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正,子孙兴
2015-05-08 来源:天津日报 作者:赵忠心 精忠报国(上) (南宋·岳飞)
岳飞是南宋抗金名将,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后人编有《岳武穆遗文》,他的诗文忠愤激烈。岳飞20岁从军,曾任统制,多次率军抗击金兵入侵。因宋高宗、秦桧一心求和,被解除兵权,任枢密副使。后来,被投降派秦桧诬陷谋反入狱。
提起岳飞这位南宋抗金英雄,很少有人不知道的。提到岳飞抗金保国的历史功绩,人们自然会想到“岳母刺字”的故事。的确,岳飞的成长得益于母亲的教诲,为后世称颂。岳飞的名和字还有一段来历,寄托着他父母的希望。据说,岳飞刚刚生下来的时候,恰巧有一只大鹏鸟从岳家屋顶上飞过。父亲岳和、母亲姚氏,就给他起了一个单名叫飞,字鹏举。“鹏举”意思是大鹏举翅高飞。取这样的名和字,表示父母希望儿子将来能“鹏程万里,远举高飞”。
岳飞的祖上世世代代靠种地为生,由于勤劳节俭,后来积蓄了一些钱财。那时候,朝廷腐败无能,从不过问国家的兴衰、人民的死活。那时,黄河水经常泛滥成灾。岳飞生下来不到一个月,黄河在内黄(今河南内黄县)决口,内黄与汤阴相邻,而且,汤阴地势平坦低洼,滔滔的洪水顷刻间把汤阴淹成茫茫一片。岳飞家里的人也被洪水冲散了,母亲急中生智,抱着刚刚生下来的岳飞,坐进一个大缸里,随波逐流,母子才得以逃脱危险,幸存下来。
经过这次洪水的灾难以后,岳家母子虽然保住了性命,但财产却被冲得一干二净。从此以后,家中主要依靠姚氏辛勤劳作,帮人家干零活,纺纱织布,挣点钱过日子。这样煎熬了好几年,岳飞已长成一个天真活泼的孩童了。小小年纪的岳飞爱听故事,岳母不顾一天的劳累,常常在夜里抽空给他讲古人刻苦学习、练武习文、见义勇为的故事。为了让儿子从小得到锻炼,母亲早早地为岳飞准备好篮筐和柴筢,让他每天到山上去拾柴草。劳动之余,岳母教孩子认字读书。晚上没有灯油,就点燃枯柴杂草。
岳飞很聪明,又肯用功,没多久他就认识了许多字。常年的劳动锻炼,更使岳飞养成了一种克勤克俭、刚强正直的思想作风。岳母看到儿子有出息,自然很高兴,就到附近的私塾里找老师,拿出自己多年积蓄的那点儿血汗钱,给岳飞做学费。岳飞得到读书的机会,学习更加努力,不少古代经典著作,他很快就读完了。后来,他更是无书不读,尤其喜欢《春秋左氏传》和《孙子兵法》。
岳飞生活的北宋年间,是一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当时在位的宋徽宗赵佶,是一个腐败透顶的皇帝。他残酷地剥削、奴役人民,人民忍无可忍,纷纷起来反抗。那时候,在我国东北松花江流域和黑龙江下游一带的女真族,已经由分散走向统一,建立了金朝。金朝的统治者正剑拔弩张、虎视眈眈地盯着宋王朝。
岳母深深地感到,在这样的年月里,年轻人要不练些武艺,是难以保卫国家的。乡里有一位深孚众望的人叫周同,他武艺高强,正招收一批年轻人练习武艺,母亲便领着岳飞拜周同做师父。有一次,周同带着徒弟们演练射箭,他首先做示范射击,一连三箭命中目标。他对徒弟们说:“要能做到这样的地步,才能说得上是有射箭的功夫。”
接着,他让岳飞试射。岳飞张弓搭箭,一射中的,再射又中。周同见岳飞小小年纪,功底好,力量过人,能拉得开三百斤的硬弓,大为赞赏,于是就把自己心爱的那张弓送给了岳飞。岳飞如获至宝,更加刻苦训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