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繁体中文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中文)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原来“岳飞网每日签到”是在积累福报“每日签到福报乐”积分前三名可开通先祖“个人公墓”一座十一月一日将迎来岳氏宗亲岳飞网月首团聚日
查看: 1471|回复: 0

转帖:明州人与岳飞的被害和昭雪

[复制链接]
岳氏子孙 发表于 2010-9-12 09:49: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郑昕[/color">http://www.wyzxsx.com/showauthor.asp?channelid=1&authorname=%d6%a3%ea%bf]郑昕[/color    文章发于:乌有之乡[/color">http://www.wyzxsx.com/showcopyfrom.asp?channelid=1&sourcename=乌有之乡]乌有之乡[/color    点击数: 578    更新时间:2010-3-10  
来源: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2/201003/136303.html

    岳飞(1103—1142),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人,是宋朝著名的抗金将领。然而,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他的儿子岳云也惨遭株连。岳飞遇害前在风波亭中写下8个绝笔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史称“风波冤狱”。之后有不少大臣为岳飞鸣冤叫屈,绍兴三十二年,赵晊登基,即孝宗,同年七月十三日,岳飞平反。
  岳飞被害和平反都与明州人有关
  先说王次翁,本是山东济南人,退职后,由于当时山东为金所占,无故乡可归,便定居四明,所以勉强说来,王次翁也算是明州人。
  绍兴十年七月,王次翁因秦桧推荐任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参与了高宗、秦桧罢免岳飞的事情。他的儿子王伯庠在《王次翁叙记》中说:“绍兴辛酉(十一年),敌人有饮马大江之谍。大将张俊、韩世忠皆欲先事深人,惟岳飞驻兵淮西不肯动,上以亲札促其行者凡十有七,飞偃蹇如故。最后又降亲札日:‘社稷存亡,在卿此举。’飞奉诏,移军三十里而止。上始有诛飞意。”
  王伯庠死于孝宗乾道九年,他撰写《叙记》时间应当在绍兴后期。赵构在给岳飞的“御札”中,确有如“卿忠智冠世,今日之举,社稷听系,贵在神速,少缓恐失机会也”及“想卿忠义体国,必以宗社大计为念!无分彼此”,貌似倚重,实质上是对岳飞十分不满的话。加上赵构对岳飞本来就有成见,因此所谓“上始有诛飞意”是可信的,这说明早在四月间授予岳飞枢密副使之前,高宗已对岳飞暗藏杀机。
  《王次翁叙记》向人们提供了一个比较确切的时间,即在绍兴十一年二三月间,高宗“始有诛飞意”。同时也说明作为秦桧附庸的王次翁,他显然参与了密谋,或者明白了意图。
  《王次翁叙记》中接着记载:“是时,三大将皆握重兵,轻视朝廷。其年,柘皋之捷,有旨令大将入朝论功行赏。俊、世忠已到,而飞独未来。秦桧为相,先臣参知政事,大臣止二人,桧忧之甚。先臣为之谋,以明日率三大将置酒湖上。欲出,则语直省官曰:‘姑侍岳少保来。’益令堂厨丰其燕具。如此展期以待者六七日。飞既到,以明日锁院,皆除枢密使,趣令入院供职,罢其兵柄。……先臣语伯庠曰:‘吾与秦相谋之久矣,虽外示闲暇,而终夕未尝交腱。脱致纷坛,灭族非所忧,所忧宗社而已。”显然这次朝廷召岳飞回临安,表面只是想解除他的兵权,让他出任枢密副使,而实际上隐藏着削兵权以外的更大阴谋,因此岳飞迟到几天就使秦桧一伙如坐针毡,王次翁无边恐惧的心态从“终夕未尝交腱”、“灭族”、“宗社之忧”等用词中暴露无遗。
  “以明日率三大将置酒湖上”,为“先臣为之谋”,再次说明,解除三将兵权,陷害岳飞,王次翁是主谋之一。而宣布韩世忠为枢密使,岳飞为枢密副使,解除他们在外领兵的兵权,实是杀害岳飞的第一步。《鄂国金佗穊续编》中记载,岳飞被害时,除了刑部、大理寺状和“有旨”的最终判决外,最后还有一个日期和秦桧、王次翁等人的押字。可见王次翁参与了陷害岳飞的全过程。
  事后,王次翁还不无得意地对儿子王伯庠透露:这事“吾与秦相谋之久矣”,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高宗十九年王次翁死,葬在奉化裘村镇黄贤村的清凉山(又名瑞云山),如今从零乱的块石中还能见到王氏牌坊,上刻:“大宋建造次翁伯庠伯序王公墓园山塘田产数百顷。”可以想见当时是何其气魄和豪华。但清代学者全祖望却认为他“丑矣”,于是除去王次翁的祖籍,不把他列入甬上望族。清代大史学家万斯同看了王次翁撰写的《王氏传家录》,则愤然挥笔写道:“若非《王氏传家录》,谁识奸谋由此人。”并赋诗骂曰:“宋室奸人骨一抔,游人唾骂几时休。恨无长剑开荒塿,截取枯骨献岳侯。”
  第一个为岳飞鸣冤是状元张孝祥。
  张孝祥祖籍安徽和州。南宋建炎年间,金兵入侵,张孝祥的伯父张邵出使金国,在金坚强不屈,为金人所押,高宗便将张孝祥的父亲张祁补为明州观察推官,于是张家迁到鄞西桃源乡(今横街镇)。绍兴二年,张孝祥出生在鄞县桃源乡方广院的僧房内,并在鄞县度过了他的童年。因此也可以说他是鄞县人。
  张孝祥从小聪明过人,十六岁就在进士预试中考了第一名,绍兴二十四年,二十三岁在省里的进士预选中又考了第一名。殿试时,张孝祥与秦桧的孙子秦埙同考,秦桧党羽从中作埂,把张孝祥置于秦埙之后。然而张孝祥策论中“今朝廷之上,盖有大风动地,不移存赵之心;白刃在前,独奋安刘之略……臣辈委质于君,愿以是为标准”。这句话深深打动了高宗,于是高宗亲自升张孝祥为第一。人称:甬上第一状元。
  张孝祥中状元后即上书为抗金英雄岳飞鸣冤,他在上疏说:“飞忠勇,天下共闻。一朝被谤,不旬日而亡。敌国庆幸,将士解体,非国家之福……今朝廷冤之,天下冤之,陛下不知也。当亟复其爵,厚恤其家,表其忠义,播告中外,俾忠魂瞑目于九泉,公道昭明于天下。”
  岳飞的冤枉是明摆的事,朝中大臣谁都知道,但都怕得罪秦桧而不敢说。《宣城张氏信谱传》中谈到《宋史》本传所没有收录的一个事实:“先是,岳飞卒于狱,时廷臣畏祸,莫敢有言者。公(张孝祥)方第,即上疏言岳飞忠勇,天下共闻……”朋友们听说后都劝张孝祥敛起锋芒,而张孝祥却说:“没有锋芒算什么进士,如果明明有锋芒而把它藏起来,那我考中进士来干什么呢,秦桧是个奸臣,我考中进士就是要攻击他。”当时张孝祥还是“未官”之身,能如此挺身而出第一个为抗金名将岳飞呼冤,的确需要胆量和勇气。
  张孝祥之所以敢为岳飞鸣冤,除了胆量和勇气,根本原因应在于他的立场和正直。张孝祥一直主张恢复中原,反对屈辱求和。
  为岳飞平反的鄞人丞相史浩
  史浩绍兴十五年中进士后,先为地方官,后经张九成、吴秉信等人推荐入朝,成为赵伯琮的老师。绍兴三十二年,赵伯琮继位,即孝宗,史浩拜相。
  在史浩的策划下,孝宗继位后大大方方地为岳飞平反昭雪。隆兴元年七月,岳甫上奏朝廷,请求发还岳飞生前江州的田宅。七月十三日孝宗下诏,追复岳飞和岳云的官爵,追复指挥,十月十六日,追复少师、武胜定国军节度使、武昌郡开国公、食邑六千一百户、食实封二千六百户,依官礼改葬,岳飞的子孙也都特予录用。孝宗将岳飞尸骨找了出来,以礼改葬在杭州西子湖畔的栖霞岭上,至此岳飞一案完全平反昭雪。
  史浩之所以能顺利为岳飞平反昭雪,实基于他本人身上恢复旧土之志。另外在为岳飞平反昭雪过程中,史浩考虑周全,讲究方略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史浩一方面循序渐进,先提出为秦桧迫害的赵鼎、李光、胡铨三人恢复官职,并录用他们的后人,以示鼓励,水到渠成后再提出给岳飞父子平反昭雪;另一方面缜密分析了为岳飞平反昭雪的易、难,并巧妙避难,使问题得以迎刃而解。
  当时为岳飞平反既难又易。说易,史浩关注到孝宗的个人情感。赵伯琮是一直痛恨秦桧的,一则秦桧反对立赵伯琮为皇储,二则秦桧常欺侮他。相反,孝宗对岳飞是赞赏的,这是因为岳飞对孝宗中兴基业抱有极大的希望。绍兴五年,岳飞晋见在宫中资善堂读书的赵眘,曾高兴地说:“社稷得人矣。中兴基业,其在是乎!”岳飞还曾面奏高宗说:“虏人欲立钦宗子来南京,欲以变换南人耳目。乞皇子出阁以定民心。”岳飞要求立赵眘为皇子。
  说难,是因为太上皇赵构还在,当年岳飞之案,赵构是主谋。秦桧病死,有人提出给岳飞恢复名誉,高宗却起用杀害岳飞的刽子手之一万俟卨为相,岳飞昭雪当然受阻。绍兴三十一年春,给事中黄祖舜,“要当首正秦桧之罪,追夺其官爵,而藉其家财,同时雪赵鼎、岳飞之冤。”岳飞旧部,众口一词,为岳飞伸冤,高宗仍然扭扭捏捏,终未为岳飞彻底平反昭雪。晚年赵构对岳飞不是没有怀念,毕竟赵构对岳飞曾经宠爱,所以史浩处理此事,避开太上皇,给足了赵构的面子。
  淳熙五年,史浩再次拜相,孝宗赵晊再赠岳飞谥号武穆,岳武穆也就是这样而来。这一年润六月二十二日,孝宗在便殿召见岳霖,说:“卿家冤枉,朕悉知之,天下共知之。”在孝宗皇帝的亲自过问下,岳霖奏请发还岳飞的全部奏章、御札、手诏,孝宗准奏,命中书、门下、尚书三省令左藏南库搜检发还;同年十二月十二日,孝宗受江东转运使颜度为岳飞定谥的上奏,赐岳飞武穆,孝宗皇帝的圣旨曰:武穆。折冲御侮曰武,布德执义曰穆。合兹二美以武穆谥公。
  从此,岳霖着手搜集父亲岳飞的遗文,准备整理后刻印成书,可惜书稿尚未完成他就病逝了。岳珂遵照父亲岳霖临终的嘱托,继承父亲为祖父申冤辩诬的遗志,在父亲留下的遗稿基础上,广泛搜集采访了大量有关祖父岳飞事件的资料,编撰成《金陀穊编》和《金陀穊续编》,为祖父申冤鸣不平。岳珂对史浩为岳飞平反,心怀感激之情,他在《史忠定蚤(早)作帖赞》中对此作过充满感情的叙述。
  赞美岳飞和洗刷耻辱的明州人
  “伟哉岳鄂王,提兵旧盘礴。”此言出于嘉定七年状元袁甫,袁甫反对对金和议,对岳飞颇为敬重,他在《蒙斋集》赞背嵬军道:背嵬军马战无俦,压尽当年几列候,先辈有闻多散佚,后生谁识发潜幽。
  背嵬军曾随岳飞征战,既是亲军,又是精兵,战斗力极强。南宋中兴四将中岳家军最为强大,而“背嵬军”则是岳家军的精华。岳家军鼎盛时期约有十万人,其中背嵬军骑兵8000,步兵亦有数千。在一系列战斗中,背嵬军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背嵬军让金人发出“撼山易,憾岳家军难”的感慨。
  袁甫的《蒙斋集》中还有《岳忠武祠》一诗这样写道:“当年老桧肆欺谩,忠武哀哉抱寸丹。……字留陈迹何年泯,烟锁空山尽日间。世事关心眠不得,今朝下涕为潸潸。”“儿时曾住练江头,长老频频说岳侯。手握天戈能决胜,心轻人爵祗寻幽。堪嗟爝火当时灭,谁信长川万古流。机会莫言今到手,却愁无饭饱貔貅。”称赞岳飞是百姓传诵的英雄,他的精神是值得万古敬仰的。
  鄞县百姓一样对岳飞怀有敬意。东钱湖上的鄂王庙,就是鄞县人对岳飞的一份崇敬。据《鄞县志》记载,东钱湖鄂王庙建于端平元年,这一年南宋联蒙灭了金国。
  当时鄞县人郑清之是朝中联蒙灭金的主要决策人,鄞县人史嵩之任京湖制置使,是联蒙灭金的主要提出者和指挥者。
  联蒙灭金的决策始于绍定五年。此时朝廷实际执政的是参知政事郑清之,右丞相史弥远虽然还活着,但已经病入膏肓了。因此,绍定五年作出联蒙灭金的决策的应当是宋理宗和参知政事郑清之。
  绍定六年十月,朝廷允许京湖制置使史嵩之派遣孟珙领军围攻蔡州。十一月,宋将孟珙带兵两万、米三十万担至蔡州城下与蒙军会合。宋蒙联军攻入蔡州后,金哀宗传位于东面元帅承麟后自杀。《宋史》称:“珙乃与(蒙古将领)塔齐尔分金主骨及宝玉、法物。承麟亦为乱兵所杀。金亡。”在绍定六年,孟珙成功全歼数十万金军,取得了辉煌的战绩。
  联蒙灭金,是郑清之与史嵩之合作的结果,这次战役洗刷了百年之耻,宋朝全国上下一片欢腾,作一番庆贺,也是激励士气,鼓舞斗志。作为在联蒙灭金中起着重大作用的郑清之、史嵩之的家乡,庆贺活动既隆重又特别,人们将抗金英雄岳飞的神位请出来,为之建庙,以告慰其在天之灵,希望岳飞能分享灭金的喜悦。于是东钱湖畔鄂王庙的香火便见旺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中文)

本版积分规则

嗨!您好:
欢迎来到 岳飛网。
我的名字叫丫丫
很高兴能够为您服务!
如果已经注册【请立即登录并按丫丫提示一步步完成我就不会再来烦您了】
还没有账号请【实名注册(中文)】

手机版|小黑屋|岳飞网 |打赏 |岳飞网动态43090302000031

GMT+8, 2024-11-24 22:06 , Processed in 0.19610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