沙洲保护百姓,伺机掩击。飞以泰无险可恃,退保柴墟,战于南霸桥,金大败。渡百姓于沙上,飞以精骑二百殿,金兵不敢近。”

这里所说的“通”,即南通;“泰”,即泰州;沙洲、沙上,即马驮沙;百姓是指江淮难民。这些难民,应是当今许多靖江人的先辈。

靖江当地老人们讲起这段故事,虽与史实有些出处,却如数家珍。

他们说,抗金名将岳飞奉诏率部南迁时候,将跟随岳家军辗转而来的中原百姓安顿在“阴沙”这片环水的土地上,这是百姓们为感恩给他建生祠的原因。

传说里的中原百姓对岳家军依依不舍,他们担心金兵卷土重来,生活再陷水火,竞相跟随岳飞撤离。岳飞爱民如子,不忍拒绝百姓,于是一同南下来到扬子江边的马驮沙(阴沙)。

一天夜半,岳元帅转辗难眠,他想到中原百姓风尘仆仆,一路劳顿,假如继续前行,将更加艰辛。他更忧虑的是,朝廷抗金决心并不明朗,自己此行前景难卜,倘遭不测,岂不连累了这些百姓。

思虑中,岳飞起身踱出军营帐篷,借一弯冷月查看四方。他见此处负江阻海,襟越衔吴,虽然荒草萋萋,却有山有水,宜桑宜粮,分明是大江中的一处风水宝地。他一时欣喜,心中打定了主意。

天一亮,岳飞就召集百姓代表说:“你们告诉大家不要继续随我渡江南下了,就在这里落脚谋生。别看眼下四外荒芜,将来定是鱼米之乡。我岳飞愿这里八百年无水灾,八百年无旱灾,八百年无兵灾”···当时的阴沙为江中岛,有险可凭。今靖江和泰兴交界处有一条界河,就是原来的长江故道。

岳元帅的话,深深打动了这些背井离乡的百姓们。大家便听从他的话,在这里埋锅搭灶,建房开荒,驻足生息。

传说这批中原百姓中的朱、刘、陈、范、马、陆、郑、祁八个姓氏,就是靖江最早的居民。

岳飞安置好百姓后,挥泪率军南下。百姓跪拜送行,他们站在阴沙小集市东边临时修建的行军桥头洒泪惜别,此桥后得名望岳桥(岳飞遇难后更名思岳桥)。

百姓们一直送到现在的靖江白衣堂一带,岳元帅翻身下马,脱下身上的白色战袍,赠给百姓们留作纪念。

岳飞离开阴沙后,留下来的百姓们对他的一路搭救感恩戴德,无不从心底祈望他长命百岁。于是在望岳桥旁和岳飞赠袍之处各盖一座感恩祠堂。

因为这是在岳飞健在时所盖,所以,一座叫生祠堂,一座叫白衣堂。这块地方后来形成了集镇,便被称为生祠堂或生祠镇。

此后,岳飞又坚持了数年艰苦抗金征战,一度获得直捣“黄龙府”的良机。只因宋高宗一味苟且偷安,割地求和,并假借奸臣秦桧之手,以“莫须有”的罪名将主张抗金到底的岳飞杀害。

岳飞被害的消息传来,阴沙一带的百姓无不痛哭流涕,惋惜不已。三十年后,朝廷迫于形势需要,终于给岳飞平反昭雪,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

因此,位于靖江的岳飞生祠堂又有“岳忠武武穆生祠堂”之称。靖江的生祠镇也因岳忠武武穆生祠堂而得名。从宋朝开始,岳飞生祠堂与白衣堂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

事实上,悠久的岳飞生祠堂,比靖江建县还早300多年,在随后漫长的八百余年间,三茅殿、岳武穆祠、三义祠、鄂王生祠都曾是它的称呼。

民间传说与史实相互印证,互为补充,都饱含着这一带乡民百姓对民族英雄岳飞的感激与追怀。

如今的靖江岳王庙是第三次重建。三次重建,均由中国近代纺织工业的先驱刘国钧先生捐资。

第一次重建是1932年,可惜在1938年毁于日寇炮火。1962年,刘国钧回故里凭吊岳庙废墟,提出再建,并决定将庙址由镇东思岳桥畔迁至现址。再建之岳王庙在“文革”中遭到破坏。1978年,已届耄耋之年的原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刘国钧临终前对子女说:一定要把家乡的岳庙修好。其子女刘汉栋、刘碧如遵其遗嘱,于1985年捐资第三次修建岳庙。

靖江岳王庙坐落于生祠镇弘毅园中,为宋式建筑,敦重庄严。

山门正前有石拱思岳桥—座,拾阶步入桥上,可俯瞰岳王庙全景。山门石刻横匾额题有“岳忠武生祠堂”几个大字,两侧院墙上嵌有“精忠报国”方块石刻。过山门,即为面阔二十余米的生祠大殿,也称“思岳殿”。

在明代设立靖江县后的史料及民间流传中,古岳庙在曾以岳飞为主神像,同时供奉着岳飞、关羽、张巡三人神像。自清光绪中后期起,这处岳庙进入了多次修缮、迁址的历史阶段。1887年,时任知县修整岳庙,庙宇规模达到三进,大门外增“甘露亭”,殿内建神龛,塑岳飞像,梁悬“精忠贯日”匾额,也立刘关张神像三尊及一些道佛神像。

与著名民族英雄岳飞有着历史渊源的靖江人民,一直不负历史荣耀。

当代一直令靖江人引为自豪的,是七十年前这里是解放战争渡江战役东端的起点,人民解放军东线渡江第一帆是从靖江起航的。当年12万靖江人民冒着枪林弹雨,助力30万解放大军横渡长江,为建立新中国做出了重要贡献。

如今的靖江市,被国务院列为对外开放地区并加入苏南火炬带,成为上海浦东开发区和苏南火炬带向苏北辐射、延伸的重要“桥头堡”,经济发展领跑苏北各县市,为江苏长江以北的一流强市。


IMG_20190710_142516.jpg
IMG_20190710_142604.jpg
IMG_20190710_142645.jpg
岳建良 发表于 2019-7-14 08:4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宜兴也有一座飞祖生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中文)

本版积分规则

嗨!您好:
欢迎来到 岳飛网。
我的名字叫丫丫
很高兴能够为您服务!
如果已经注册【请立即登录并按丫丫提示一步步完成我就不会再来烦您了】
还没有账号请【实名注册(中文)】

手机版|小黑屋|岳飞网 |打赏 |岳飞网动态43090302000031

GMT+8, 2024-11-24 19:58 , Processed in 0.19266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