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由刚及格变优秀的高考作文
(原载7月2日《中国青年报》,07.07.06.《每周文摘》转)
2007年高考进入复查阶段,江苏省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发现了一篇综合判定为37分的《怀想天空》,反复读了3遍,终于下决心给它54分,比原先高了17分。何永康特意写了按语,又在文中加上点评,用的笔墨比孝生的原文还多。何永康在点评中写道:此文很典型,不事张扬,不搞“满天星”的铺陈铺设,不搞华彩炫目的“集锦”,不玩深沉,只是极为朴实地记叙了父亲割麦、自己割麦的情景,中间一节还喊了“口号”!然而,它真实、本色、真情、纯净,一板一眼地道来,汹涌的内心波涛潜伏其间。父亲的言语极少,但厚实、博大;儿子的情感表述很普通,但均发自肺腑……。“推荐它是一种导向。”何永康教授接受采访时说:“在如今的孩子都不太懂感恩的情况下,已经很少见到有儿子这样来感激当农民的父亲,高考作文中还没有人用过这种笔墨……。”所谓“导向”,除了盼着青年学生都能懂得感恩外,何永康也希望阅卷者和中学语文教师能包容并鼓励这份“来自现实生活的质朴”,因为在高考作文中,这已经是久违的文风。(前文有删节)
该高考作文原文:
怀想天空--江苏某考生
[文中括号内的内容为何永康的点评]
麦收时节,天空显得非常明净。在麦田上空,偶而尔悠然地游过几朵白云。[写景简洁,突现神彩!]
麦收时节,中午常是烈日当空。我们勤劳的父母,不得不在烈日下劳动。[起笔先点出“烈日”两次,重复得好!]因为作为农民,这是他们的义务。[说得多么本分!]
我是一个农家子弟。我明白我们乡下的家长们要靠田地来生活,供我们上学。他们为了子女 辛勤地劳动,但没有半句怨言。在家,我常听到他们说:“只要孩子搞好了,再苦再累,我们都愿意……”[可怜农家父母心!“搞好”,此词用得妙,传神。]
农家子弟努力学习吧!全力以赴吧!我们敬爱的父母为了我们能过上好日子,他们埋头在烈日当空的麦田里收割麦子。那种滋味,你们体会过吗?[此处喊“口号”了,但听来很顺耳,很入耳。前两节,均说“我们”、“他们”,请品味。]
在即将奔赴高考考场的前两天,我体会到了。又热又累。当时,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快点把麦子割完,到家洗个澡,然后在床上睡五六个小时。[这里的描述有变化,先讲“感受”,具体“描写”滞后,为的是突出割麦之苦。]
6月5日早晨,我爸起得早。四点多钟就起床了。他临下地时告诉我说:“你再睡会吧!六点钟起来做饭,然后洗洗衣服,八点钟到地里给我送饭。”[全是农家父亲的质朴话语,多情而又实在!有几个家长让孩子在高考前两天劳动的?]
我睡醒后,拿起表一看:5∶50。大概在学校里起早习惯了吧。[一语带出高三生活]我快速穿上衣服。我把衣服泡在铁盆里。然后,我进入厨房做饭。[有板要眼,一事一句号。]
我做好饭,洗好衣服。又把汤盛到饭盆里,拿了5个馍,一齐放到篮子里。我赶紧吃过饭。碗没都涮,便骑车下地了。[又是一板一眼道来,不怕平淡、机械。]
当我到地里时,父亲已割了七八拢了。他脸上很多汗珠,衣服湿透了。他说:“你来,吃过了吗?我割光这一拢,再吃……”[白描。父亲的言语,平淡中见“浓”!]
大概四、五分钟吧,他割光了。他从篮子里拿出饭盆、馍头,边吃边说:“孩子,你爸没本事,明天到县城后好好休息!后天好好考,别紧张……”[这就是当农民的父亲,在田野上,在烈日下,对“后天”高考的孩子进行的“临考告诫”!苍天和大地都在倾听……]
我在烈日下割了五个多小时麦子。[不愧是农民的孩子!没有考前烦燥,没有“营养品”,没有父母高招“安慰”,只有本本色色的“劳动”!]回到家,我没有吃饭。洗了个澡,就睡。[与前文响呼应,真是累得瘫了!]
现在,我在考场上做题。室内很凉快。[“凉快”二字极为重要,很沉重!]当考试结束后,我要在烈日下站两个小时,来感受那种烈日当空的滋味。[此为一个大大的“亮点”,全文生辉,一切皆活。“怀想”出来了,“天”出来了,比天还“大”的农民出来了,比天还“亲”的父亲出来了。一切皆在不言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