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繁体中文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中文)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原来“岳飞网每日签到”是在积累福报“每日签到福报乐”积分前三名可开通先祖“个人公墓”一座十一月一日将迎来岳氏宗亲岳飞网月首团聚日
查看: 1101|回复: 1

岳飞: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复制链接]
岳建良 发表于 2018-9-3 17:34: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岳飞: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2018-09-03 猛犸新闻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小重山》岳飞
1.靖康耻,犹未雪
    公元1142年1月27日,还差六天便要立春了,江南的春天必是美好的。可惜,此日的南宋一片昏暗,朝中议论纷纷,乱成一片。夜幕下的钱塘门,空气湿重,静谧无人。
    一个叫隗顺的人打破宁静,迈着沉重的脚步跋涉出钱塘门。他的背上负着一个人,死的,是具尸体。他走一步望三望,提心吊胆,宛若鬼祟,好容易挨到九曲丛祠旁,匆匆掘了一坑,将尸体放入,皱着眉望了一眼尸体冰冷的脸,右手探入,在尸体双眼上一抹,轻叹一声,堆土埋上。而后,隗顺飞奔回家。
    大概此事令他终日忧心难安,隗顺并没多活几年,便即撒手人寰。临终前,唤子近前,语气沉重地叙述叮咛一番。
    公元1162年,宋孝宗赵昚即位,欲谋大事。方继皇位,便即逆辙,以养父高宗皇帝赵构的名义,翻开一个天大的冤案。冤案的主角已然不在人世,他在二十五年前,便躺在了钱塘门外的泥坑了。
   他叫岳飞!
   尸骨腐烂,冤屈尚在。赵昚欲谋大事,不得不平反此案。但岳飞已死二十五年,事有蹊跷,何从入手?此时,那位叫隗顺的人的儿子站了出来,隗顺,原来是一个狱卒,岳飞惨死之时,他在其中。岳飞遗体便是他安葬入土的。此时论及,郢人逝矣,谁与尽言?
    政府掘开岳飞的土坟,将其尸骨以礼改葬在西湖栖霞岭。其后16年,岳武穆之名响彻天下。
    但这时岳飞梦想,早已事如春梦了无痕。靖康耻,犹未雪,飞魂却在岳庙中。


2.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岳飞睡眠不好,因常做梦,且是“千里梦”。这梦大抵是忧心如焚的,于是常自惊醒,那时夜深人静,寒蛩独鸣,岳飞却独自绕阶行。梦既然不好,醒着,却更难受。岳飞睡不好觉。
    因心中之恨从未消逝。因这恨,岳飞表现得特狠。岳飞之狠,令人毛骨悚然。龙应台因是少数民族,便说每读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便汗毛竖立,惊怖无比。飞亦常言“蹀血虏廷,尽屠夷种”,其狠可知。
    然岳飞之狠,不怨岳飞。岳飞之狠,实乃当时中原百姓之心里话。岳飞是儒将,只知华夷之分,只念忠君报国,不论其他。何况,岳飞的恩师宗泽,临死时明明高喊着:“过河!过河!过河!”
    如此狠话,无非表决心而已。


3.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岳飞之行,虽欲“息徒兰圃,秣马华山”,奈何步步荆棘。甚至不得不做生意以资军用。所谓“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岳飞尽心尽力,几乎如愿以偿。
   少年岳飞,意气奋发,勇智材艺,虽古良将不能过。初出茅庐,便建奇功,抗金名将宗泽甚是嘉尚。
   岳飞与宗泽论兵图,看岳飞意气不羁之态尽显,那时的岳飞很年轻
   自公元1134年五月其,岳飞北伐共四次,收复失地颇多。如下表:
1.jpg

     绍兴十年(1140年)五月,完颜兀术亲统大军,取道汴京向两淮进军;右副元帅完颜撒离喝统帅西路军,从同州(陕西大荔县)攻陕西。五月下旬,金军兵临顺昌(今安徽阜阳)城下,顺昌告急。
    而此时的高宗皇帝赵构很不情愿地命岳飞发兵救援。
    岳飞接诏后,即派张宪、姚政率军东进,援救顺昌。未至顺昌时,刘锜已于顺昌之战中大败金军。六月下旬,局势稍稳,赵构便又命司农少卿李若虚向岳飞传达诏命,谕岳飞“兵不可轻动,宜且班师”。
    岳飞向李若虚陈述他恢复中原的谋略,李若虚素主抗金,不顾矫诏之罪,支持岳飞北伐。
    岳飞随即挥师北上,攻下蔡州,收复颍昌(河南许昌)、陈州。闰六月底和七月初攻下了郑州和西京河南府(洛阳)。与此同时,韩世忠部将王胜收复海州(江苏东海县东),张俊部将王德收复亳州。
    岳飞北伐,原本兵力不足,然岳飞深通武略,联络北方民间抗金武装,实施“连结河朔”的策略已久,多方配合岳家军作战,七月初,曹、怀、卫、孟等州均被攻克。
     至此,岳飞所部及各地忠义民兵,对兀术盘踞的东京已形成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六面包围。
     此时,朝廷诏命张俊撤出亳州移屯寿春,又诏驻屯顺昌的刘锜调移江南。岳飞奏本不断,痛陈“伏望速降指挥,火速并进”之意,无果。
    完颜兀术知岳飞兵马不多,多次反扑郾城。均败。
    七月十四日,兀术率十万步兵和三万骑兵攻颍昌。岳家军“无一人肯回顾”,杀得“人为血人,马为血马” ,大败金军,斩金军五千余人,俘士卒二千余人、将官七十八人,获马三千余匹。
    兀术退还开封,哀叹:“我起北方以来,未有如今日屦见挫衄!”金军大将韩常也不愿再战,派密使向岳飞请降。
    岳飞大为振奋,鼓舞士气说:“今次杀金人,直到黄龙府(今吉林农安),当与诸君痛饮!”
    岳家军全线进击,包围开封。准备直捣黄龙!
    朱仙镇,困住了兀术,无法可施。
    岳飞“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的宏图大愿,即将实现了。

4.臣子恨,何时灭
    如此局面,大家尽皆满意。然而,依然有人不满意。不满意之人,分量很重。大宋高宗皇帝赵构第一个不满意。
    赵构遂降诏,令岳飞班师。岳飞上书情理并用,陈析利害,云:“契勘金虏重兵尽聚东京,屡经败衄,锐气沮丧,内外震骇。闻之谍者,虏欲弃其辎重,疾走渡河。况今豪杰向风,士卒用命,天时人事,强弱已见,功及垂成,时不再来,机难轻失。臣日夜料之熟矣,惟陛下图之。 ”
    岳飞错矣!
    岳飞所言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地利之便是实,然人事成功,依赖人和,天威不和,如何成功?
    如此人和,岳飞若不失眠,才是咄咄怪事。
    岳军如朱仙镇,完颜兀术已逃出开封,赵构却七月十日左右,一日之内十二道金牌下诏,措辞严峻,只一句话:即刻班师,回来见朕。而那时的高宗皇帝,早已收到了七月二日岳飞克复西京河南府捷报。
    岳飞再错!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无论多少金牌,先挥军踏破贺兰山缺再论,那时即便要死,中原却已在囊中,应当无悔。
    然岳飞此错,情有可原。
    早在建炎元年(1127年),王彦驻军卫州新乡县的石门山,为集结金军所包围,因此谨慎出战。岳飞年少气盛,怪王彦胆怯:“二帝蒙尘,贼据河朔,臣子当开道以迎乘舆。今不速战,而更观望,岂真欲附贼耶!”率领部下擅自出战,攻占新乡县。
     此举不听军令,岳飞与王彦从此难以共事,率部离开东京开封府。好在宗泽原谅了他。但岳飞从此深知不听号令之尴尬。
    将令不听,已难共事,何况皇帝之命?
    岳飞无法,愤惋泣下,向天呼喊:“十年之力,废于一旦!”时开封百姓恐慌惧怕,跪在岳飞马前,哀求挽留岳飞。飞含泪取诏书出示众人,无奈至极。哭声震野。大军至蔡州,民求同行,岳飞心如滴血,留军五日,掩护当地百姓迁移襄汉。
    岳飞尚未到临安。兀术又回到开封,攻取河南地区。岳飞在途听闻,欲哭无泪,怒发冲冠,仰天长啸,悲叹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
    他不知道的是,此一去,他作为一个臣子的恨,永远难以熄灭了。
5.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回到临安的岳飞,伤了心,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于他来说,已是昨日之花,不复再有。常年征战,血染征袍,殚精竭虑,他的鬓边,也许已见白发。而那时的他,才38岁!
    往日的慷慨陈词,岳飞不再说了。只是再三恳请朝廷解除其军职,归田而居。高宗皇帝却说“未有息戈之期”,竟不准许!
    绍兴十一年(1141年)正月,完颜兀术再度领军南下。二月,岳飞领兵第三次驰援淮西。这,是他最后一次参与抗金战斗。
    金兀术情知灭不了南宋,金、宋议和。
    高宗皇帝放心了,安心了。岳飞再也没有用处了。高宗皇帝心里最深处那个隐藏的鬼,终于冒了出来。38岁便已经是“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岳飞,夜里依旧失眠,后背的凉意,在南方的冬天里更加凉,凉到了心尖。
     南宋的第一任皇帝,高宗皇帝也很苦,很忐忑。他不是正宗的皇帝,他原与皇位风牛马不相及,虽然,他是宋徽宗赵佶第九子,但谁也不喜欢他,他被排挤,流亡在外。
     机会却找上了他。当父亲徽宗、长兄钦宗被金人俘虏时,他却是漏网之鱼。便在南京应天府即位为帝,重建宋朝,是为南宋。东躲西避,辗转凄恻,流亡数年,总算在临安找了一个落脚之地,意即临时安定,他是做好随时奔逃的准备的。
    当了皇帝,想要下来,实为不易。
   岳飞是经历过靖康之难的,故岳飞之痛、之恨,那么深切。岳飞的名号甚多,军事家、战略家、书法家、诗人、抗金英雄。然而岳飞不甚明了帝王心思或政治,岳飞更难懂高宗皇帝。
    二人唯一相同之处,均想“中兴大宋”。
    然而岳飞之“中兴”,从未忘记“二帝蒙尘,贼据河朔,臣子当开道以迎乘舆”,要“迎二帝以归阙”,高宗皇帝,却只是“中兴”,中兴自己做主之大宋。
    道不同不相为谋。岳飞却不自知。绍兴七年(1137年)二月,岳飞奉诏入朝觐见高宗赵构,两人唱和应对,关系甚洽,一同做《良马对》,皇帝给岳飞加官进爵。高宗皇帝很是喜欢岳飞,甚至召至“寝阁”,授命说:“中兴之事,朕一以委卿。”给兵给粮。岳飞甚是激动,出谋划策,彼时岳飞已不再提迎还“二圣”或者“渊圣(宋钦宗)”之事。
    只因当时事急。
    然皇帝心不稳,岳飞才出,便即变卦。并不给军权,岳飞大怒,上札子辞职,未等批示,便即回庐山替母守制。
    皇帝再次变卦,三请五求,岳飞才回来。而此时皇帝之人发动淮西军变。岳飞救驾,然皇帝只让岳飞兵到江州驻扎。
    皇帝忌惮岳飞之意,不言自明。
    而岳飞不知从何而知金国要放归钦宗的太子赵谌,便进言倡议,立其养子赵瑗(即后来的宋孝宗)为皇储,以示高宗之正统。赵构甚为恼怒,责备岳飞。
    众所周知,宋孝宗向来主张战。这也是为何他能在岳飞死后为岳飞平反之原因。岳飞之冤不平,谁来抗金?
    当此之时,便算徽、钦二帝反还,高宗皇位依然稳固,是不必如此担心。
   所担心者,无非“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一句而已。岳飞主战,多次进言,理直气壮,高宗自然深自忌惮。而大宋素有传统,抑制军人之习惯。宋太祖赵匡胤是由后周柴氏的禁军首领兵变而得到的皇帝,因五代时弄死皇帝的都是军人。所以老赵千方百计的削弱军人权利,文人将兵,是大宋的特色。文人只有儒家思想,忠君报国没问题,起兵造反没胆子。但是打仗未必行。《水浒传》写太白金星下凡趴在皇帝耳边上说了一句话。八个字——文有文曲、武有武曲。文曲是包拯,武曲是狄青。包拯大名鼎鼎,狄青也不含糊,他在最后都当上了宰相。但是,能怎样呢?还不是被文官欺负死,大名鼎鼎的欧阳修便不同意,诬陷狄青,言狄青为祸害,理由无非是天降流星、水淹宫门、宫殿着火,乃天将惩罚。乃狄青之祸。欧阳修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信誓旦旦说大水死人因狄青任枢密使(宰相级别)。以欧阳修之文采,论据充分,据五行,水与武将属阴,以此推理,招来水灾者是狄青。皇帝说狄青犯错误了?没有。是坏人?不是。但文豪欧阳修说,如此才可怕,因大家都不会去防范他。小人作大恶,未必都出于本心。狄青将或乱,他是军人,军人乃祸国殃民之造反胚子、小人,军人有大权,不想谋反都不行,手下人可怂恿甚至逼迫他。应当防患于未然。
    狄青忧愤而死。如此荒唐,岳飞之冤,可谓正常。狄青杀敌时威风八面,面带面具,敌人闻兵丧胆,西夏兵见了狄青掉头便跑不战自溃。然韩琦不过是一介文人,杀狄青一部下,狄青求情,韩琦问狄青,此人违反军纪为何不可杀?狄青说此人军功甚伟是个好汉子。
    韩琦鼻孔里都是鄙视:金榜题名的才是好男儿,这种算他妈什么东西!在狄青当面便给砍了。狄青乖乖站在外面动不敢稍动。
    军人能如何?好男儿又怎样?
    大宋之真理、权威,是如范仲淹类之一介文人,可手握兵权,口吟“塞下秋来风景异”。
   岳飞又能如何?岳家军又能如何?隔不了多久,大明那个抗倭名将,也有“戚家军”,下场一样。
   宋,无论是北宋,还是南宋,都姓赵,不能姓岳!
   岳飞,只能空悲切!

6.怒髪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岳飞很伤心,很愤怒,然而愤怒无济于事,哪怕怒发冲冠,任你拍遍栏杆,秦桧只说“莫须有”。
   莫须有!
   或许有?甚或是一句南宋口语——“会有的等着瞧”。
   但无论如何,岳飞难逃一死。虽然岳飞“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虽然“岳家军”“皆可以一当百”;虽然万俟卨用尽手段,也无法使岳飞三人屈招一字 ;虽然岳飞宁死不自诬,乃至以绝食抗争;虽然大理寺丞李若朴、何彦猷以飞为无罪,与万俟卨竭力争议;虽然韩世忠忿然道:“相公,‘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虽然岳飞袒露其背,“精忠报国”四个刺字足以让主审官动容落泪;虽然岳飞的供状上只有八个绝笔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但秦桧还是一句话:“此上(赵构)意也!”
   上意!上意!
    天下之人生死、天下之草木枯荣,均决于上意!天知道!
    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7日),宋高宗赵构下令:“岳飞特赐死。”
    当日,岳飞在大理寺狱中被杀。金国大臣们为此酌酒庆贺。
    南宋的江山,却更加风雨飘摇。
    岳飞的忠魂,飘出了钱塘门外,只留下“风波亭”传说,在人们心中,一片潮湿,栏杆犹在,潇潇雨歇!旧山松竹老,阻归程。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yue 发表于 2018-9-3 17: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亲,感谢您关爱《岳飞网》,希望继续发表更多更优秀的帖子,此帖我们的版主和网友已经开始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中文)

本版积分规则

嗨!您好:
欢迎来到 岳飛网。
我的名字叫丫丫
很高兴能够为您服务!
如果已经注册【请立即登录并按丫丫提示一步步完成我就不会再来烦您了】
还没有账号请【实名注册(中文)】

手机版|小黑屋|岳飞网 |打赏 |岳飞网动态43090302000031

GMT+8, 2024-11-24 19:14 , Processed in 0.19278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