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繁体中文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中文)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原来“岳飞网每日签到”是在积累福报“每日签到福报乐”积分前三名可开通先祖“个人公墓”一座十一月一日将迎来岳氏宗亲岳飞网月首团聚日
查看: 3363|回复: 6

借问英雄何处

[复制链接]
匆匆过客 发表于 2007-3-15 09:44: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春节上网浏览发现此文,便保存了下来,却忘了出处,岳飞的诞辰快到了,现在贴出来与大家共享
              借问英雄何处

冯伟林



还记得年少时,我们头碰头在收音机前听刘兰芳的评书《岳飞传》吗?金戈铁马唤起少年的豪情,英雄传奇激起少年的梦想。及至年长,我发现岳飞原来是一个历史的符号,是忠孝仁义的象征,是民族英雄的典型,是大中国的精神写照。
走遍五湖四海,总觉得有一双慈爱的眼睛在默默地关注着我,始终摆脱不了,这是我的祖国母亲。我生长在中国的土地上,特定的血脉之亲、生活基础、社会关系、价值观念和文化修养,把我和祖国紧紧地连在一起,无法割舍,无法忘怀,如影随形,伴我终身。
这种情感依存和利益一致,是与生俱来的吗?
原来是,少年时获得的教益在我的岁月里留下了太深的烙印,岳飞的英雄故事,还有屈原、苏武、霍去病、文天祥、林则徐等等,他们的名誉、气节和操守,已经深深地融化在我的血液里。
我做着英雄梦。我的梦就是我的愿景,我把愿景的每一个细节雕刻在我灵魂的牌坊上,雕刻在生命的大理石上,并把它坚固地竖立在心坎上。比如我从小就想去当兵,做保家卫国的将军。今天,无数的时光过去了,无数的磨难来过了,无数的坎坷经历了,但这个梦依然美好,甚至更加美好,永不褪色。而这一切的根源,因为我是中国人,我爱祖国河山、爱祖国人民、爱祖国文化,身处国中,谁能忘记历史,谁能漠视国运?
当然,我比岳飞生活的时代幸运。国家在这个时代的悲喜,我自然也分享了一份。我为祖国的和平发展而骄傲。而岳飞所处的时代,只有悲愤、苦难和哭泣。
公元1103年,即宋徽宗崇宁二年,岳飞诞生了。宋徽宗任用奸臣蔡京为相,令销毁三苏、黄庭坚、秦观等人著作,重申禁"元祐学术",
同时治罪上书言事的人们。朝野寂静了,只是再也没有生气,万马齐喑。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就在近乎让人滞息的日子,生活于我国东北的女真族,在白山黑水之间崛起,定鼎公宇(今黑龙江省阿城南),建立金国。十年之后,金人南下,消灭了已立国209年的辽国。随后,如飞沙走石,如沉雷急雨,金人的马蹄敲响了北宋的沉寂。强弓劲矢,让北宋的边境频频告急。
马蹄到处无青草。北宋的人们就这样生活在阴影之下,生活在恐怖之中。岳飞赶上了这样一个时代,一个天崩地坼的时代,一个危机四伏的时代。
"时穷节乃见",不幸的时代将要成就英雄的功名,让英雄去纵马弯弓,去喋血沙场,去成为真的猛士,去挽狂澜于即倒!



英雄的出场大都有些传奇色彩,上古有炎帝梦日受孕20个月而生,体现了古人对自己祖先的神奇揣想,同时也为自己的存在崇拜找到了一种精神的凭藉。后人延续了这种凭藉。如屈原自承"帝高阳之苗裔";李世民出生时相传有两条龙在门外相戏三日才离去,等等。岳飞出世,天地也呈异象,是吉祥之兆。

那是一个初春的早晨,黄河北岸相州汤阴县永和乡,一个叫岳和的农民家里,诞生了一个男孩。这男孩呱呱坠地时,有大鹏在屋顶飞绕,久不离去。岳和与妻子姚氏都是三十多岁的年纪,头次喜得贵子,就给儿子取名岳飞,字鹏举,希望他将来一飞冲天,鹏程万里。三朝那天,岳家的亲朋戚友都来贺喜。突然,电闪雷鸣,风雨交加,黄河决堤了。姚氏急中生智,连忙抱起婴儿坐进墙角的荷花缸。荷花缸却随水漂流了很远,漂到了河北内黄县一个叫麒麟村的地方。一个叫王明的富户发现了荷花缸,赶忙将落难的姚氏母子救起。

岳飞母子就这样奇迹般地生还。滔滔洪水掀不翻小小的荷花缸,是有神灵佑护,还是有祥光独照?
有人说,这是后人为了神化岳飞而编造的传奇。九百年来,"岳飞崇拜"现象在中华大地上生生不息,上至达官贵人,下至黎民百姓。经过岁月的沉淀,就像关云长、薛仁贵、杨家将一样,岳飞是有好多个的,有传说中的岳飞,历史上的岳飞,神坛上的岳飞,有血有肉的岳飞。
史书记载,岳飞从小就与众不同,不辞辛苦,刚毅顽强;志向远大,天资聪慧。他的成长是一个历练的过程,写满梦想,不断超越。他喜欢读《左传》,喜欢读孙武、吴起的兵书,喜欢练习武术。此时,中原板荡,遍地兵戈。岳飞对母亲说,要去当兵。母亲把他叫到一边,用烧红的玉佩在他背上烙上"尽忠报国"四字。一阵钻心的疼痛之后,"尽忠报国"四字溶入了岳飞的肉体,溶入了他的生命。岳飞的人生舞台将要把这四个字演绎得轰轰烈烈。
母亲说,读书投笔,皆系兴亡。大丈夫不去报效祖国,生命还有什么意义呢?岳母刺字的方式可能有些原始,但这是母爱的另一种形式。原来,爱是生命最高级的情感,是最终极的智慧。岳飞后来的成就,后来的英名,都与母亲的影响分不开。不管在哪里,直到临死,爱母亲,爱这片黄土地,是一种无所不在的力量,是将原子之内的粒子拉在一起的一个要素。

岳飞先到宗泽手下当兵。年轻的岳飞忠厚、正直、机灵、勇猛,很快脱颖而出。宗泽是抗金名将,非常喜爱这个年轻士兵。宗泽临死时,把岳飞叫到床前,连呼三声"过河!过河!过河!"意思是打过黄河,收复失地。这一声声呼喊,震动三山五岳,铭刻在南宋爱国军民的心坎里,更深深铭刻在青年岳飞的心坎里。
康王赵构被拥立称帝后一路南逃。这时,24岁的岳飞站出来了,要求赵构"亲率六军,迤逦北渡,天威所临,将帅一心,士卒作气,中原之地指期可复。"赵构不是个有大志向的人,这个年轻的下级军官越级上书,要他亲自率兵打仗,让他非常恼火。他下令以"妄议天下事"的罪名,罢了岳飞的官。
打击是沉重的,但"从戎报国"的信念不会改变。岳飞渡河北上,投靠河北招讨使张所,走向抗金前线。在张所的部队,岳飞一路搏杀。在无数次惨烈的战斗中,打得人为血人,马为血马。他的战功越来越多,名声越来越大,敌人越来越怕。此时,朝廷正是用人之际,赵构也不念旧恶,重用岳飞。绍兴三年秋,"入见,帝手书'精忠岳飞'字,制旗以赐之。授镇南军承宣使、江南西路沿江制置使,又改神武后军都统制,仍制置使。"这一年,岳飞30岁,是当时军队高级将领中最年轻的。后来,赵构一再给岳飞加官进爵。绍兴七年,他给岳飞"拜太尉",并说"听飞号令,如朕亲行。"就是说让下面的官员像服从自己一样服从岳飞,信任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绍兴九年,他让岳飞"授开府仪同三司",将皇室的安危都交给了岳飞。绍兴十年,"金人攻拱毫,刘告急,命飞驰援,飞遣张宪、姚政赴之。帝赐札曰:设施之方,一以委卿,朕不遥度。"这就是说你爱怎么打就怎么打,我把大权交给你了。
皇帝赵构是一个有城府的人,这是他的一个策略。要过好日子,要稳定南宋政权,需要岳飞这样的顶梁柱。而于岳飞,报效国家和民族,英雄要有武之地,还需朝廷的支持。两者是互为依存的。岳飞期待过自己与皇帝的关系能像唐太宗与魏征一样亲密无间,能像刘备与诸葛亮一样风云际会。他多次表示对皇帝的忠心。一次,"帝手书曹操、诸葛亮、羊祜三事赐之",想看看岳飞对这三个人的看法,想试探岳飞。岳飞"独指操为奸贼而鄙之",把曹操大骂了一顿,以证明自己不会做曹操,会对皇帝忠心耿耿。他的忠君思想与民族思想互为表里。人类从诞生的那天起就从属于不同的部族和利益集团。只要有民族和民族之间的斗争,就会有维护民族利益的思想和民族主义。
岳家军渡过黄河,向同胞和敌人亮相。
黄色的峰峦似凝固的波涛,黄色的波涛似起伏的峰峦。岳家军在这片黄土地上与侵略者展开搏杀。保家卫国是他们的信念。而信念的力量惊人,它可以改变恶劣的现状,获得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功。没有后援,面对强敌,岳家军居然所向披靡。愤怒的黄河在血管里流淌,祖国的土地不是无人之境。以意志对蛮横,以正气对邪恶,以血刃对肆虐,迸溅的血花,烧毁了泪水浸泡的岁月。信念在岳飞的体内,像一座火山,也许会休眠一会儿,但只要是火山,一定会证明自己的热和光,证明魄力,证明爆发的震撼。

冬去春来,岳飞马上称雄,纵横捭阖。他善于以少击众,善于出其不意,善于打大仗、硬仗、恶仗。一双鹰样的眼睛,狼样的嗅觉。要是有所行动,岳飞就召集属官一起谋划,谋划好后再与敌交战,因而总是胜利;若突然遭遇敌人,则镇定自若,所以敌人评论岳飞的军队说:"撼大山易,撼岳家军难。"张俊曾经询问岳飞用兵的方法,岳飞回答:"仁义、智慧、诚信、勇敢、严格、缺一不可。"
这句话,流传了九百多年,流传于海内外,成就了无数英雄豪杰。按照这句话的指引去打造部队,当然就是英雄的部队,是无往而不胜的部队。一旦这支部队注入了英雄气,不管岁月流逝,人员更迭,这支部队的灵魂永在。
公元1140年,绍兴十年夏天,黄河北岸的郾城,打了一场罕见的恶仗。
岳飞的轻骑兵驻扎郾城,金兵统帅兀术驻扎城外。
秋天的暮色中,岳家军在"岳"字的大旗下严阵以待。兀术的部队黑压压的一片,哇哇乱叫。就像猛虎和狼的凝视对峙,谁也不能先行脱离战场。这次,兀术花了血本,以数倍的兵力,欲置岳飞于死地。他认为其他宋将容易对付,只有岳飞是块硬骨头。而打败了岳飞,就等于拿下了南宋。
宋高宗闻讯后大惊失色,命令岳飞谨慎处置,保全部队。意思是可以弃城逃跑。岳飞胸有成竹。他不断派兵挑战,并辱骂金兵。他要激怒兀术,伺机消灭他。
果真,兀术沉不住气了,他汇合龙虎大王、盖天大王赛里、韩常的兵力,从几个方向饿狼般向岳家军扑去。
岳飞沉着应对,命令步卒拿着麻扎刀冲入敌阵。因为,兀术亲率的一万五千骑兵,是一支精锐部队,他们身披重甲,用绳索互相连在一起,三人为一组,号称"拐子马",战无不胜。岳家军不用抬头,只砍敌人的马腿。拐子马因绳索互相联结,一马倒下,其它两匹马便不能行动。马被砍断腿了,互相牵制,战场一片惨叫,一片混乱。
岳飞亲率的骑兵出发了。他一声长啸,一马当先,跃入敌阵。如蛟龙出水,猛虎下山。只见长剑挥动,敌人的首级纷纷落地,杀得血流成河,天昏地暗。
英雄是鼓舞人心的旗帜。岳飞振擘一呼,胆怯的成了勇士,懦弱的变得强壮。战鼓催人,杀声震天……
这场战斗,粉碎了"拐子马"不可战胜的神话,创造了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又一战例。
这一仗和随后的颍昌大战,大伤了金国的元气,稳定了南宋政权。
兀术的女婿夏金吾和副统军粘罕索孛堇被割了首级。兀术落荒而逃,大哭说:"我自海上起兵以来,都是以拐子马取胜,今天全完了。"
岳飞是为战争而生、更是为和平而战的。他在抵御外侮的战争中成长,并一步一步地成就军事家的英名。他指挥过的战役次数之多,规模之大,战场之宏阔,战斗之残酷,在人类战争史上可圈可点。他是南宋的脊梁,是战功盖世的英雄。世人为之仰望。仰望他那摧不垮的钢铁意志和洞察战场复杂形势的深邃目光,仰望那将战场险境化为胜利的铁腕和奇谋,仰望那面对皇帝敢于说"不"的胆识和豪气,仰望那冲入敌阵取敌首级的勇猛作风。
数天下英雄,谁能出其左右?

此主题相关图片
 楼主| 匆匆过客 发表于 2007-3-15 09:4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岳飞死了,死在除夕前夜。他没有死在杀敌的战场,而是死在他"尽忠"的朝廷刑场,死在悲剧的核心,死在祖国最需要他的时候。
      直到今天,除夕之夜仍是我们的梦想和向往,一家人欢欢喜喜,无忧无虑,开怀畅饮。可以玩花炮,可以吃饺子。可我们哪曾想过,除夕前夜也有血腥,也有哀伤和悲愤?
      这是公元1141年,农历绍兴11年12月29日,临安城(今杭州)凄风苦雨,整日不绝。街上没有行人,没有吆喝,没有桃符更新,更没有过年的气氛。人们预感到将要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岳飞被关押在大理寺的风波亭里。这是个死牢。从元帅到囚犯,从天堂到地狱,从万众景仰到无底深渊,这一切仿佛发生在一夜之间。
      沉重的牢门被徐徐地打开了。皇帝的诏令在漆黑的夜里久久回荡,让人毛骨悚然:"岳飞特赐死,张宪、岳云并依军法施行。"
        岳飞惨然一笑。他已经听说,审判官原本判决岳云三年徒刑,是皇帝亲笔改为处死。他和儿子并不怕死,只是壮志未酬。此刻,他想起了宗泽的临终嘱托,想起了被金兵占领的国土,想起了流离失所的父老乡亲,想起了历史上还有好多英雄豪杰被冤死!他潸然泪下,有多少生命可以重来?
      三个月前,岳飞被人从江西庐山带到京城。他曾将家安在庐山,将母亲葬在庐山。他甚至想过,以后收复了中原,就解甲归田回庐山。这天,他忽然预感到什么,想要到母亲的坟头坐坐。母亲在他30岁的时候去世,天人永隔,遗恨终生。他总是觉得母亲还在,他要去听听母亲的呼吸,去解读母亲的生命密码。他要告诉母亲关于前方的战事,关于心中的快乐,关于无法排除的郁闷。只有母亲,才是精神的港湾,才是心灵的寄托。
        忽然,一队人马向他奔来。钦命御前统制官杨沂中来了,冷笑着命岳飞接旨。这旨是秦桧以皇帝的名义拟的,说要请他到京城去休息。
        岳飞知道是怎么回事。暮色清寥中,他回头望望母亲的墓地,再一次跪倒在地。他知道,这是向母亲最后的鞠躬。
               此刻,我遥想岳飞离开的场景,那分明是残酷的告别。没有仪式,没有人送行,只有秋风呼呼地吹。令人眷念怅寻的黄昏,平添一层凋零的肃杀。
      岳飞相信直觉。直觉是他生命的指向针。他开始上路,没有尽头的路就像没有尽头的直觉,告诉他世界的秘密和生死的疆界。一阵风吹过,他的身体一阵颤抖。有张大网已经向他撒下,大将张宪和爱子岳云已经被捕,没有任何罪名。当岳飞在巡检官家歇脚的时候,很多旧属闻讯赶来,一个一个劝他。此去临安凶多吉少,不要去送死,或是学学韩世忠,找皇帝求情。但见岳飞神色严峻,目光如炬:"只有前去!"
     岳飞踏遍庐山,心静如水。他坦坦荡荡,一心报国。可前程渺茫,孤掌难鸣。他已经不对朝廷抱有什么希望,已经准备慷慨赴死。如果能用一个人的死去唤醒当权者的糊涂,也是值得的。一个将生死置之度外的人,还有什么可畏惧的呢?
      到临安,秦桧下令将他逮捕。这时候,岳飞还有机会在旧属帮助下逃走。但他拒绝了,只是说上苍有眼,就不会陷忠臣于不义。否则,能往哪里逃呢?
               审讯只是一种虚假的形式,早已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因为罪名已按皇帝和秦桧的意图定下。现在,审讯官要岳飞在供状上画押,并宣读皇帝圣旨。岳飞提笔写下八个大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岳飞倒下了,犹如一颗明星从天庭陨落,划破了沉沉黑夜。是非功过,后人去评说吧!
     这是一个真正英雄的死法。其骨铮铮,其心昭昭。
    其时,岳飞39岁,正是年富力强;岳云22岁,一个少年英雄!

                四
    岳飞死了,皇帝赵构终于可以睡安稳觉了。旧的不死,新的便不可能诞生。为了果实的成熟,花瓣必然凋谢;为了新芽的绽生,果实必须了结。赵皇帝在新年的第一天,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贺,显得兴高采烈。一家欢喜一家愁,一个军人的死,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呢?

      宦海沉浮,大起大落。政治风浪的云诡波诡,让无数英雄迷失自我,碰得头破血流,甚至死不瞑目。岳飞也不例外。
        史书说赵构是骑泥马渡江的皇帝,其代价是亲生父母、兄弟姐妹、妻子儿子和几乎所有亲近之人一夜之间全部沦为强敌的俘虏。其间的辛酸、惨痛、悲情,以及侥幸逃脱、再爬上龙椅的大喜大悲、大起大落,让人无法释怀。
      赵构凭借皇家正宗子孙的血脉登上皇位。但他的意志与毅力相当脆弱,没有军事才干,没有在战场上真刀真枪厮杀的经历,更没有由此建立起来的威望与自信。这样的素质,实在难以担当中兴与恢复大任。而在帝制传统下的中国,皇帝本人的素质对国家前途的影响实在巨大。

        赵构为什么要杀岳飞?史学家有过很多判断。有人说他是糊涂皇帝,有人说他是暴君,有人说他是恶人和小人,等等。但杀岳飞,赵构的确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
      先是皇室继承人的问题。岳飞希望尽早明确。他曾向赵构多次上奏。这触到了赵构的痛处。赵构曾严厉地对岳飞说:"卿言虽忠,然握重兵在外,此事非卿所当预也!"自古以来,皇室的事情容不得任何外人干预,何况是手握重兵的武将?几年前,由于金兵追杀,赵构惊恐之至,丧失了生育能力。他唯一的儿子,由于宫女踢翻一个铜鼎,也被惊吓抽搐而死。赵构只好挑选了两位皇室子孙做养子,但还没有明确哪一位继承皇位。正在犹豫不定的时候,金国人放出话来,要放宋徽宗回去做皇帝。但宋徽宗没多久就死在异乡。金人又说要扶植一个宋家嫡系做傀儡皇帝,以对抗南宋。赵构恼怒不已,岳飞偏偏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第二是怀疑岳飞的忠诚。岳飞三次提出辞职,让赵构耿耿于怀。一次是得了眼病要回庐山休养;第二次是母亲去世了要回去守孝;第三次是与宰相张浚发生争执,心里不痛快,要回庐山休息。赵构当然不批准,还妄加猜测,你岳飞是不是拥兵自重,要挟朝廷?岳飞还有大犯忌讳的地方,就是他的军队号称"岳家军"。朝廷的军队,要叫只能叫赵家军,怎么能叫岳家军呢?
     第三是作出了战略调整,不准备收复河山,准备偏安一隅了。岳飞是军事家,是军队的统帅,是坚定的主战派,天天喊要打仗,可赵构准备要议和了,"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是专制统治的铁律,这是赵构要杀岳飞的最重要原因。赵构安排秦桧与金签定过两个"和约",岳飞都反对。岳飞说"金人不可信,和议不可恃。"为堵住岳飞的嘴,赵构一反常态,颁大赦诏书,对提反对意见的岳飞等人大加爵赏,想睹住他们的嘴。但诏书下了三次,岳飞都不接受,说"今日之事,可危而不可安,可忧而不可贺"。甚至揭赵构的老底:"比者寝阁之命,咸谓圣断己坚,何至今尚未决?"

      金国撕毁和议,进攻南宋,遭到了岳飞的坚决抵抗,被岳家军一路追杀,特别是朱仙镇一战,几乎赔掉老本。这本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但皇帝赵构却通过这场战争对局势有了一个基本的判断。他召集大臣说,两国的战略局势已经形成,我们有了选择的空间。金国的致命威胁下降了,不要再去惹金国了,收复失地的风险太大,承担不起,不如放弃中原。做皇帝要紧,享乐要紧,收复河山的事情留给后辈去吧!要相信一代新人胜旧人。《宋史纪事本末》说:"高宗忍自弃其中原,故忍杀飞。"
      那么,过去的豪情和热血,过去的承诺和誓言,统统见鬼去吧!赵构决心放弃中原,就必须杀岳飞了,"慨当初,倚飞何重,后来何酷!"

        中国历史上,失去信任后,或是改变主意后,皇帝诛杀功臣的事不胜枚举,这可能是中国"过河拆桥"、"卸磨杀驴"之类格言警句比其他国家和民族多得多的主要原因。
                                       五
      岳飞死了,如天崩地裂。临安市民悲伤涕泣,下至三尺之童,皆言秦桧之恶。大将韩世忠找到相府,厉声质问秦桧:"岳飞何罪之有?"秦桧一脸不屑:"莫须有。""莫须有"在宋代是"也许有"的意思。韩世忠一腔悲愤:"莫须有三字,怎可服天下?"
      秦桧干脆说:"此乃上意也。"这是皇帝的意思,你还有什么话说?他感到奇怪,韩世忠怎么问出了如此幼稚的问题。凡是为岳飞鸣冤叫屈的人,在他看来都不识时务,都不懂政治,皇帝要杀一个人,要那么多理由吗?这天下都是皇帝的呢!比如有一个赵姓宗正卿,居然要以全家百口人的性命担保岳飞无罪,还有平民刘允升,上书朝廷为岳飞鸣冤,等等,统统都被秦桧处死。"天下人心"和"千秋名节",对他来讲有什么意义呢?
      秦桧,生于1090年,比岳飞长13岁。其父当过七品县令。小时家贫,做过乡村教师,善于投机取巧。他说:"若得水田三百亩,这番不做猢狲王"。拼命向上爬。一个偶然的机会,宋徽宗发现秦桧能写一手好字,就把他带在身边。金兵打过来的时候,他与皇帝一同被俘。俘虏营里,秦桧借机向金人献媚。金国首领发现了这个"软骨头",就对部属完颜挞懒说:"如今要灭南宋,单靠武力还不够,还应该里应外合,如果放秦桧回去做个内应,我们取南宋岂不是容易得多了吗?"
     在秦桧看来,老百姓可以忍受本国政权的统治,为什么就不能忍受异邦的统治呢?1138年,赵构重用从金国逃回的秦桧,让他重登相位,为右丞相兼枢密使,从此在宰相位置上一呆18年。这18年,是秦桧大奸大恶的18年,是中国历史上阴阳倒错的18年。
     乱世出奸臣,乱世更出英雄。比如晏敦复,时任吏部侍郎,是婉约派大词人晏殊的曾孙子,他公开说:"秦桧是奸人,恢复无望矣。"比如岳飞、比如韩世忠、张浚等等,他们率军与金兵浴血奋战,在疾病、饥饿、寒冷以及敌人锋利的马刀面前屹立不倒。虽然有战斗的失败,有国土的沦陷,有大批年轻生命的消逝,但他们还会战斗下去,直到最后一寸土地,直到最后一个士兵!
      英雄让我们感到光荣和骄傲,汉奸都让我们感到耻辱和羞愧。
      秦桧把抗金将领列了个名单,他要一个个除掉。第一个倒霉的是韩世忠。公元1139年,即绍兴九年正月,秦桧主持了与金国的议和,签订了和约。他与皇帝赵构欢送金国使节回国,没想到韩世忠早已派出一队杀手,潜伏在楚州淮阴县洪泽镇,准备杀掉途经该地的金国使节,破坏和议,让朝廷没有退路。不料事泄。秦桧慌忙送信让金使改道,韩世忠没能得手。
        秦桧要张俊收集韩世忠谋反的"证据",岳飞无意中听到这件事,连夜派人给韩世忠送去急信,使他在天罗地网合拢之前,侥幸逃出。韩世忠见了皇帝,跪伏于地,脱下衣服,请赵构看看自己胸前背后的累累伤痕,又举起双手,请皇帝看看自己两只手上残存的四手指,他哭着说,这是中了金人的毒箭之后,自己用双手去拔,也被毒所伤而导致的。

        赵构终于放了韩世忠一马。条件是韩世忠和夫人梁红玉要闭门谢客,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不要动不动就是抗战到底。
      修理了韩世忠,秦桧开始把目光瞄准岳飞。正在这时,兀术给秦桧写信:"你朝夕都在请求议和,但是岳飞却正在谋求进军河北,必须杀掉岳飞,才能够议和。"
      秦桧加快了谋害岳飞的行动。岳飞与秦桧原本就是两条道上的人。忠者自忠,奸者自奸。但秦桧纵奸有术。岳飞曾在皇帝面前痛斥秦桧是"汉奸",说"相臣谋国不藏,恐遗后世讥",秦桧眼露凶光,但没有发作,只是陪着笑脸,只是向皇帝表着忠心。

      皇帝赵构的天平向秦桧倾斜。秦桧就鼓动右谏议大夫万俟
      弹劾岳飞,又指使御史中丞何铸、侍御史罗汝楫上奏弹劾。他们说岳飞专打胜仗,是有野心的表现,说岳飞欺上压下,目无朝廷,等等。谎言说一千遍就是真理。谗言听得多了,皇帝开始警醒,开始觉得真是这么一回事。秦桧趁热打铁,说干脆杀了岳飞,天下就会太平。此时,皇帝已经动了杀机。秦桧不过是把他的心思表达出来。这是皇帝的阴险。
        秦桧找来张俊,要编造一个杀掉岳飞的借口。张俊年轻时"好骑射,负才气",投身部队后,屡立战功,一路升迁。在南宋初年"四兴四将"中,他的声望仅次于韩世忠。但张俊非常贪婪。比如他为了防止家中财宝被盗贼偷走,他就把家里的白银做成一千两一个的大银球,取名"没奈何",意思是不管什么样的盗贼都拿这大银球没办法、无可奈何。这件事情极富创意,让他享有九百年来贪欲的不朽名声。
        在人世间,没有任何一个人具有纯粹而健全的心智,人人都有精神上的缺陷。集中到一点,就是人人都惧怕寂寞、惧怕被遗忘,都想拼命地去表现,以期得到人们的注意,得到人们的认可,给后人留下点什么。张俊不甘寂寞,"审时度势",与秦桧一拍即合。张俊有一身好本领,但没有用在报国的疆场。什么民族大义,什么国家利益,统统抛到了脑后。一旦利欲薰心,就什么坏都使得出来了。

     张俊献计,杀岳飞,要从王贵身上打开缺口。
     原来王贵是岳飞的心腹爱将,跟随岳飞多年,勇猛善战,两人之间的感情深厚。
     张俊冥思苦想了几天,派人去跟踪王贵。果然,他找到了一个可以致王贵于死地的把柄。张俊把王贵叫来,拍着桌子,说,你面前只有两条路,检举岳飞,飞黄腾达,否则,死路一条。
     王贵犹豫了好久,终于低下了头。这位身经百战的将军,背叛了对自己恩重如山的战友、恩师和父兄般的岳飞。他居然编造了岳飞的三条"罪证":一是在淮西战败后,岳飞当众说,皇帝不修德。这是明目张胆地诋毁皇上。二是在朱仙镇班师之后,岳飞问主要助手张宪:天下事该怎么办?张宪回答:就看您想怎么办。这不是想谋反吗?三是岳飞说过,自己与太祖赵匡胤都是32岁就当上节度使。这说明他有野心。
     这三条中的任何一条,发挥演变一下,都可以要了岳飞的命。秦桧拿到这些"证据",一脸阴笑。他马上送呈皇帝,赵构也在等着这些"证据"。此时岳飞还在庐山,他不知道死神已经降临,他不知道历史已被扭曲。历史一经扭曲,那就不再是历史,而是被人随意玩弄于股掌中的两面人了。
      最亲密最信任的人背叛,让岳飞痛心不已。王贵的诬陷,让岳飞百口难辩。他成了秦桧的一颗棋子。本来完全可以不这样做,不管什么要命的把柄,大不了一死。王贵原本是九死一生的人了。可是他的自私,他的人性深处的不可捉摸,让他变得卑劣和无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匆匆过客 发表于 2007-3-15 09:4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岳飞死后第37年,即公元1178年,淳熙六年,宋孝宗赐岳飞谥号为"武穆"。嘉定四年(公元1211年),追封岳飞为鄂王。
        再多的荣誉,对岳飞又有什么意义呢?
        岳飞死后,金国大摆宴席,举国狂欢。杀了岳飞,南宋就再也没有对手了。洪皓出使金国,曾派人送回一封蜡书上奏高宗,说金国所畏惧的只有岳飞一人,甚至称呼他为岳爷爷。岳爷爷死了,再也没有什么可畏惧的了!大词人范成大作为南宋使者赴金进贡,写诗说:"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陆游读了范成大的诗,就说:"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遗老不应有此限,亦逢汉节解沾衣。"
      敌军将要破城,南宋将亡。太学生徐应镳带领全家在岳飞墓前自焚。熊熊大火之中,徐公大喊:"岳将军,我来了!"路人无不为之落泪。
      让眼泪痛快地流吧!让历史告诉未来,避免自毁长城,就是避免衰落和失败。
      看来,死亡是能量的转换。就像一棵大树被砍伐,作为树已经不存在了,但是木材被用来建筑房屋,或者被用来燃烧取暖,能量不再继续存在于生长中,而是开始进入支撑,进入燃烧,进入另一个能源场,继续发挥自己的作用。

      岳飞留给我们的有《岳武穆遗文集》。仅仅三首词,胜过雄兵百万!
      很多人都能背诵《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眼望、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河山,朝天阙。
      每读一次,我都心潮澎湃,热泪盈眶。大气磅礴,一往无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辉煌篇章。仰天高歌,勇赴国难,豪情壮志,气吞万里!透过历史的烟云,仿佛看到在遥远的西边,流彩的晚霞裹着一轮血红的残阳,静静地用那柔软、金红的光芒照映着万里江天、无际清秋。惟孤雁哀鸣,水随天去。岳飞伫立在健康城头的亭阁之中,一脸严峻。他抽出宝剑,反复端祥那雪亮的剑锋,流火的目光与冰寒的剑光碰撞,仿佛起了一片闪电。他嗟哦咏叹,几将栏杆拍遍,有谁能理解他登临远望之意呢?望断天空,关塞一片草莽,静谧之中,征尘滚滚,杀气弥漫。历史的血腥与疯狂,让我们怀着极大的悲悯之情,凝视着人类先行者们面对过的那片苦海,那片黑暗。试想,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又有几个与他并肩而立?

     岳飞写过一首《小重山》的词: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我读这首词的时候,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诗强说愁"的年龄,我不理解,一个大英雄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孤独。后来经历了很多事情,经历过人生的许多磨难,我终于能够体会岳飞壮志难酬的郁闷。那种郁闷,是站在悬崖边而又不能后退的绝望啊!
      王夫之在《宋记》里说,岳飞接近士大夫是死因之一。在宋代,武臣通常连字也不识,越是没文化,越受朝廷信任。很多武将都以大老粗自居,没有文化是他们的骄傲。文武分途,是宋代消除内乱的办法。岳飞是武将,居然有与文臣一样的文化,词做得那么好,而作品是心灵的镜像。这岂不使文武分途的办法失去效用?于是文武双全的武将,当然要被视为危险分子。天生我材必有用,只是岳飞生不逢时!

      赵构常常纵容将军贪财,甚至奖励将军贪财,他的逻辑是,将军腐化就丧失了上进的志趣,一个守财奴不会有什么野心。公元1133年秋天,赵构将岳飞召到皇宫,亲书"精忠岳飞"四字制成锦旗赐给他,还亲切地说,要在京城为他建造府第。岳飞辞谢:"敌未灭,何以为家?"赵构又问:"你觉得天下什么时候太平?"岳飞说:"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岳飞死后被抄家,贵重物只有三千余匹麻布和丝绢,五千余斛米麦,显然还是准备贴补军用的。诸将皆贪财,而岳飞不贪,可见他志不在小。志不在小,便是宋高宗所疑忌的。原来当是非颠倒的时候,廉洁是罪错!
     宋代的统治层纳妾是件很平常的事。如韩世忠不仅纳妾多人,还喜欢侮辱部将妻女。唯有岳飞与众不同。有次蜀帅吴玠特送四川美女给他,却被他打发回去。美人金屋,丝毫不在他的意念中,志趣之高远,可以想见。而在黑白不分的年代,高尚的情操当然就成了岳飞的梦魇。

      岳飞治军严,忍饥作战,丝毫不扰民。"冻死不拆屋,饿死不虏掠"的治军理念,让岳家军赢得了民心。红军时代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就来源于岳飞的理论。宜兴县令曾为岳飞建生祠,题写碑文说:"父母生我也易,公之保我也难。"江西吉州的老百姓家家户户悬挂岳飞的画像,奉若神明。岳飞研究专家邓广铭先生说"岳飞是一个具有人民性的英雄。"脱离了人民会是什么样的英雄?
      岳飞还严格要求家属子女。说"正己然后可以正物,自治然后可以治人。"他有五个儿子,长子岳云随他出生入死。当岳云还是小军士时,因训练时不慎跌下马来,被岳飞打了一百军棍。岳云年龄稍大,就成了一名十分骁勇的战将。他参加过多次重要的战役,特别在著名的颍昌大战中,英勇杀敌,全身创伤一百多处,对扭转战局起了重大作用。但岳飞只报将士们的军功,对岳云的军功扣押不报,并且多次拒绝朝廷为岳云加官。岳飞平时不准儿子们近酒,在战斗的间隙,还让他们参加农事,理由是"稼穑艰难,不可不知也。"一生清白,满门清白,就让人们嫉妒,让人们无端的生出许多怨恨!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岳飞要为自己的完美付出生命的代价。"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谁能理解他呢!所有对手都找不到他任何道德的硬伤,于是"水清无鱼"成为他最大的弱点。他的"悖论"是政治本身的"悖论"。
      因为岳飞的存在,已经与宋代猜忌武将的传统发生了碰撞;因为他的存在,已经把满朝文武比得黯然失色。
        于是,岳飞只能选择死。就像道德高洁的屈原,要自沉汨罗江。
        他们死得悲壮。他们的死,对于生活得庸庸碌碌的人们,是一种反讽:活着有什么意义!
                                 七
        在辽阔江天,在苍茫大地,借问英雄何处?
        崎岖命运和民族灾难,是我们值得珍惜的精神财富。
        英雄业绩和历史功勋,是我们值得骄傲的力量源泉。记得小时候看《三毛从军记》,三毛走上战场之前,就是幻想自己摇身一变成为了背后插满了小旗儿的岳武穆,挥舞着大枪、抵御着接踵而来的日本鬼子。而"精忠报国"更是成为当时那个时代的强音。
      岳飞精神不朽。逝者如斯,谁都无法扑灭精神的火焰,谁都无法遮蔽心灵的光芒!无论用水还是用土,用刀剑还是用毒药。
        岳王庙的西侧有岳王墓。墓前建有墓门,前有照壁,上嵌明人洪珠书"尽忠报国"四字,墓碑上刻"宋鄂岳王之墓。"左侧为其子岳云。秦桧夫妇、张俊、万俟
      四人铁铸跪像在岳王墓门下方,反剪双手,面墓而跪。跪像背后墓门上有楹联: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读这两句联语,让我感觉很不轻松。"可叹诸公善谋身,自古误国岂一秦?"历史上每一次民族危亡,都会出现一批民族英雄,同时也会有汉奸、叛徒。岳飞之前和岳飞之后,有过多少光荣与耻辱,有过多少高尚和卑鄙?国家危难当然首先考验着朝廷,同时出考验着人民。这种时刻,救国是最起码的做人标准,又是凝聚全国人民的精神支柱。这种时刻,一个人可以成为英雄,扬名于世;也可以成为汉奸,遗臭万年。岳飞和秦桧,分别用行动书写着爱国者和卖国者的内涵,分别代表着忠和奸的形象。岳母是个平凡的妇女,一个普通的百姓,她在岳飞的背上刺上"尽忠报国"四个字。在国有危难的时候,她无法拿着刀剑上战场,就把唯一的儿子送上前线。这是一种无私的爱,是一种牺牲精神。"尽忠报国"几个大字,大情大义,犹如生命的火把,照亮了岳飞的眼睛,照亮了历史的路途。
      在中国历史上,似乎没有哪一个奸臣能像秦桧一样受后人痛恨。他在风里雨里跪了九百多年,还将继续跪下去。这就是民心、民意。据说连现在的油条,也是宋人发明的"油炸桧"演变。当时,人们用面团捏成秦桧夫妇的形象,放在油里炸着吃,后来简化得只剩下两条腿,就是现在油条的样子了。
      秦桧被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这是中华民族所作出的最公正的裁决。中华民族历遭磨难,有过许多昏君奸相当道,但其正义感始终不灭,正是因为这不灭的正义感在支撑着我们,这座民族的大厦才能久经风雨雷霆而不坍塌。

     写到这里,我想起在网上看到的一则消息。有人说,岳飞不是民族英雄。还有一位所谓的艺术家,将秦桧的跪像塑成站立。如果说岳飞不是民族英雄,秦桧不就成了忠臣了?按此推理,历史都要改写。好在,这只是个别人的胡言乱语,只是个别人的所谓"学术创新"。其实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周作人在1936年写《再谈油炸鬼》,稍前还写《岳飞与秦桧》,公开为秦桧翻案,为自己随后去当汉奸作准备。我读过犹太人的《出埃及记》,读过俄罗斯的《战争与和平》,当时我就想起一句古训:"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我痛感个别国人对历史的无知,尤其是对我们民族苦难史、屈辱史的隔膜!

     历史是一面镜子,如果用功利性的眼光去篡改历史,那样的镜子将是一面哈哈镜。历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过去,是先祖活动的事实,只有首先尊重事实,我们才能从中吸取前进的动力。岳飞是国家任命的抗金将领,从岳飞抗击金国的目的和最大受益者来看,显然是为了南宋的国家利益,是为了南宋的安危。岳飞全身心投入,义无反顾的牺牲,写就了民族英雄的灿烂篇章。
      对于民族的振兴和发展,对于国家的解放和独立,做出过巨大贡献,并且具有巨大人格力量的人,都应该称作民族英雄。岳飞当之无愧。朱元璋为岳飞事迹而落泪,亲书匾额"纯正不曲";努尔哈赤让他的两子孙改姓岳,乾隆多次到杭州岳飞庙造访,撰写《岳武穆论》;民国国父孙中山更是称岳飞为"岳飞魂"。毛泽东一生都有岳飞情结,1938年在《论持久战》中用岳飞的"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来阐述军事艺术;1949年出访苏联,与斯大林会谈中谈及"视死如归"就以岳飞为例;1972年尼克松来访令奏《满江红》乐曲为接待奏乐;1975年,做白内障手术,命人在手术过程中放《满江红》音乐。可见,在岳飞身上体现的爱国和献身精神,是构成我们民族灵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关键内容。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发表文章,说小时候家里有一个岳飞塑像,岳飞的背上刻有"尽忠报国"四个字。从小读岳飞的故事,记得所有的诗句。1991年,他与一些国会议员瞻仰了中国杭州的岳飞庙,在岳飞遇害处凭吊。岳飞的爱国精神和英勇故事,编入了新加坡语文课的读本。李显龙说,岳飞的意义应该好好传承。时代已改变,新加坡需要不断前进,它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去产生真正属于新加坡的英雄人物。
      看来,人类对民族英雄的崇拜,超越了国界;人类对民族英雄的呼唤,跨越了时空。而英雄辈出的民族,才长盛不衰;英雄辈出的时代,才充满希望!

                                      写于2005年12月长沙朗晴居



     评论:这是《散文》海外版上的一篇文,若以史学的角度看或许称不上一流的历史随笔,但是在岳飞相关的散文里,个人能觉得已经算很好的了。尤其是六、七两部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水云心 发表于 2007-3-15 10:49:2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转此好贴,以便大家阅读.加精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丘山香君 发表于 2007-3-15 16: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哇!这个不错,很全面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精忠报国 发表于 2007-3-23 22: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夜有幸,读此好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明月婵娟 发表于 2008-1-9 08:5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不久,我也有幸,读此好文章.本文来源:《散文》海外版06年第二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中文)

本版积分规则

嗨!您好:
欢迎来到 岳飛网。
我的名字叫丫丫
很高兴能够为您服务!
如果已经注册【请立即登录并按丫丫提示一步步完成我就不会再来烦您了】
还没有账号请【实名注册(中文)】

手机版|小黑屋|岳飞网 |打赏 |岳飞网动态43090302000031

GMT+8, 2024-11-24 14:54 , Processed in 0.17716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