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繁体中文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中文)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原来“岳飞网每日签到”是在积累福报“每日签到福报乐”积分前三名可开通先祖“个人公墓”一座十一月一日将迎来岳氏宗亲岳飞网月首团聚日
查看: 736|回复: 0

华人“口感”由来之谜

[复制链接]
岳兰武 发表于 2008-11-25 16: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洋人很纳闷:木耳、粉条之类啥味没有,华人为什么嗜好?其实喜好的是它们的“口感”——这个词儿本来没有,或许是从现代衣料商的“手感”衍生的?口感的本质,智者林语堂独有见地,他定义为“进食时口腔内各部位对食物触觉的总和”,把口感归于“触觉”。美食家梁实秋所见略同,他谈到海参,说“这道菜的妙处不在味道,而是对我们触觉的满足。我们品尝美味有时兼顾到触觉”。
  林语堂又说华人“吃东西是吃它的‘组织肌理’”。欧洲有位华裔女博士是成功的中餐业者,在烹饪专著中写道:“任何地方,不如中国烹饪如此强调菜的质地。”她说鱼翅“本身没有多少味道,只因脆、韧、滑,而成为无价之宝”。林语堂试图破解口感惹人喜好的机理,拿竹笋为例,说其吃头就在于“嫩竹给我们的牙齿以细微的抵抗”。他的话很合于心理学家的发现:高级动物的感官天生有“游戏活动”的要求。
  我想到了老年头的糖瓜。它的古称“胶牙饧”本身就道出了“游戏”的原理:“对牙齿的抵抗”比竹笋更妙,牙齿咬合时它顶着,张开时它又拽着,两头逗弄。游戏忌单调,越复杂越过瘾。吃“胶牙饧”是激烈的游戏,因此特别受到淘气孩子的酷爱。
  清宫女官德龄的回忆录里说,慈禧太后曾馋上萝卜,御膳房的监管太监认为那是“喂牲畜的,不能用来亵辱太后”。结果厨夫先榨去臭气,再用高汤“入味”——合着萝卜的吃头光剩口感了。口感算不算“味道”的要素?我曾论证,中餐之美独有“二元标准”,鲜、香阴阳结合而为“味道”;天生良缘,岂能容得“第三者”?
  中国烹饪自古跟音乐关系紧密,甚至同名为“和”。研究味道,可以借助音乐的原理。音乐有节奏、旋律两大要素,恰似鲜、香。但乐曲的发声,还离不开乐器的音色。小提琴的华丽,吉他的清幽,能赋予乐曲以特定的情调。味道的原理同样:口腔的触觉也是不能脱离的要素。中餐的原料成百上千,所以“口感”种类繁多,脆、嫩、滑、松、酥、黏……烹饪专家举其要者也有十几种。
  “口感”之谜在于,为什么唯有华人懂得玩赏口腔的触觉?缘故只能是先民饮食经历的独特。神农子孙走上“粒食”的歧路,吃粟米的口感跟吃肉有根本差异。古人最注重“滑”,那是被带糠夹稗的粗米“涩”怕了。游牧民族吃肉要费大力气嚼,“鸿门宴”故事里,刘邦的卫士樊哙因为嚼得动猪肩膀的生肉而被项羽赞为“壮士”。小米细碎,不需要都嚼烂,咀嚼是为让唾液跟米粒混成一团便于下咽。口舌用不着全力以赴,有余裕来玩味食物。
  三年饥饿中,有人偷吃办公室里的糨糊,人们都闻所未闻。从前穷人光吃粗粮,过年才能馋到白面,但人们宁肯喝棒子面粥也不吃糨糊,道理显然是那玩意儿经过“糊化”,完全失去了颗粒质地,对口腔触觉的刺激几乎为零。
  舌头是人体最敏感的部位之一,跟手指一样,表面上布满小突起。我联想到供盲人用指尖触摸来阅读的盲文,作为譬喻最能讲清道理。盲文是六个凸点变换组成的符号体系。盲人耳朵特别敏感,能代偿眼睛的一部分功能,这说明人的感官可以通过长期练习而强化,还能练出新的功用来。米粒对舌头的刺激,跟盲文对手指的大致相当。我吃小药粒,用舌头计数,最多能数六粒,恰好是盲文的点数。世代的实践形成的“获得性基因”可以遗传、积累。华人“口感”的由来只能这样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中文)

本版积分规则

嗨!您好:
欢迎来到 岳飛网。
我的名字叫丫丫
很高兴能够为您服务!
如果已经注册【请立即登录并按丫丫提示一步步完成我就不会再来烦您了】
还没有账号请【实名注册(中文)】

手机版|小黑屋|岳飞网 |打赏 |岳飞网动态43090302000031

GMT+8, 2024-11-25 21:51 , Processed in 0.17193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