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它与小寒节气一样,都是反映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时间在每年的1月20日左右。每年1月20日前后 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 大寒。《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中,解见前( 小寒)。」《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 大寒为中者,上形于 小寒,故谓之 大寒。」这时寒潮南下频繁,是我国大部地区一年中的最冷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
在我国有一个变化的过程。最早是以冬至日不少于两小时来认定的,后来,有关部门调查发现,某些城市因为纬度高、城市建筑本来就很密集等原因,这个标准一般情况下很难达到。于是,在最近一次的标准修订过程中,改成了以大寒日为认定日照时间的日期。 冬至是一年中日照时间最短的一天,因此会被相关部门定为测量日照标准的参照日期。根据观测,北纬40°地区冬至的 正午太阳高度是27度,到了大寒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升高到30度。根据 天文学理论,太阳越高,影子越短,照到地面的阳光越多。也就是说,大寒日太阳照到地面的阳光比冬至日要多一些。太阳低的时候,阳光容易受地面建筑物的遮挡,照进室内的阳光就少。因此,楼间距越大,采光越好。如果是朝南的房子,且前面没有任何遮挡的话,即便冬至日也能实现室内日照9小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