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证据裁判主义
——兼评岳飞案
引子:靖康耻
《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一 靖康之难
公元1126年,靖康元年,中华民族面临一个空前的危机。
宣和七年(1125年),金军分东、西两路南下攻宋。 靖康元年(1126年)八月,金军又两路攻宋;闰十一月,金两路军会师攻克汴京。 金兵围攻陷汴京前后,大肆烧杀掳惊,奸淫妇女,无恶不作。除金银财物之外,他们大量俘虏宋朝官员和百姓,其中女性尤多。“从被送入金军营寨的那一刻起,这些女性就开始遭到金军将领的蹂躏,她们被迫更换舞衣,给金军将领劝酒,稍有反抗就被当场斩首。二月七日晚,3名女性被斩首示众;1人因不堪侮辱,用箭头刺穿喉咙自杀;另有3名贡女拒不受辱,被金兵用铁竿捅伤,扔在营寨前,血流三日方才死去。斡离不指着这3名女子的尸体警告王妃、帝姬要以此为鉴,否则同样下场。他们还强令福金帝姬安慰、说服刚到的人梳妆打扮、更换舞衣,供金军将领享乐。不久,保福、仁福、贤福3名帝姬和2名皇子妃被折磨而死。为了满足金军将领们的淫欲,斡离不甚至下达了“元有孕者,听医官下胎”[2](p154)的命令。”(《“靖康之难”:被掳北宋宫廷及宗室女性》张明华 ,转引自《铁血网》)。即便如此,仍然有妇女反抗,当然,只能以壮烈失败告终。
二《开封府状笺证》
作为官方资料的《开封府状笺证》,记录了这惨痛血泪史的片断。
靖康稗史之三
开封府状笺证(摘录,有删节)
▲帝姬(即公主,笔者注)二十一人【使女一百三十二人】
嘉德帝姬二十八岁,即玉盘。
△宋史卷二四八公主传:「建中靖国元年六月,封德庆公主。改封嘉福,寻改号帝姬,再封嘉德。下嫁左卫将军曾夤。」
宋俘记:「自刘家寺五起北行,玉盘入蒲芦虎寨,天眷二年没入宫,三年十二月殁。」
▲荣德帝姬二十五岁,即金奴。
△同前书:「初封永庆公主,改封荣福。寻改号帝姬,再封荣德。下嫁左卫将军曹晟。」「自刘家寺五起北行……金奴入达赉寨,天眷二年没入宫,皇统二年封夫人。」
▲安德帝姬二十二岁。
△同前书:「初封淑庆公主,改封安福。寻改号帝姬,再封安德。下嫁左卫将军宋邦光。」呻吟语:靖康二年十月「二十六日,安德帝姬薨。」按宋俘记,其名为金罗,殁于多昂木寨。
▲茂德帝姬二十二岁,即福金。
△同前书:「初封延庆公主,改封康福。寻改号帝姬,再封茂德。下嫁宣和殿待制蔡鞗。宋俘记:「自刘家寺五起北行……福金(天会)六年八月殁于兀室寨。
▲成德帝姬十八岁。
△同前书:「初封昌福公主。改号帝姬,再封成德。下嫁向子房。」按宋俘记:其即赵瑚儿,「自刘家寺五起北行……(天会)六年八月,入洗衣院(即妓院,笔者注)。」
▲显德帝姬十七岁。
△同前书:「初封显福公主。改号帝姬,寻改封显德,下嫁刘文彦。」
按宋俘记:其即赵巧云……「自刘家寺五起北行……(天会)六年八月入洗衣院。」
▲顺德帝姬十七岁,即缨络。
△同前书:「初封顺福公主。改号帝姬,寻改封顺德,下嫁向子扆。」
宋俘记:「八女赵缨络已嫁,自青城寨七起北行,入云中御寨,十五年,殁于五国习古国王寨。」
▲保福帝姬十六岁。
△同前书:「十一女赵仙郎……未嫁,殁于刘家寺寨。」
宋史卷二四八公主传:「保福帝姬,追封庄懿。」
▲仁福帝姬十六岁。
△同前书:「十二女赵香云……未嫁,殁于刘家寺寨。」
宋史卷二四八公主传:「仁福帝姬,追封顺穆。」
▲惠福帝姬十六岁,即珠珠。
△宋俘记:「十三女赵珠珠,未嫁。自宝山大王寨三起北行,为王妾。」
▲永福帝姬十六岁。
△宋俘记:「十四女赵佛宝……未嫁。自刘家寺五起北行……六年八月入洗衣院。」
▲贤福帝姬十六岁。
△宋俘记:「十五女赵金儿……未嫁。殁于刘家寺寨。」
宋史卷二四八公主传:「贤福帝姬,追封冲懿。」
▲宁福帝姬十四岁,即串珠。
△宋俘记:「十六女赵串珠……未嫁。自刘家寺五起北行……串珠入额鲁观寨……天眷二年没入宫,皇统元年封夫人。」
▲和福帝姬十二岁。
△宋俘记:「十七女赵金珠……自寿圣院四起北行,六年八月入洗衣院。」
▲令福帝姬十岁。
△宋俘记:「十八女赵金印……自寿圣院四起北行,六年八月入洗衣院。」
▲华福帝姬九岁。
△宋俘记:「十九女赵赛月……自寿圣院四起北行,六年八月入洗衣院。赛月……皇统元年……封次妃。」
▲庆福帝姬七岁。
△宋俘记:「二十女赵金姑……自寿圣院四起北行,六年八月入洗衣院……金姑皇统元年……封次妃。」
▲纯福帝姬四岁。
△宋俘记:「二十一女赵金铃……自寿圣院四起北行,六年八月入洗衣院。」
另有女俘名单
▲郓大宗姬八岁。 郓二宗姬七岁。 郓三宗姬七岁。
郓四宗姬六岁。 郓五宗姬四岁。 郓六宗姬二岁。
肃大宗姬六岁。 肃二宗姬二岁。 景大宗姬七岁。
景二宗姬三岁。 济大宗姬六岁。 济二宗姬五岁。
济三宗姬五岁。 济四宗姬四岁。 济五宗姬三岁。
济六宗姬三岁。 济七宗姬二岁。 康大宗姬四岁。
康二宗姬四岁。 康三宗姬三岁。 康四宗姬二岁。
康五宗姬二岁。 益大宗姬三岁。 祁大宗姬三岁。
祁二宗姬一岁。 莘大宗姬三岁。 莘二宗姬二岁。
徐大宗姬二岁。 徐二宗姬一岁。
宋俘记:(徽宗)「妻五人:郑皇后、乔贵妃、崔淑妃、王贵妃、韦贤妃,随入斋宫。韦二起北行,入洗衣院,十三年,遣至五国。余四起北行。王六月初四日殁燕山,郑八年九月初五日殁五国,乔、崔流五国。」
(三)炼狱——艰难的历程
金兵帅府还下令让那些已经从属于金兵将士的妇女“改大金梳装,元有孕者,听医官下胎。”有些妇女不堪凌辱,先后自尽。如信王妃自尽于青城寨,郓王姬王氏自尽于刘家寺。许多女子不堪折磨而死,连金人自己都承认,“各寨妇女死亡相继”,其中包括十六岁的仁福帝姬、贤福帝姬、保福帝姬。
在金兵北归途中,被掳妇女继续受到金人的奸淫侮辱,《呻吟语》载,“被掠者日以泪洗面,虏酋皆拥妇女,恣酒肉,弄管弦,喜乐无极。”连准备献给金国皇帝的某帝姬,这个金国皇帝的“准帝妃”,虽然严加保护,也没有逃脱被金兵奸淫侮辱的命运。
与此相伴的是,死亡更加严重。一支原先三千多人的宗室队伍,到达燕山后,只剩下一千几百人,而且十人九病。金人的《宋俘记》记载临行前俘虏的总数为14000名,分七批押至北方。其中女性数量明显多于男性。第一批“宗室贵戚男丁二千二百余人,妇女三千四百余人”,靖康二年三月二十七日,“自青城国相寨起程,四月二十七日抵燕山,存妇女一千九百余人。”一个月内,死亡1500名妇女,死亡率将近一半。
那些幸存者结局也都很悲惨。一部分被送往遥远的金国上都(今黑龙江阿城),听从金太宗的处置。宋徽宗的郑皇后、宋钦宗的朱皇后被换上女真服装,大量妇女被赐给金人,留住洗衣院(即妓院,笔者注)。甚至还被完颜宗翰拿去与西夏换马,以十人换马一匹,有的还被卖到高丽、蒙古作奴仆。
(四)无奈的歌——“愁绝”
《青宫译语》完整地记载了第二批押解女性从东京出发到上京的全过程,从她们的经历可以比照其它六批女性的遭遇:靖康二年三月二十八日,韦妃(宋高宗的母亲)、邢妃(宋高宗的皇后)、朱妃(郓王之妻),福金、嬛嬛两位帝姬和两位皇子在真珠大王、千户国禄和5000名金兵的押解下北迁。二十九日,邢朱二妃、二帝姬因“坠马损胎”[7](p177)。四月初一日,她们与宝山大王押解的第三批女性宋钦宗的朱皇后和朱慎妃等人会合。四月二日,行程途中,国禄先后猥亵朱妃、朱皇后,随后与嬛嬛帝姬同骑一马。盖天大王见色起心,杀国禄,弃尸于河,妄图霸占嬛嬛帝姬,被真珠大王阻止后,又把凌辱的矛头指向邢妃,“邢妃以盖天相逼,欲自尽”[7](p178)。十一日到达真定府(治??长填词歌咏,逼迫朱妃、朱慎妃为他们填词演唱。两人无奈,就填词哀叹自己生不如死的悲惨处境,其中一首为:“昔居天上兮,珠宫玉阙,今居草莽兮,青衫泪湿。屈身辱志兮,恨难雪,归泉下兮,愁绝。”
(五)“牵羊礼”
天会六年八月二十四日,北宋宫廷的后妃及宗室女性们经历了她们北迁以后最耻辱的一幕。作为战俘,金朝皇帝命令宋徽宗、宋钦宗、两位皇后、皇子和宗室妇女改换金人服饰,拜谒金人的祖庙。史载“后妃等入宫,赐沐有顷,宣郑、朱二后归第。已,易胡服出,妇女近千人赐禁近,犹肉袒。韦、邢二后以下三百人留洗衣院”[8](p209)。发送前,金国统治者再次命令20名医官对暂不发送的94名宫眷“孕者下胎,病者调治,以备选进”[8](p211)。由于当时南宋与金处于交战状态,金人将韦氏、邢氏送入洗衣院以示对宋朝皇帝的侮辱。在异族统治者的众目睽睽下,宫廷、宗室妇女遭受的集体侮辱使钦宗的朱皇后感到绝望,面对金朝统治者的野蛮暴行,作为战败民族女性的代表,为了捍卫自己和所代表民族的女性的尊严,履行母仪天下的职责,她选择了以死抗争。受降仪式结束后,朱皇后即“归第自缢”,被人发现后救活,她“仍投水薨”。[8](p209)在所有北迁的女性中,朱皇后最具有反抗精神,她的这种刚烈行为其后还得到了金人的褒扬。金世宗下诏称赞她“怀清履洁,得一以贞。众醉独醒,不屈其节”[8](p217),追封她为“靖康郡贞节夫人”。 (《“靖康之难”:被掳北宋宫廷及宗室女性》张明华 ,转引自《铁血网》)
国破家亡之际,上自皇后,公主,尚且被践踏如此,送入“洗衣院”中,一般的宫女,更是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普通百姓也难免遭到大肆屠杀,掠夺,蹂躏。面对来自草原的征服者,北宋人只有一个名字:亡国奴。只有被屠杀,掠夺,蹂躏,羞辱的命运。
“牵羊礼”是这场“炼狱”的最高潮。朱皇后的决绝自尽,代表了北宋人对“牵羊礼”弱弱的回应,也代表了对“靖康耻”无力的抗争。
遗憾的是,《宋史》-《烈女传》中,没有记载这无力而壮烈的一幕,更没有记载其它殒于“靖康耻”的烈女。
“靖康之难”中,北宋后宫嫔妃、宗室妇女全部被掳往北方为奴为娼的历史,既是南宋人难以启齿的耻辱,也是激励南宋人抵抗金兵南下的动力。“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句现在看来简直不是人话的理学箴言,就是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发扬光大了。
尾声:二帝被劫持到北方后,先被关押在五国城。因为受不了金人的折磨,一曰徽宗将衣服剪成条,结成绳准备悬梁自尽,被钦宗抱下来,父子俩抱头痛哭。后金人又将二帝移往均州,此时徽宗已病得很厉害,不久就死在土炕上了,钦宗发现时,尸体都僵硬了。徽宗的尸体被架到一个石坑上焚烧,烧到半焦烂时,用水浇灭火,将尸体扔到坑中。据说,这样做可以使坑里的水做灯油。钦宗悲伤至极,也要跳入坑中,但被人拉住,说活人跳入坑中后坑中的水就不能做灯油用了,所以,不准钦宗跳入坑中。徽宗死时54岁。徽宗死后,钦宗继续遭受折磨,最后也惨死在北方.
公元1126年,靖康元年,中华民族面临一个空前的危机。这个空前危机的形成,发展,与解决,千言万语,又怎么能够说尽?
在这泡桐花盛开的时节,附一首小诗,希望万千思绪能有所归。
《春晓》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第一章 岳飞案
第一节 金戈铁马入梦来
宋 ·辛弃疾 《永遇乐》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雅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宋 陆游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康王赵构扛起了“帅” 字旗。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面对金兵的烧杀淫掠,炎黄子孙奋起抗争,各路抗金武装中,18岁的康王赵构(即宋高宗)扛起了“帅” 字旗。
“闰月,耿南仲驰至相,见帝致辞,以面受钦宗之旨,尽起河北兵入卫,帝乃同南仲募兵勤王。初,朝廷闻金兵渡河,欲拜帝为元帅。至是,殿中侍御史胡唐老复申元帅之议,尚书右仆射何?拟诏书以进,钦宗遣阁门祗候秦仔持蜡诏至相,拜帝为河北兵马大元帅,知中山府陈亨伯为元帅,汪伯彦、宗泽为副元帅。仔于顶发中出诏,帝读之呜咽,兵民感动。
十二月壬戌朔,帝开大元帅府,有兵万人,分为五军,命武显大夫陈淬都统制军马。阁门祗候侯章赍蜡书至自京师,诏帝尽发河北兵,命守臣自将。帝乃下令诸郡守与诸将,议引兵渡河。乙亥,帝率兵离相州。丙子,履冰渡河。丁丑,次大名府。宗泽以二千人先诸军至,知信德府梁扬祖以三千人继至,张俊、苗傅、杨沂中、田师中皆在麾下,兵威稍振。会签书枢密院事曹辅赍蜡诏至,云金人登城不下,方议和好,可屯兵近甸,毋轻动。汪伯彦等皆信和议,惟宗泽请直趋澶渊为壁,次第解京城之围。伯彦、南仲请移军东平。帝遂遣泽以万人进屯澶渊,扬言帝在军中。自是泽不复预府中谋议。帝决意趋东平。庚寅,帝发大名。
建炎元年春正月癸巳,帝至东平。初,帝军在相州,京城围久,中外莫知帝处。及是,陈请四集,取决帅府。壬寅,高阳关路安抚使黄潜善、总管杨惟忠亦部兵数千至东平。命潜善进屯兴仁,留惟忠为元帅都统制。金人闻帝在澶渊,遣甲士及中书舍人张澂来召。宗泽命壮士射之,澂乃遁。伯彦等请帝如济州。二月庚辰,发东平。癸未,次济州。时帅府官军及群盗来归者号百万人。。。。。。”(《二十五史。宋史》本纪第二十四,高宗一。)
在广大抗金军民的拥护下,康王赵构登基称帝,是为宋高宗。康王赵构是北宋皇子皇孙中唯一逃脱金兵魔爪的,他是当时凝聚人心,号召炎黄子孙誓死抗战,挽救民族危亡唯一的一面旗帜。作为恶毒无耻的报复与侮辱,作为对炎黄子孙誓死抗战不屈精神的摧残,康王赵构的母亲韦妃、发妻邢妃,均被金兵歹毒地送入“洗衣院”。
精忠岳飞
国破家亡之际,风雨飘摇中的南宋朝廷,无力扭转战局。康王赵构建炎元年5月(公元1127年),在京师开封附近的“南京”(今商丘)即位。建炎元年(1127)秋,金朝分兵攻宋。十月,朝廷迁至扬州。建炎三年二月,宗翰派兵奔袭扬州,攻陷天长。为躲避金兵追击,高宗曾经乘船逃亡海上。获悉金兵北撤,才从温州经明州回到越州。绍兴二年(1132),高宗迁都杭州。
大厦将倾,神州暗淡,炎黄子孙即将沦为亡国奴正之际;一代名将,民族英雄岳飞,从风雨飘摇的历史中走来。
岳飞,字鹏举,北宋崇宁二年二月十五日(公元一一0三年三月二十四日)生于相州汤阴县永和乡(今河南省汤阴县程岗村)。 岳飞从小天资聪悟, 爱读《左氏春秋》,《孙吴兵法》。臂力超人, 政和三年(1113年)十一岁随刀枪手陈广学武艺,成为一县无敌的枪手。重和元年(1118年),岳飞十六岁,在乡娶刘氏为妻, 第二年(1119年)生长子岳云。宣和三年(1121年),岳飞十九岁,拜周同为师学射箭,练就了能挽弓三百斤,左右开弓箭无虚发的本领。 宣和四年(1122年)岳飞二十岁,首次从军真定,任小队长,带兵首战告捷,活捉贼首陶俊、贾进和,表现了非凡的军事指挥才能,因功补承信郎。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父岳和病故,回乡守孝。宣和六年(1124年)岳飞二十二岁,第二次从军平定,参加了保卫太原的战斗。靖康元年(1126年)岳飞二十四岁,因功被提为偏校,进义副尉。同年次子岳雷生于平定军中。后因丢失“告身”(任命文书)离开部队,同年十月岳飞第二次从军进相州兵马大元帅赵构军中,带兵奇袭游冠吉倩获胜,一举招降了三百八十名游寇,得到了赵构的赏识,补承信郎,接着在侍御林大败金兵,杀金军枭将,转保义郎。在滑州杀败金兵再立战功,迁秉义郎。靖康二年(1127年),岳飞转入宗泽部, 在开德曹州(今山东荷泽)大破金兵,因功转武翼郎,同年七月,岳飞向皇帝上了一道奏章《南京上皇帝书》,主张北上抗金而得罪了主张南逃的黄潜善、汪伯彦,被罢官离队。在回家的路上,碰上了河北招抚使张所招兵第四次从军,被提拔为“准备将”。岳飞在参加收复新乡的战斗中,活捉金军千户阿里索,进战太行山,击垮了金军万户王索的反扑,因战功突出转武功郎。建炎二年(1128年)春, 岳飞离开新乡转入开封宗泽部,带兵一战汜水关,。二战竹芦渡,接连克敌取胜,宗泽提拨岳飞为统制官,宗泽很器重岳飞灵活妙用兵书阵法的高超指挥艺术。但宗泽死后,接任宗泽的杜充治军无能,部下王善举兵数万叛乱,他无能平定,岳飞仅以二千兵力,平叛于南熏门、转武经大夫。后杜充假借勤王,率部进驻建康(今南京市)。建炎三年(1129年)十一月杜充带领三千亲兵北降金兵。 为了保存抗金实力,岳飞带领余部进驻茅山(今句容金坛),在广德取得六战六捷的战绩,升御使下都统制。 建炎四年(1130年)春,岳飞向宜兴移营,平定了太湖流寇郭吉、戚方,在常州阻击金军, 活捉万户一人,取得四战四捷之战功,宜兴人民感激岳飞的恩德,为他建了生祠祭祀。 由于刘氏在战乱中失散,岳飞在宜兴另娶李娃为妻, 同年十月十五日生三子岳霖于宜兴唐门。 岳飞在宜兴抗金战果辉煌,清水亭一仗杀得金兵横尸十五里,斩获金军大小军将首一百七十五颗,在建康南面的牛头山设下伏兵痛击金兵,斩首三千余,生俘三百余,接着于建炎四年六月收复了建康,并北渡长江,收复了泰州高邮等大片国土,岳家军威名大振,人民感恩岳飞,在靖江为他建了生祠祭祀。宋高宗授岳飞武功大夫、忠州防御使,岳飞一跃成为南宋高级将领。绍兴元年(1131年), 岳飞与张俊会师进军洪州(今江西南昌),岳飞在九江战败马进,俘敌八千,因功提升为神武右军都统制,进驻洪州一年。绍兴二年(1132年)2月,岳飞奉命到湖南桂岑平定了游寇曹成军(弟岳翔收杨再兴时阵亡), 因功迁中卫大夫、武安军承宣使、镇守江州。 绍兴三年(1133年)春, 岳飞奉命到会江西虔吉(今赣县、吉安县)平定了盗寇彭友, 这时岳家军巳达一万八千人, 分守在江州(一万人)虔州(五千人) 广州(三千人)三处。同年九月九日,高宗在临安召见岳飞父子,并赐“精忠岳飞”锦旗,授镇南军承宣使、江西沿江制置使,江南西培路舒蕲州制置使、江州建置制置使司等官职,岳飞在江州写下了振铄千古的《满江红》词。绍兴四年(1134年)五月,岳飞被任命为镇南军承宣使,率军北伐,两个多月时间,取得了收复郢州(今钟祥县)、隋州(今隋县)、新野、唐州、邓州、襄阳六州郡的重大胜利,岳飞被晋升为清远军节度使。绍兴五年(1135年),高宗再次召见岳飞, 并封为武昌郡开国侯。同年六月,岳飞奉命平定了洞庭杨么,仅用八天时间,一举获胜,收编六万降军入岳冢军,扩充了抗金力量,升检校少保,四子岳震生于九江绍兴六年(1136年),岳飞移军襄阳, 任武胜定国军节度使、湖北京西路宣抚使。三月十六日,岳飞年近七旬的母亲姚太夫人病逝于鄂州军营,四月岳飞扶灵上庐山葬母,五月返回军营,七月底岳飞被任命为河东宣抚、从襄阳北伐,直取中原,不到一个月时间,岳家军先后收复汝州、颖州、卢氏县、商州、虢州、伊阳、长水、业阳等大片失地。但因得不到高宗的支持,被迫撤军。 岳飞气愤以极, 便上庐山为母亲守丧去了。 绍兴七年(1137年),高宗派李若虚上庐山东林寺请岳飞下山,拜太尉,升湖北京西宣抚使兼营田大使。(参见:《岳飞网》《岳飞研究 岳飞生平大事考》)
绍兴八年十一月,岳飞用反间计废除了金人扶立的刘豫傀垒集团, 为北伐作了战略准备(参见:《岳飞“反间”除刘豫》《国家安全通讯》,1993,3,p40)。
同年十二月,岳飞多次上书高宗反对议和、痛诉秦桧的投降主张。绍兴九年(1139年) ,岳飞授开府仪同三司(一品官)的最高官阶。五子岳霆生于九江。绍兴十年(1140年)夏, 金人撕毁和约南侵,岳飞奋起抗战, 大破金兵于蔡州、陈州、颖州,郑州、西京、蒿州、许州、孟州、卫州、怀州、郾城等地,并在顺昌、郾城大捷中粉碎了金“拐子马”、“铁浮图”不可战胜的神话,朱仙镇大捷,威振敌胆、金兀术叹呼“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参见:《岳飞网》《岳飞研究 岳飞生平大事考》)
第二节 "钩镰枪"大破"拐子马"
宋金力量对比."金建国初期女真族有60万人口,后来入主中原的女真人有40万人,而1207-1223年全国人口1.254亿,其中金国治下的汉族人口有4200万,金国治下的华北女真族100万,金国治下的东北女真族100万。"(参见:《国学网》《中国经济史论坛》《汉族的发展和演变(下)》 )就人口数量而言,即使到了金国统治中原的十三世纪,女真族人口达到200万,也只相当于全国人口总数的1/60.就是在金国境内,女真族人口也还不到金国境内汉族人口的1/20.金建国初期,女真族有60万人口,就更少的可怜.60万人口,男子也就是30多万,除去老弱病残,就算全部上阵,也不过10几万人.经济文化科技都远远落后于北宋.金建国初期,政治上还处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时期.这么落后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这么一点人口,这么一点兵力,怎么能够击败庞大的中华民族?宋朝的经济实力比敌人大的多,是世界上头号经济强国,人口也是是世界上头号人口大国,科技也是是世界上头号科技强国,军队是世界上头号兵力大国,为什么反而被游牧民族征服?
金灭北宋,与元灭南宋,后金(清朝)灭明,有惊人的相似.个中原因,不可不察.
"拐子马" 从军事上讲,金灭北宋,与元灭南宋,后金(清朝)灭明,都是倚仗铁甲重骑兵.其中威力超强的,当属金国的"拐子马".
"拐子马"俗称"铁甲连环马",即铁甲连环重骑兵.拐子马固然不是电视剧上的一长排铁甲连环重骑兵,但也不是单匹,而是三匹连环.形成火力,机动性,防护力的三位一体,就象个原始坦克.如果是单匹,则长宽比太大,不利于布置装甲,而且火力不足.这个原始坦克,在冷兵器为主的年代,是威力巨大的陆战怪兽. "拐子马"不仅在技术,战术上,于冷兵器为主的年代里,登峰造极.更要命的是,金国运用"拐子马",在战略上也是登峰造极.金国的"拐子马",不是配属轻骑兵或者步兵,而是集中使用.集中使用装甲兵,比号称"装甲兵之父"的二战"闪击战"专家古德里安上将,要早整整八个世纪.
"钩镰枪" 破这个陆战怪兽,并不需要复杂的技战术.就是扎麻刀(俗称钩镰抢),靠成千上万的士兵,手持扎麻刀扑向的成千上万的铁甲怪兽.这需要在一次战斗中组织成千上万的黄继光,董存瑞.能够在南宋这样商品经济已经发展,传统道德动摇的时代,大规模建立这样的武士道精神,岳飞不凡,确实不愧为中华军神.说岳飞袁崇焕是中华军神,不是说他们有什么鬼神之术.而是说他们能够聚集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精神,创造奇迹.中华军神,本身就是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精神.
"钩镰枪" 是冷兵器为主的年代里,野战对付铁甲连环重骑兵,唯一切实可行的战术.就是到了明末,火器大大发展了,而且广泛装备部队,也没有办法在野战中对付铁甲(还没有连环)重骑兵,所以有了"萨尔浒"之败.连著名的督师袁崇焕,也只能依靠城堡加"红衣大炮",不能野战歼敌.就是到了红军20世纪,装备弹仓步枪和少量机枪的红军西路军,还被马家骑兵的鬼头刀,杀的惊天敌,泣鬼神.冷兵器为主的年代里,野战对付铁甲连环重骑兵,唯有"钩镰枪" (当然,还有"开山斧"之类,但与其战术运用"钩镰枪" 同) .
为什么说:野战对付铁甲连环重骑兵,唯有"钩镰枪"?城堡可以对付铁甲骑兵吗?城堡对付铁甲骑兵也有作用.但是,只是被动的防御战术.如果作为进攻的战略,只能够用在相对狭小的地域,比如进攻铁甲骑兵的根据地.而且,城堡一般也不能起到歼灭铁甲骑兵的作用,因为铁甲骑兵一般不用于进攻城堡. 步兵在平原地带的野战中歼灭铁甲骑兵吗?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岳飞大破拐子马,几乎是个奇迹.当然,可以想象,步兵的伤亡必然也是异常惨重的. 但是,对于一个人力资源非常充足的国家,如果能够靠人海战术歼灭敌人的高科技重装部队,人员的伤亡是无足轻重的. 如果能够靠步兵人海战术在平原地带的野战中歼灭铁甲骑兵,中华历史必然改写.
因为,中华民族是农耕为主的民族,长处是人力资源非常充足;短处是缺少马匹与熟练的骑士.游牧民族相反,长处是马匹很多,有许多熟练的骑士,但是人力资源处于绝对劣势.必须靠铁甲来保护自己少的可怜的有生力量.铁甲骑兵成为游牧民族征服中华民族的主要法宝.而中华民族如果能够靠步兵人海战术在平原地带的野战中歼灭铁甲骑兵,就永远不会被游牧民族征服.有宋一代(包括南宋)人口大为发展的是南方地区,无论是北宋时期还是南宋与金对峙时期,南方人口始终占据总人口的大多数。南宋的人口大约在4000万到7000万之间.而女真人不过300万左右,其中部分已经汉化,不擅长骑射了.就是南宋,其人力资源也是绝对充足而且绝对优势的.
消耗战会拖垮南宋吗?如果说消耗战会拖垮南宋,是不符合实际的.因为,南宋的经济实力比金国大的多.历史上,游牧民族攻打中华民族,靠的都是闪击战,运动战,不可能靠消耗战.因为,近代以前,中华民族的经济实力比周边任何民族都大的多. 即使铁甲骑兵胜利了,如果其遭到比较大的杀伤,对中华来说,也不失为一个选择.因为中华有占绝对优势的人力资源,可以很快补充,通过消耗战拖垮游牧民族.
象兵能够对付铁甲骑兵吗?象兵的办法当然很好,不过很难适合北方作战.而且象兵的费用也很大,又要靠外援,不如步兵破铁甲骑兵,是最简单最可靠.铁甲骑兵的可怕之处是什么?怕就怕步兵没有对付铁甲骑兵的办法,铁甲骑兵以很小的伤亡,就把大量步兵消灭了.中华民族,如果能够靠步兵人海战术,在平原地带的野战中歼灭铁甲骑兵,就永远不会被游牧民族征服.
"钩镰枪"大破"拐子马"
南宋绍兴十年(金天眷三年,1140年)七月,在宋金战争中,岳飞在郾城(今属河南)以少胜多,击败金军.
《宋史 岳飞传》记载:“初,兀术有劲军,皆重铠,贯以韦索,三人为联,号“拐子马”,官军不能当。是役也(郾城之战),以万五千骑来,飞戒步卒以麻札刀入阵,勿仰视,第斫马足。拐子马相连,一马仆,二马不能行,官军奋击,遂大败之。” 有说郾城之战中,金军总兵力达12万人.郾城之战,金军主力,"装甲部队"“拐子马”被歼灭殆尽.
郾城之战,"装甲部队"“拐子马”被歼灭殆尽.“拐子马”总共1.5万人,人数不是很多,但意义非同小可.这1.5万人的"装甲部队"被全歼,对金国的打击,可以说是致命的.
为什么?因为“拐子马”是金国的基本力量.
金国这么落后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这么一点人口,这么一点兵力,怎么能够灭北宋?又怎么能够南侵,准备鲸吞南宋?单靠1.5万人的“拐子马”显然是不够的.除了这1.5万人的“拐子马”:"党卫军装甲部队"之外,还有一些女真人组成的军队.当然,这还远远不够.还有大量的汉奸:伪军.金灭北宋,与元灭南宋,后金(清朝)灭明,都是这样,依靠大量的汉奸:伪军.后来的倭寇骚扰明朝沿海,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灭绝人性,亡我中华的侵华战争,依靠大量的汉奸:伪军.鸦片战争,也有大量的汉奸.可以说,中华民族的每次被侵略欺凌,每一次濒临亡国灭种,都有大量的汉奸夹杂其间.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国主义绵延数千年,爱国主义杀不尽,剐不绝的民族,可称世界之最.同时,又是一个汉奸资源异常丰富的民族,大概也可称世界之最.个中原因,并非简单,以后有时间专文讨论吧.
日本帝国主义侵华,与金国侵华,有个重大不同.当时,日本人口相当与中国的大约四五分之一,不象女真人只相当与汉族的好几十分之一.而且,日本帝国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都比中国先进很多.金国侵华,靠的是什么呢?它靠的是一个"托拉斯"式的构架.其基础是几十万女真人建立的10万左右的女真人军队.靠这10万左右的女真人军队.控制数十万汉奸部队:伪军.然后统治金国境内数千万汉人。这10万左右的女真人军队,还不能说是铁杆部队.因为,当时女真人正从奴隶制转向封建制,其内部还不是铁板一块,女真各部之间还有矛盾,还有远近厚薄。这1.5万人的“拐子马”:党卫军装甲部队",不仅是金国军事核心,而且是金国政治核心。如果说金国政治军事力量是一个"托拉斯",这1.5万人的“拐子马”,就是这个"托拉斯"的“母公司”,“总控股公司”。郾城之战,,"装甲部队"“拐子马”被歼灭殆尽,“总控股公司”被吃掉了。金国这个"托拉斯"面临崩溃之势。
重组“总控股公司”“拐子马”,短时期根本无法完成。首先,人力资源无法解决。金国十几万男丁中,政治上能够达到“党卫军”标准的,本来就不多。而且,“拐子马”铁甲重骑兵,要穿两重铁甲,骑马战斗,体格也不是人人都能够胜任。这1.5万人的“拐子马”,可以说集结了金国几乎全部能够动员的"党卫军装甲部队",再想重建,已经没有人手。退一万步说,即使有人手,人马的装甲,武器,也不是短期能够制造的。就算装甲,武器都有了,这样在当时的“高科技”部队,人马的组织训练也不是短期能够完成的。金国眼见只能坐以待毙了.
“总控股公司”被吃掉了,短期内根本不可能重组,金国皇帝在女真各部中的老大地位当然也就摇摇欲坠了。金国在中原的统治本来就不稳固。金兵的大肆烧杀淫掠,激起中原人民的奋起抵抗,各路抗金义军风起云涌。树倒猢狲散,大量伪军部队也纷纷动摇,准备反正了.敌工高手岳飞,怎会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岳飞一面大力策反伪军,一面大量联络各地义军,颁发了大量的"委任状".大量伪军,各地义军,都接受了宋军旗帜.只等一声令下,就要展开战略大反攻.金国的残暴统治即将土崩瓦解.
岳飞决心乘胜追击,"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
然而,就在岳飞和将士们厉兵秣马,准备展开战略大反攻的时候,在奸臣秦桧的蛊惑下,宋高宗赵构连下十二道金牌,令岳飞班师,留下千古遗恨。岳飞只能仰天长叹:"十年之功,废于一旦".
南宋朝廷停止北伐,行将灭亡的敌人终于有了喘息的机会.一方面着手重组铁甲骑兵,一方面镇压义军,稳固内部统治.
《书愤 》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大金吊伐录》(金)佚名 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