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卫生不良是指由于各种可能诱发睡眠困难的日常生活与行为习惯所导致的睡眠障碍,精神状态检查并无精神病理学异常,同时也不存在明显的躯体疾病因素。
病因
病因明显与睡眠卫生和习惯不良有关。不良的行为习惯破坏了睡眠-觉醒节律,如每天的睡眠时间没有规律、白天午睡或躺在床上的时间过多等。睡眠之前从事容易兴奋的活动,如阅读惊险刺激的小说、观看情节复杂的影视剧、进行体育锻炼或强烈的脑力活动等。睡眠之前过量饮用咖啡、香烟及乙醇等。寝室光线过于明亮、室温太高或太低、噪声太大等。睡眠卫生不良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基本无关,但与个体素质因素有关,如对失眠引起的白天疲劳、嗜睡、情绪不稳定等不能耐受,而易于采取违反良好睡眠卫生原则的行为,包括打盹、白天增加咖啡因的摄入和夜间饮酒等,加上情绪的易波动等因素,使得睡眠-觉醒节律更不稳定,更容易产生失眠。 临床表现
大多认为是失眠症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临床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中容易觉醒和早醒等。在许多患者,睡眠维持困难,觉醒次数增多可能成为突出的症状。
卧床时间过长,上床与起床时间过于不规则,睡眠时间变化无常,白天午睡或打盹过多等,都会导致睡眠规律发生变化,出现入睡困难等症状,影响夜间睡眠质量和数量。
睡眠卫生不良患者在白天常常出现睡眠不足的症状,如情绪低落、动力不足、注意力下降、容易疲劳思睡。由于睡眠困难而产生先占观念也是常见的现象。睡眠卫生不良的行为演变成为习惯后,可使得失眠慢性化或不断加重。例如,在出现失眠后,部分患者试图通过饮用大量咖啡来提神,通过早睡、晚起、午睡、打盹或在白天采取平卧位休息等方法,来弥补睡眠不足。减轻症状,但其结果反而更加扰乱机体的生物节律,减弱睡眠-觉醒周期的自我调节能力,从而使患者陷入恶性循环之中,更加重失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