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儿童节期间,手机里互相频繁转发着一些老年人玩“老鹰抓小鸡”、“捉迷藏”、“打水仗”等儿童游戏的小视频,看了让人忍俊不住,一下子把思路拉回到了童年。与此同时,看着这些视频里活泼开朗特别搞笑的老年人,让我想起了一个很时髦的词——“无龄感”。 那么,究竟什么是“无龄感”呢?作家三盅这样定义“无龄感”——“抛开自己年龄的约束,跟随着自己的心意,让自己保持并拥有一份与年龄无关的青春式追求的生活方式”。显然,“无龄感”的核心就是忘记年龄,它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境界,还是一种生活方式。 然而,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老年朋友对自己的年龄却念念不忘,动不动就哀叹“年纪大了,啥也不行了!”有的甚至把年龄当成了沉重的包袱,整天背在身上,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这也不敢动,哪也不敢去,手算着、眼瞅着自己一天天离终点越来越近,心里五味杂陈。 我非常欣赏“无龄感”这种养老理念。老年朋友如果有了这种养老理念,就不会为自己的高龄所困扰,即使自己的生理年龄已达七老八十,而心理年龄仍然停留在青壮年阶段,其着装打扮就会非常时尚,就不会特别关注所谓的养生之道,乱吃保健品等,爱的是歌舞,玩的是新潮,向往的是诗与远方...... 点赞“无龄感”,并非是劝老年朋友盲目地不服老,其主要目的是想让老年朋友树立一种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因为只有“无龄感”的人,才不为年龄所束缚,能够在生活中始终保持活力,对事物充满好奇并勇于尝试,敢于和善于追求活得漂亮,活得精彩,活得有意义,活得有质量。 其实,只要主观追求“无龄感”,是很容易做到的。因为它不需要任何财力物力和人力的投入,仅仅有那么一种“人老心不老”的心态就足矣。换言之,只要你忘记岁月的流逝,秉持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保持一颗对任何新生事物都好奇的心,像当年一样憧憬一切梦想成真,并为之不懈努力,也就进入了“无龄感”的境界。 然而,真正达到“无龄感”,又不是那么容易的。人非圣贤,更非猪羊,是有思想有感情的。面对自己的年龄一年一年的增加,体质反而一年一年的下降,其心态真正做到无动于衷一如既往,恐怕少有人真正做到。即便如毛泽东、周恩来等坚信唯物主义的伟人,也是没有做到彻底“无龄感”的,晚年时常想到自己老了。 虽说“无龄感”不易达到,但也不能望而却步,要尽力而为。因为有了“无龄感”,老年朋友不仅甩掉了年龄包袱,还拥有了生活的热情和前进的动力,无论到什么时候依然想学习和进步,甚至会发现年龄即使很大了,也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可怕,生活处处充满阳光,从而使得晚年生活发生质的飞跃。 因此,诚恳建议老年朋友都向那些“无龄感”的老人学习,不跟年龄妥协,不跟现实妥协,不跟自己妥协,让青春永驻心间,让朝气蓬勃的心态一直陪伴在自己的左右,直到和这个世界说再见的那一天。
(本文发表在2019年6月12日《燕赵老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