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告诉我们秦桧是奸臣、投降派。而赵构是昏君,害怕岳飞迎回二帝,失去他的皇位。但是大家所不知道的是: 一、赵构从末排斥北伐,否则岳飞根本无法统领十万兵马,并且取得先后四次重大战役“健康战役”、“襄汉战役”、“郾城大战”、“颍昌大战”对金国正面对抗(骑兵野战为主)的胜利。 二、迎回二圣是赵构所提,后期岳飞迎合赵构也不提二圣,称宋钦宗“天眷”。 三、岳飞被杀,是议和的结果,主谋是金国派来的内应秦桧。《大金国志》卷7和卷24记载:金国天会八年秋,金国上层在黑龙江柳株开会,议定让秦桧做为金国的内应潜回南宋。在这次会议上有人首先提出派张孝纯,粘罕认为不妥,言道:“此人河东失节,人谁不怨,便去如何得位?得志,唯有桧可用”。在金军再次南侵时,秦桧做为金国挞懒军的“随军转运使”南下,在金军围攻楚州时,秦桧曾为金军写檄文劝降楚州军民,被楚州军民严辞拒绝。秦桧运用亲属关系积及劝说各城守将投降,在他的斡旋下,秦桧的岳父献抚州,秦桧的妻弟献洪州,秦桧岳父的哥哥献袁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28和卷29、《大金国志》卷13)。1130年,四年前被金军俘虏的秦桧,忽然携全家南归,他的目的就是促成议和,然而世人不知的是金人手中的王牌根本不是二圣,而是赵构的生母韦贤妃。必须注意该书中涉及秦桧的部分当然不是秦桧自己写的,是在秦桧死后由新的史官补录的。 四、在秦桧之前,赵构连换十几任宰相,唯独秦桧在岳飞死后当宰相稳如泰山,原因很简单,金人同意议和的首要条件就是秦桧不倒。否则免谈。 五、赵构提出迎回二圣纯粹为了民心,后期再也不提,只有他和秦桧知道赵构议和的目标是他的生母韦贤妃。岳飞也迎合他在奏折中改口称“迎回圣眷”。 六、金人开始的目标并非岳飞,议和也没有进展。后来因岳飞四次大胜,“憾山易,憾岳家军难”是金人一致认识,濠州之战中金兵大胜张俊部(岳飞没参加而是后面赶来),后看见岳字旗闻风而逃过江就是明证。另外1140年岳飞的军队与韩世忠的军队收复了大量的失地,对兀术盘踞的东京(汴州,今开封)已形成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六面包围。后来岳飞的岳家军又取得了郾城大捷,之后又在颍昌之战中大败金军,在1140年八月十七日岳飞收到十二金字牌时,岳飞已三面进逼东京,正面部队已抵达朱仙镇,距离东京不过二十公里,同时金兀术已率部逃出东京渡过黄河,换句话说,东京已是空城,不出两日宋军将攻克东京,收复黄河以北(开封紧挨黄河)。但岳飞撤回后,金兀术派伪军重新占领了东京。岳飞潸然泪下:“十年之功,毁于一日”! 金人不得不把目标转向死敌岳飞。并同意归还赵构生母韦贤妃。 七、在秦桧的担保(性命?)下,赵构和金人一拍即和,岳飞死,赵构生母韦贤妃被金人送回。 八、1115年秦桧病逝,史书上写等秦桧一死,赵构长出一口气说:从此以后,靴子里不用再藏匕首了。可以看出秦桧绝不仅是奸臣,还是叛徒和卖国贼,连赵构也必须提防他。 九、此后金国内乱频生,已无力进攻,北面蒙古、南面西夏皆虎视耽耽。故南宋苟活一百多年并非“绍兴和议”之功。甚至岳飞若继续北伐,虽不能保证独力(南宋)灭亡金国,至少还可收复大部分大好河山,进而在后期可以与蒙古分庭抗争。 十、秦桧第一个目标是诬陷韩世忠(曾派人喑杀秦桧)谋反,他派岳飞和张俊巡视楚州,但岳飞不肯诬陷韩。岳飞死后,他马上对一同害死岳飞的张俊下手,迫使他交出兵权。 十一、南宋“中兴十三功”对岳飞的“建康战役”、“襄汉战役”、“郾城大战”、“颍昌大战”只字不提,缘自赵构、秦桧等不遗余力篡改历史,抹杀岳飞战功的努力。根据宋史记载秦桧担任宰相十四年且“兼修宋史”,但还有很多东西被记录下来无法抹去:《浪语集》卷22《与汪参政明远论岳侯数》:逆亮南寇,胡人自为“岳飞不死,大金灭矣”之语;金章宗在1206年招降南宋大将吴曦叛变的诏书中写到:“且卿自视翼赞之功孰与岳飞?飞之威名战功,暴于南北,一旦见忌,遂被参夷之诛,可不畏哉!”?在《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等宋史中有不少岳飞的罪状都是秦桧在岳飞死后篡改的,很多人据此认为岳飞罪该万死,殊不知皆秦桧所篡,我们假设岳飞确有死罪,那秦桧大可不必“莫须有”,可以直接宣布岳飞罪状!由此可见篡改的真实存在! 十二、赵构为救生母韦贤妃不惜任由秦桧操作杀死岳飞,甚至还篡改生母韦贤妃的年龄(增大十岁)以掩盖她受辱的事实,实为葬送南宋王朝的第二大罪人,秦桧卖国通敌、陷害忠良、倾覆南宋的罪行堪称铁证如山,证据确凿、不容否认!因此岳飞冤案的主谋正是秦桧而不是赵构!(明月山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