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繁体中文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中文)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原来“岳飞网每日签到”是在积累福报“每日签到福报乐”积分前三名可开通先祖“个人公墓”一座十一月一日将迎来岳氏宗亲岳飞网月首团聚日
查看: 1676|回复: 2

学者推断:岳飞《满江红》写于九江

[复制链接]
岳建兵 发表于 2008-10-12 09:53: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首脍炙人口大家都知道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岳飞的名作。

        这是首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可以说,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没有一首像本词那样有这么深远的社会影响,也从来没有像本词那样具有激奋人心,鼓舞人们杀敌上战场的力量。上片抒发作者为国立功满腔忠义奋发的豪气。以愤怒填膺的肖像描写起笔,开篇奇突。凭栏眺望,指顾山河,胸怀全局,正英雄本色。“长啸”,状感慨激愤,情绪已升温至高潮。

       但你知道这首诗词作于何处?是在什么背景下创作的?近日,九江学者经过多年考证、研究发现,这首《满江红·怒发冲冠》竟是在九江创作的,那么具体创作地点和时间又是在哪里呢?

      原九江市委党校副教授、九江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现任《九江日报》总编的郑浪先生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岳飞这首《满江红·怒发冲冠》一词作于九江。”

1,岳飞的名词作于九江有何依据?

       郑总编说:“由‘三十功名尘与土’”推断如是。时间大致是在公元1131年至1133年之间,岳飞正好在30岁左右。岳飞在30岁左右这三年间共有29个月在九江一带度过。公元1129年,皇上命岳飞北伐金军,岳飞率部攻建康、讨李成、平曹成、镇压吉(吉安)、虏(赣州)农民起义军,其中建康之役是同金军作战之外,其余都可算是‘内战’,虽战功显赫,但未遂岳飞誓死抗金的素志和初衷,他念念不忘抗金复国大业。1133年9月,赵构命岳飞北伐金军,接到命令,岳飞不禁激情涌动,灵感迸发,长期郁积于胸、萦回于脑的万千思绪一涌而出,凝诸笔端,就成了那首千古绝唱《满江红》。1133年9月(阴历)又适逢秋季,九江一带秋雨绵绵,故在诗词中有‘潇潇雨歇‘之句。”

      另外,郑浪副教授分析说:“由‘八千里路云和月’推断这首词也作于九江。岳飞自20岁离开河南汤阴,到河北正定从军,然后随军经今之翼北、鲁西至商丘,再北返由河北经渭县、新乡、巩县、开封,南下至南京。”杜充弃守南京后独引所部胜敌于广德、宜兴,并光复南京。继复从湖口进入九江等地,再由九江赴杭州入朝。计其行程,足逾八千里。故有‘八千里路云和月’之说。这一研究成果基本上被史学界认可。

2,《满江红》究竟在九江的何处所作?

       郑浪说:“岳飞驻守九江10年间,曾在庐山脚下购置田宅,安顿家小,这里还曾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故事。只是可惜岳飞家园在明代衰败,史书无记载。”岳飞的这首《满江红》正是在岳飞家园写就的。

       那么,岳飞家园遗址究竟在何处呢?多年来,这个话题一直困扰史学界,直到九江市副食品公司退休职工刘堂鑫老人经过15年的苦心寻觅,才使岳氏家园重现于世。

       上个世纪90年代末的一个春天,庐山发了几场大水,位于西北角的石门涧山洪暴发,在一块菜地里冲出一块巨石,赫然露出“岳氏名园”四个斗大的刻字,落款为“石门后人安道浮佑丁末(1247年)正旦”,刘堂鑫知道后,立即前往勘察,为进一步求证,他遍阅相关史料,终于在《四库全书》中查到董嗣果的《庐山集》有“名园独步欲谁雄,金佗坊里岳家园”的诗句。董嗣果,曾任九江权茶官。在岳飞遇难百余年后造访,在“岳园醉宿”诗中为历史做了见证。其后,又陆续发现了多处石刻。在“岳氏名园”石刻的下方5米处,又发现了“牡丹亭”石刻。“牡丹亭”应为怀乡之情,因为岳飞家乡河南牡丹最为著名;在“牡丹亭”再往下几十米,还有“石门蒙井”和“漱石”石刻。“石门蒙井”应是岳飞11岁的女儿银瓶蒙难之井。岳飞遇难的消息传到岳家后,银瓶曾写血书上诉未果,最后投井身亡以抗父冤。“漱石”是雪洗岳飞冤案的意思。

       在清代毛德琦编的《庐山志》里有这样一段话:“宋周必大云,出石门涧,由官路稍前,即岳家市,自此可上化城。”在宋代《户部复田宅符》中也提到岳飞有部分田宅在岳家市。岳家市,传说是岳飞特准驻军与当地百姓集市贸易的地方。岳家市稍后一点是一条通往洪州(南昌)的古驿道(官路),这一段残存的官道宽约2米,以大鹅卵石铺成,其通过溪流所搭建的三座石桥,保持得很完整,自西向东名曰“广济”、“琵琶”、“赛阳”,因相距不到一里路,俗称“里路三桥”,在古驿道附近有座“报国寺”,系河南来的岳家军,在岳飞殉难后削发为僧,寺中供奉一支丈八铁矛,相传为岳飞所用,乃镇寺之宝,可惜文革期间寺平猫毁。此外,在民间还有一些有趣的传说:在这段古驿道的旁边,有条小溪,溪旁有两棵古树,一棵根部粗若梁柱,并露出地面沿溪蜿蜒长达数丈,状若水中游龙,名曰“望子成龙”;一棵树枝分为五叉,状似佛手擎天,名曰“五子登科”。前者为岳母姚太夫人所植,后者为岳妻李夫人所植。传说虽牵强附会,但亦可说明岳飞文化籍一代贤母的慈德而深入人心。

001.bmp
望子成龙

002.bmp
里路三桥

        岳飞在岳园居住,田地有两千余亩,这是好大的一片土地。这些田产今在何方?据考证,这些田产在岳家市至通远一带的古驿道两旁,迄今可确信的,在通远过昌九公路沿路的垄田叫“岳家畈”或“岳家垄”,王家河在岳家畈流经四五公里便有“岳家墩”。这里至少有近百年没有岳姓人家,而以岳姓冠以地名远近皆知,郑浪说:“如果不是岳飞这样的民族英雄,又有谁有这样久远的影响力?”

        综上分析,有理由推断:岳飞的《满江红》应该是1133年9月(阴历)在 “岳氏名园”所作,也就是说是在现在的赛阳镇创作的。

3,其它遗存印证岳飞生活、练兵重点在赛阳

        记者查阅了大量的史料,发现岳飞的故居还不仅仅局限于岳家园,但却不是久住之地。在九江市区(宋代称之为江州)同样也有许多岳飞遗存。现存的遗迹如“岳忠武王祠”,祠址在九江市庾亮南路东端的小校场,旧为岳王宅,有房屋38间,附近有儒励女宗酒场,武穆住池中,与众共饮,旁有“洗兵池”,相传岳飞与士兵共甘苦,酒少不能遍,则和之以水入池,人受一缀共饮之。宋乾道6年(1170年)建为祠宇祀奉岳飞,春秋二祭,岁岁不绝。明正德7年(1512年)知府李从正重修,屏墙石刻“尽忠报国”四个大字,方五尺,1938年日寇侵占九江后,将祠堂拆毁改为校场。又如“小狮墩”,相传为岳飞训练水师之所,地址在今锁江楼附近的小山(曾在此山出土了韩瓶——岳家军水壶)。岳飞死后化为鹏鸟,经常聚栖于此,有一年山洪暴发,小狮墩冲出铁牛一对,鹏以为是今人的“番子马”,飞舞巨翅猛击,直至沉入江底。此外,岳师门——岳家军集结出征的地方,“广宁监”——由岳家军控制的造币厂等。在周边县区,如湖口、瑞昌、武宁、修水、永修等地留下了岳飞的戎马生涯,武宁县城还存有“武宁城隍庙岳忠武王遗像”,黄梅小池的岳家拳流传至今,享誉海外。

4,研究考证《满江红》的现代意义何在?

         “岳氏名园”的发现在我国史学界引起了轰动,几百年来留存的历史之谜终于得到了破解。台湾学者高双印来九江实地考察后,回去在当地的媒体用整版的篇幅以《九江庐山脚下  走访岳飞遗迹》为题介绍了岳园发现的过程,这篇稿件一发表即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古为今用,以史明治。郑浪先生说:“研究历史是为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需要,同样地,考证《满江红》一词的创作之地也不是单纯的考据文字。”要想使九江市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必须具备三个条件:这个城市必须拥有较多的历史文化遗产;要有连片的(或整块的)反映历史文化风貌的古建筑和古文化特色的历史地段;这些遗产必须是在城内或城市周边。九江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十分丰厚,但真正形成典型意义上的“板块”、“连片”的文化遗产却并不多。岳氏文化圈的发掘,就能填补这方面的缺憾。岳氏文化在九江,主要集中在市区和城区周边的石门涧、沙河至通远一带,并以此为中心,包括湖口、瑞昌、武宁、修水、永修以及湖北黄梅等地,形成圈状结构。

       郑浪说:“岳氏文化涵养较高,文物、古迹甚多,与申报历史文化名城所要求的‘成块’、‘连片’相吻合;关键一点是可以促进九江的旅游事业的发展。岳氏文化圈的发掘,会极大地丰富庐山文化景观的内容,扩大庐山旅游的范围,增加庐山文化的含金量,正所谓‘山南有秀峰,山北有岳园。”

003.bmp
古驿道
明月婵娟 发表于 2008-10-18 10:3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看过很多说法,满江红写于九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yuezongkui 发表于 2008-10-22 08:5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知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中文)

本版积分规则

嗨!您好:
欢迎来到 岳飛网。
我的名字叫丫丫
很高兴能够为您服务!
如果已经注册【请立即登录并按丫丫提示一步步完成我就不会再来烦您了】
还没有账号请【实名注册(中文)】

手机版|小黑屋|岳飞网 |打赏 |岳飞网动态43090302000031

GMT+8, 2024-11-25 02:26 , Processed in 0.19392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