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繁体中文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中文)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原来“岳飞网每日签到”是在积累福报“每日签到福报乐”积分前三名可开通先祖“个人公墓”一座十一月一日将迎来岳氏宗亲岳飞网月首团聚日
查看: 2082|回复: 5

名人、名家与「孝」

[复制链接]
岳润清 发表于 2007-6-25 15: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帖]·简论毛泽东对传统孝文化的辩证扬弃

  孝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内涵丰富,自成体系,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和繁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江泽民同志提出以德治国的今天,如何发挥传统孝文化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作用,是摆在当前国人尤其是理论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在此,我想简单论述一下毛泽东对传统孝文化的态度和认识,希望能对这一重大课题的研究有所启迪。
    一、“生我者父母……还得承认”──认为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珍贵品
    毛泽东是从读四书五经开始接受文化教育的,自幼就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这使他对传统文化的偏爱一直保持到生命的最后一息。由于浩瀚博大的传统文化不断地为毛泽东提供了智慧的营养,因而使他深刻地认识到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许多珍贵品。1938年10月,他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的报告中指出:“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1〕孝文化无疑是传统文化中许多珍贵品之一,对毛泽东的巨大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1918年10月,毛泽东的母亲因病不幸去逝,终年才52岁,他悲痛至极,于是用四言古风这一诗体写了一篇情文并茂的《祭母文》,其中写道:“吾母高风,首推博爱。远近亲疏,一皆覆载。恺恻慈祥,感动庶汇。爱力所及,原本真诚。不作诳言,不存欺心。整饬成性,一丝不诡。手泽所经,皆有条理。头脑精密,劈理分情。事无遗算,物无遁形。洁净之风,传遍戚里。不染一尘,身心表里。……次则儿辈,育之成行。如果未熟,介在青黄。病时揽手,酸心结肠。但呼儿辈,各务为良。……养育深恩,春晖朝霭。报之何时,精禽大海。”〔2〕在这篇祭文中,我们见到的是一位至孝的赤子淋漓尽致地表达自己对母亲的诚挚赞颂,对母亲不幸病逝的沉痛哀悼和无限怀念之情。他同时还写了两副悼念母亲的挽联,其一为:“疾革尚呼儿,无限关怀,万端遗恨皆须补;长生新学佛,不能住世,一掬慈容何处寻?”其二为:“春风南岸留晖远,秋雨韶山洒泪多。”〔3〕同样是至情至性的自然流露,感人至深。就在母亲病逝后仅仅相隔一百余天(1920年1月23日),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也因患急性伤寒病去逝了,享年才50岁。尽管毛泽东年少时对父亲的封建家长作风颇有不满,但对父亲的生养之恩始终铭记在心。1925年春夏和1927年初,毛泽东回到韶山探亲、开展革命工作时,总要到父母的合葬墓前凭吊一番。新中国成立之后的1959年6月,毛泽东在罗瑞卿等人的陪同下回到了阔别32年的韶山故乡。在旧居里,他在父母的照片前凝望着,伫立了好一阵,然后对随行的同志说:“如果是现在,他们就不会死了。”因为他的父母得的都不是难医的病症,却都过早地去世了。他在一天早晨还特意去瞻仰了父母的坟墓。回到住所后,他又对罗瑞卿说:“我们共产党人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不信什么鬼神。但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党、同志、老师、朋友也,还得承认。我下次再回来,还要去看他们两位。”〔4〕不仅如此,他对新中国成立后仍健在的岳母(杨开慧的母亲)也经常嘘寒问暖,不时寄些钱物,执礼甚恭。从上述毛泽东行孝的言行中可以看出,他在承继传统孝文化这份遗产方面堪称典范。
    二、“父慈”与“子孝”──对不合理的封建主义纲常伦理进行抗争和批判
    传统文化总是精华与糟粕并存,如果不加分析地全部继承下来,对社会的发展必定会产生负面作用。以孝文化为例,《二十四孝》中所列的行孝典型中,在今天看来有许多已不合时宜,充斥着因果报应、封建迷信的东西,如郭巨埋儿等其孝心虽可嘉、其行为实不可取,行孝要以剥夺下一代的生命为代价,在今天的文明社会中肯定是不宜提倡的。在封建社会,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有些孝行在当时看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已日益显示其不合理性,理应对之进行辩证的扬弃。因此,毛泽东一贯主张对传统文化应辩证地分析和批判地继承。他在1940年的《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5〕他之所以能得出这一科学的结论,除了他在后来掌握了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以外,与他自幼对传统文化的切身体会密不可分。毛泽东的父亲具有较浓厚的封建意识,因此,毛泽东在《祭母文》中才对他的母亲深表同情:“恨偏所在,三纲之末。有志未伸,有求不获。精神痛苦,以此为卓。”〔6〕毛顺生不仅对待妻子时常表现出大男子主义,在对子女的教育问题上也经常采用简单粗暴的办法。对于父亲的一些不合理要求,毛泽东并不是无条件地接受,而是经常与之抗争,有一次,毛顺生责儿子不孝,毛泽东则引经据典说,经书上说“父慈子孝”,说明“父慈”在先,“子孝”在后。此虽有强辩的成分,但说明毛泽东很早就意识到,对父母的孝敬并不等于无条件的服从,父母与子女应是一种良性互动关系。只要父母善尽其职,对子女慈爱,子女对父母的孝敬之情自然就会发自肺腑。因此,毛泽东在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以后,对封建主义的纲常伦理进行了不断的毫不留情的批判。当然在极左年代,这一批判又走向了极端,连传统孝文化中一些合理的东西也给批判掉了,人们一度对“孝”字讳莫如深,这是应该吸取的教训。
    三、“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提出了创立新的孝文化的基本方针
    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的目的是为了创立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新文化。毛泽东提出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方针,是我们创立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基本方针。所谓“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就要求广大的理论工作者对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进行认真的分析,发掘其中在今天仍具有生命力的民主性的精华部分,同时吸收国外文化中一切有益的成分,以为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所谓“推陈出新”,就要求我们的理论工作者不只是要继承,还要大胆创新,把前人创造的文化的精华发扬光大。既然这是我们创立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基本方针,当然也是我们创立社会主义新的孝文化的基本方针,因此,我们应在这一基本方针的指导下,创造出符合时代需要的新的孝文化。
    毛泽东不仅提出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文化发展方针,而且还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指明了具体的方向。他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就提出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发展方向,这虽然是针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实际情况提出来的,但这一文化发展方向在今天仍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此,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的文化纲领中,又重新肯定了这一文化发展的方向。当然,十五大报告的文化纲领是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提出来的,其内涵要丰富得多。但它确实又是对毛泽东提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发展方向的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当年提出的这一文化发展方向,仍然是我们今天创立既具有时代特征又具有中国特色的孝文化的正确方向。我认为,所谓民族的,就是要保持民族特色。传统孝文化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今后不论如何发展,都应保存其民族形式,才能使其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所谓科学的,就是要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相一致。我们应坚决摒弃传统孝文化中不科学的成分,提倡文明科学的行孝观念。提倡孝道不能寄托在因果报应等虚幻迷信的基础上,也不宜去鼓励那些盲目伤残自身及后代的蠢事。我们既要达到行孝的目的,同时又要讲求科学性。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普遍形成尊老爱幼的文明风尚。
    所谓大众的,就是我们提倡的新的行孝观念要能为最广大的民众所接受。既要树立一些标准较高的行孝典型,又要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要考虑到大多数民众的接受能力。我们不能指望一天之内就彻底改变整个社会的风气,建立文明理想的社会需要全体公民作出长期的艰苦的努力
  (作者胡学举: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毛泽东思想研究所副所长兼《毛泽东思想研究》杂志副主编,副编审)http://www.china6688.com/mjlx.htm
 楼主| 岳润清 发表于 2007-6-25 21:5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毛泽东深情祭母

    1919 年 10 月初,毛泽东收到母亲病危的特急家信,急忙带着小弟泽覃奔回韶山。可是当他们赶到时,母亲已入棺两天了。毛泽东内心极其悲痛,长时间默默无声地守在灵前。 10 月8日,他席地而坐,独对孤灯,写出了一篇情深意切的《祭母文》:

    呜呼吾母,遽然而死。寿五十三,生有七子。

    七子余三,即东民覃。其他不育,二女二男。

    育吾兄弟,艰辛备历。摧折作磨,因此遭疾。

    中间万万,皆伤心史,不忍卒书,待徐温吐。

    今则欲言,只有两端。一则盛德,一则恨偏。

    吾母高风,首推博爱。远近亲疏,一皆覆载。

    皑恻慈祥,感动庶汇。爱力所及,原本真诚。

    不作诳言,不存欺心。整饬成性,一丝不诡。

    手泽所经,皆有条理。头脑精密,劈理分情;

    事无遗算,物无遁形。洁净之风,传遍戚里;

    不染一尘,身心表里。五德荦荦,乃其大端。

    合其人格,如在上焉。恨偏所在,三纲之末。

    有志未伸,有求不获。精神痛苦,以此为卓。

    天乎人欤,倾地一角。次则儿辈,育之成行。

    如果未熟,介在青黄。病时揽手,酸心结肠。

    但呼儿辈,各务为良。又次所怀,好亲至爱。

    或属素恩,或多劳瘁。大小亲疏,均待报赉。

    总兹所述,盛德所辉。必秉捆忧,则效不违。

    致于所恨,必补遗缺。念兹在兹,此心不越。

    养育深恩,春晖朝霭。报之何时,精禽大海。

    呜呼吾母,母终未死,躯壳虽隳,灵则万古。

    有生一日,皆报恩时;有生一日,皆伴亲时。

    今也言长,时则苦短,惟挈大端,置其粗浅。

    此时家奠,尽此一觞。后有言陈,与日俱长。

    尚飨。

    离开韶山后,毛泽东在给他的同学、好友邹蕴真的信中,又高度赞扬了母亲的品德。信中说世上有三种人:损人利己的人;利己而不损人的人;损己利人的人。他母亲正是最后一种人。这几句话,显示了毛泽东在年轻的时候,对于林林总总的世相人生,已经有了宏阔而细致的观察,而且对他的母亲这样的劳动妇女的品德的评价,达到了极其尊崇的地步。
   这年冬天,毛泽东把孤独的老父亲接到长沙居住,翌年1月30 日,父亲病故,当时毛泽东正率领湖南“驱张代表团”到北京,未能回家奔丧,只得把悲哀深深埋在心中。
    毛泽东在父母墓前静立,默哀了片刻,轻声说:“前人辛苦,后人幸福。”说完恭敬地鞠了躬。下山后回到住所,他对罗瑞卿说:“我们共产党员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不信什么鬼神。但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党、同志、老师、朋友,也还得承认。我下次再回来,还要看他们两位。”在参观父母曾住过的卧室时,毛泽东对身旁的人说:“我父亲得伤寒病,我母亲颈上生了一个包,穿了一个眼,只因为是那个时候……如果是现在,他们都不会死的。”他的话讲得很轻,含着深沉的怀念。在故居母亲的遗像前,他曾端详良久之后说“我像母亲。”是的,毛泽东像母亲,不仅脸型像,而且基本品格也像,他把母亲的博爱升华为中国广大的人民大众谋幸福的伟大实践。
  http://www.china6688.com/mryx.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岳润清 发表于 2007-6-26 09:34:32 | 显示全部楼层
  鲁迅一生孝顺母亲
  [转帖]来源:北京慈孝文化传播中心
  
    鲁迅(1881—1936)的母亲姓鲁,出生于绍兴乡下一个封建家庭。鲁迅去南京求学时,母亲给他订了亲。女方叫朱安,是个没有文化的缠足姑娘。鲁迅请求退聘。但他母亲坚决不同意,说退聘有损两家名声,会给女方造成嫁不出去的痛苦。鲁迅要求朱安放足读书,但对方都没有做到。
    1906年,鲁迅在日本留学接到母亲的信,说她患病要鲁迅回绍兴探亲。其实母亲没有患病,只是听到谣言,说鲁迅在日本有了妻子,所以赶忙让他回家聚亲。 7月初,当鲁迅赶回家中,只见客厅张灯结彩,中间贴了张大红纸喜字,一切都明白了,为了不使母亲伤心,鲁迅默默接受了母亲的安排,奉命完婚,行礼如仪。入洞房那天晚上,鲁迅对着新娘一言不语。第二天清早,他就独自搬进了自己的书房,过了三天,他离家回日本了。
  青春时期的鲁迅就被“母命难违”的封建礼教剥夺了男女情爱的权利。他曾对许寿裳说朱安“是母亲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能好好的供养她,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其实,鲁迅何尝不知道爱情,但是他不愿让母亲为难,他那尚未萌芽的爱情种子就被礼教的“恶魔”吞噬了整整二十年,直到后来他同许广平同居为止。
  鲁迅出于对母亲的爱,宁肯牺牲自己,吞下了“无爱结婚”的苦果。他毫无怨言,一如既往地孝敬母亲。
    1919年,鲁迅在北京教育部任职,他买下了八道弯的房子。先同二弟周作人夫妇迁入,然后回绍兴接母亲和朱安来京安居。三年后,因遭到周作人夫妇的侮辱、攻击,他不得不离开母亲,带着朱安另住砖塔胡同小屋。
  不久,鲁迅看到65岁的老母亲在周作人家得不到一丝温暖和照顾,时常受到二儿媳妇的闲气。他再向各方借贷,买下阜成门内西二胡同一座四合院,将母亲接了过去,让老人得以安度晚年,直到85寿寝。
  在鲁迅接母亲到阜成门家中后,他曲尽孝道,将最好的大房子让母亲住,自己则独居屋后一间简陋的小房充当书房兼卧室。他那时已经四十余岁。但还是像小时候一样,外出上班,必去母亲处说声:“阿娘,我出去哉!”回家时必要向母亲说声:“阿娘,我回来哉!”每当晚餐以后,他总伴着母亲聊一会天,然后回到书房工作。他每日领到薪水,照例要给母亲买她爱吃的糕点,让老母挑选后,才将剩下的一下部分留下自用。除了交出一个月的家用,还给母亲一月26元零花钱。如此种种,在鲁迅生活中已成为一种做儿子的规矩。
  鲁迅的母亲非常爱看旧小说,她不时要鲁迅提供。鲁迅或自购或托人代买,将一本本小说如鸳鸯蝴蝶派作品,张恨水的章回小说,源源不断地送到母亲手中,即使她后来去上海,仍不断地给母亲寄书。除了书籍、还寄羊皮袍料、金华火腿等衣物食品,每月的家书也从不间断。
  有一次,他母亲为修绍兴祖坟之事写信给鲁迅。信中说这笔钱应该三个兄弟共同分担。鲁迅立即回信说,这笔费用他早已汇到了绍兴,要她不必向二弟周作人提起,“免得因为一点小事,或至于淘气也。”鲁迅情愿自己节省,也不愿使母亲淘气。他母亲看到此信后,十分感动,对人说:“他处处想得周到,处处体谅我这老人。”
  鲁迅少时父亲病故,家道中衰,几十年来他把供养母亲和整个家庭生活的重担压在自己肩上。他时常对人说:“我娘是受过苦的,自己应当担负起一切做儿子的责任。”另一方面,他母亲也对人说鲁迅孝顺:“他最能体谅我的难处,特别是进当铺典当东西,要遭到多少势利人的白眼,甚至奚落;可他为了减少我的忧愁和痛苦,从来不在我面前吐露他难堪的遭遇,从来不吐半句怨言。”
    伟大的文化战士鲁迅,他一生对母亲至爱至孝,体现了他伟大的人格和崇高的品德。
  http://www.china6688.com/mryx2.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岳润清 发表于 2007-6-26 09:4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海一样的深情 ——重读朱德《母亲的回忆》
  [转帖]作者:秋实   来源:北京慈孝文化传播中心

    好的文章总是让人一读难忘。第一次读朱德总司令《母亲的回忆》,笔者才十几岁,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文章的魅力仍深深感动了我。戎马一生的朱总司令在这篇文章中流露出丰富细腻、朴实纯真的感情,不仅没有损于他的形象,反而使我更加敬佩他伟大而平凡、广阔而无私的高尚情操
  “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文章开门见山直奔主题,非常质朴,给本文定了一个庄严肃穆的低婉基调,犹如贝多芬《命运》交响曲,沉重的旋律一下子叩响读者的心扉。“我爱我母亲”,铅华洗净,我们仿佛在聆听朱总司令那浑厚的喉咙迸发出一个个感人肺腑的声音。
  我曾经阅读几篇古人悼念母亲的文章,如明代归有光《先妣事略》及清代汪中《先母邹孺人灵表》,虽然作品情真意切,但与朱德这篇文章相比,则未免相形见绌。原因何在?我以为“立意不凡”是这篇文章成功的关键。作为运筹帷幄的朱德元帅,他对母亲具有大海一样的深情,作者没有从一己之私这样狭隘的角度去构思,而是把母亲作为“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这样的高度,赋予了母亲这一中华儿女孕育之本的群体形象,提炼了广阔的社会内涵。朱总司令甚至不肯写出母亲的姓名,只是说“母亲是个平凡的人”。母亲有很多事情是值得回忆的,朱德总司令选择了“特别是她勤劳一生”这样总的线索,并围绕“勤劳”这一线索展开了对母亲的怀念。
  总司令对母亲最深的印象是爱好劳动,“从我能记事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煮饭,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挑水挑粪,“整日劳碌着”。朱德出身贫寒,但“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朱德一家尽管人口众多,日子“也勉强过得下去”。“母亲在家里极能任劳任怨”,“长幼伯叔妯娌相处都很和睦”。“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平凡母亲给予朱德的不仅是能吃苦、爱劳动、铁骨铮铮的好身体,而且朱德从小在母亲身边学会了不少生产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从母亲身上学会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精神,这种精神财富是朱德一生的无价之宝,一直激励着朱德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朱德正是从母亲的鼓励中一步一步走上革命道路,中国革命也正是以朱德这样一个淳厚的劳动者为标志取得成功。
  母亲“朴素的阶级意识”启发了幼年的朱德反抗压迫追求光明投身革命的顽强意志。文章最后概括“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劳动”,“虽到年老,仍然热爱生产”,“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文章不饰雕琢,以极普通的文字展示了极不寻常的挚情,“她永远想念我,如同我永远想念她一样”,每读及此,我们都要受到伟大人物情感的心灵撞击。文章结尾,“我应该感谢母亲……”两段,作者拳拳深情再也抑制不住,仿佛水断悬崖,一泻如瀑,天地间荡漾着“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壮豪情。
  重读朱德总司令这篇文章,我们更加怀念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大公无私的高尚情操,更加怀念老一辈与困难顽强斗争的坚强意志,更加怀念革命先烈朴素平凡而又极其伟大的精神境界。
  http://www.china6688.com/mryx3.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岳润清 发表于 2007-6-26 09:45:53 | 显示全部楼层
  陈毅为母洗尿裤

    1962年,陈毅任中国外交部长。一次,他率团从国外访问回来,路过家乡,决定抽出时间去探望病重的母亲。
    陈毅的母亲年高病重,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她见到儿子来探望她,非常高兴,正要和儿子打招呼,忽然想起换下来的尿湿的裤子还放在床边,就示意身边的人把它藏到床底下。
    陈毅见到久别的母亲,心里也非常激动,他连忙走上前去拉住母亲的手,亲切地问这问那。
    过了一会儿,陈毅问母亲说:“娘,我进来的时候,你们把什么东西藏在床下了?“
    母亲看着瞒不过去,只好说出了真情。
    陈毅听了说:“娘,您久病卧床,我不能在您身边侍候,心里非常难过,这裤由我去洗吧!”
    母亲硬拦住,不肯让他洗,并说:“你是国家干部,做大事的,又打老远回来,快歇歇吧!和妈妈聊聊。”
    这时,陈毅的妻子张茜也抢着要去洗。陈毅急忙说:“我小的时候,您不知为我洗过多少条尿裤子。今天,我就是洗上10条裤子,也报答不了您的养育之恩呀!”
    陈毅说完,就从妻子的手里接过尿湿了的裤子和其他一些脏衣服,放在洗衣盆里,一边洗着衣服,一边和母亲叙谈起来。最后,陈毅元帅把母亲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母亲看着他的背影,眼睛湿润了。
  (转帖)http://www.china6688.com/mryx4.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岳润清 发表于 2007-6-27 09:4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戚继光不负父训

    有一次,父亲问戚继光:“宋代岳飞曾说过什么话?”
    “文官不贪财,武官不怕死,国家就兴旺。”
    “对,你要终生记住这句话,认真读书,苦练武艺,才能为国立功,干一番大事业!”
    几年后,戚继光成为一名文武双全的青年军官。这时,父亲正埋头著一部兵书,有人劝他晚年要多置办些田产以留给后代,戚景通听了后对继光说:
    “你知道父亲为什么给你取名继光吗?”
    “要孩儿继承戚家军名,光耀门第。”
    “继儿,我一生没有留给你多少产业,你不会感到遗憾吧?”
    戚继光指着厅堂上父亲写的一副对联:“授产何若授业,片长薄枝免饥寒;遗金不如遗经,处世做人真学问。”他读了一遍后说:“父亲从小教我读书习武,还教我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这是给孩儿最宝贵的产业,孩儿从没想过贪图安逸和富贵,我只想早些看到父亲将来像岳飞建‘岳家军’一样,创立一支‘戚家军’。”
    戚景通听了心中十分宽慰,笑着对儿子说:“我这部兵书已经完成了,现在我要传给你,这是我一生的心血,将来你用它报效国家吧!”
    戚继光跪在地上,双手接过《戚氏兵法》说:“孩儿一定研读这部兵法,不管将来遇到什么艰难险阻,我也不会丢弃父亲的一生心血。”
    戚景通在七十二岁时患重病去世。戚继光接到噩耗从驻防地赶回家奔丧。他在父亲坟上哭着说:“继光一定继承您的遗志,为国尽忠,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朝廷任戚继光为佥浙江都司,负责抗倭。他组织“戚家军”在六年中九战九捷,威震中外。他曾对人说:“我之能抗倭取胜,全靠我父亲在世的谆谆教诲啊!”
  (转帖)http://www.china6688.com/mryx8.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中文)

本版积分规则

嗨!您好:
欢迎来到 岳飛网。
我的名字叫丫丫
很高兴能够为您服务!
如果已经注册【请立即登录并按丫丫提示一步步完成我就不会再来烦您了】
还没有账号请【实名注册(中文)】

手机版|小黑屋|岳飞网 |打赏 |岳飞网动态43090302000031

GMT+8, 2024-11-24 11:25 , Processed in 0.17705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