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繁体中文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中文)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岳飞网公众号、抖音期待您的原创作品原来“岳飞网每日签到”是在积累福报十二月一日迎来岳氏宗亲岳飞网月首团聚日
查看: 2748|回复: 3

他姓家史

[复制链接]
武穆后人 发表于 2007-6-27 14:3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习仲勋与邓州习营

    习仲勋(1913—2002),陕西省富平县人,祖籍河南邓州市十林镇习营村,曾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广东省省长、省委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务。毛主席称赞他“是群众领袖,是一个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说“这个人能实事求是,是一个活的马克思主义者”。
    1958年6月15日,时任国务院秘书长的习仲勋随周总理到十三陵水库工地劳动,休息时他说:“我的祖籍在河南邓县,那时祖父只有二亩半地,日子过得很苦,加之天灾、匪祸不断,全家逃到了陕西富平。”20世纪80年代末,国务院召开全国信访工作会议,作为国家领导人的习仲勋主持会议。会前他问:“请问河南邓县参会的领导谁来了?”当时与会的邓县县委殷书记和县信访局石局长站起来说:“我们是河南邓县的。”习仲勋说:“会后我见你们一下。”会后,习仲勋与邓县两位领导亲切握手,表示有时间一定回故里寻根认祖。遗憾的是,由于工作繁忙和身体的原因,习仲勋没有实现这一夙愿就离开了人世。
    据《邓州市志》载,清末(约1878年),因战乱匪祸,习仲勋祖父携全家逃到陕西富平县淡村乡中和村定居。邓州市档案馆保存的《习氏家谱》,记载了习姓家族的历史。习仲勋生于1913年10月15日,参加革命后改中勋为“仲勋”。
    习姓以地名为姓,春秋时有地名“少习”,在陕西商县东与河南西峡县交界处,距邓州习营100多公里,后少习改为武关。邓州十林镇习营的习姓,是明洪武初年由江西省新干县迁来的。《塘头华城门习氏祖谱》云:“习氏六世舜翁生有二子,长名南池,次名天池。南池生有纹杰、纹伟二子,一直在新干县世居繁衍。天池则有四子,依次名为:思新、思淦、思乡、思敬。明初时,中原一带因战争,人稀地荒,明政府将江西部分百姓迁往中原。四子思敬迁到河南邓州(民国改为邓县)十林镇习营村。”习营习氏祖碑记载了这一历史,后习姓尊思敬为当地习姓始祖。习永生是习仲勋的爷爷,生有三子,次子宗长得二子:中凯、中勋。习仲勋是邓州习营始祖思敬的第十七代玄孙。
    习仲勋生前常牵挂着祖籍,并与祖籍习营宗亲常有来往。抗日战争时期,邓州人习相斋投奔延安参加革命,与习仲勋结下了深厚友谊。
    至今,邓州习营始祖思敬冢尚存,昭示着习姓扎根邓州习营600多年的历史。每当清明节,不断有习姓后裔前来烧香祭祖,敦亲睦族,怀念祖先开基创业的历史,共叙未来的发展。(肖华锟)
                              (原载《南阳日报》2007年5月17日《社会早刊》b4版)
岳建良 发表于 2007-6-27 22:38:07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他姓家史,可以了解中国独有的姓氏文化,会使我们更爱我们的姓氏,以我们的姓氏为荣,会促使我们更努力的工作,为我们的姓氏增光添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武穆后人 发表于 2007-7-1 11: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邓州发现关羽家谱

    最近,笔者在邓州市档案馆,发现了一部保存完好的清代线装《关氏家谱》。该家谱详载了关羽的生平事迹和家族迁徙的历史。其中曰:“夏大夫关龙逄二十九代孙(有的家谱为二十七、三十一、三十二代)关羽,字云长,河东解州人,妣胡氏生三子:平、兴、索……明万历年间,关羽后裔四十六代孙关世明由许昌迁邓州南关营。”
    近日,笔者专程到距邓州城南32公里的构林镇关营寻访关羽的后裔。在村民的指引下,拜访了对关姓有研究的关羽六十一世孙关广有,邓州档案馆的《关氏家谱》就是他们捐献的。老关拿出了他保存的家谱复印件和重抄并续修的《关氏家谱》,又带我参观了关世明之子、关羽四十七世孙关大经的墓、碑、亭。关营除了迁出的关姓人外,现有400多关姓人。家谱是关敬辉于清康熙23年(1685年)撰写的,详细记载了先祖由山西迁到河南许昌守护关帝庙,明万历甲寅年(1614年),关氏后人再迁到邓州南关营的历史。据悉,上海图书馆收藏的几种《关氏家谱》,分别是广东番禺、南海、新会等地的家谱,山东兖州档案馆也收藏有一部民国时的关氏家谱。在正史中,有关关羽的记载资料很少。康熙戊午年(1678年),解州守王朱旦在浚修古井时,发掘出关羽家墓砖,上有关羽之祖、父及关羽的生卒和家庭,王太守因此写了《关侯祖墓碑记》,记载了关羽祖籍世系和故里是解州常平村宝池里,即今山西运城市解州镇常平村。这些砖记和碑记,成为研究关羽家族的权威资料。而邓州关营的《关氏家谱》中记载了关羽之父关毅守丧情况:“圣帝避难时,其父沈葬于井内,后人建塔以表之”,与发现的砖记相同,其他记载也于砖记吻合,证明这部家谱是资料翔实、可靠的关羽家谱。
    关广有说,祖上世代传说关羽、关平被害后,关氏祖先曾改为他姓,到处避难,后来又改回关姓。此言与史料中关平在麦城战死后,其妻赵氏偕八岁儿子关樾到他乡避难,改为门姓,直到西晋灭吴后,才恢复关姓的事实相吻合,说明他们是关羽之孙关樾的后代。至于祖先为何迁到邓州关营,关广有也不知道。关营和新野县城东西平行,相距不足30公里,是刘备、关羽蜀汉政权的发源地,又是南下荆州、襄樊的关隘,再加上地广人稀,明代祖先迁到这里,可能和种地谋生及追念关羽的发迹地有关。
    邓州关羽家谱的发现,对研究关羽一生的戎马生涯和关姓家族的历史变迁,具有重要意义,是一部研究关羽家族难得的历史文化资料。(肖华锟)
                            (原载《南阳日报》2007年6月14日《社会早刊》b4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武穆后人 发表于 2007-7-11 09: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圳视窗 >> 深圳视点 >> 记者走笔  

族谱与老围屋见证百年流传


    “离不开了呀!”几经周折又回到葵涌定居的潘会文对宗祠和祖屋充满了感情。作为潘氏家族的族长,多年以来,潘会文和潘家的老一辈一起,不遗余力为留存家族的文化根源鼓与呼。

    记者在潘会文保存的族谱中看到,这一份族谱,前后经过了1980年、2002年到2005年间的反复补充、完善,访问了多位潘氏族人,跨越了25个春秋,最后才定稿。族谱中详细介绍了潘氏宗族的根源、概况,正是因为有这份族谱,葵涌和潘家许多有趣的俗语和典故得以流传。

    族谱的主要起草人潘恩博还在族谱中专门阐述了族谱修订的意义。他提出,修订这份族谱能使一些后代知晓本族的大概渊源,并知道自己的辈分高低,“这是一个原则的问题”。他号召族人去收集中国最近出版的各姓氏家谱、族谱,以期找出在文革期间潘屋被淹没的历史,并找出潘家失去联系的“厚”字辈。族谱的最末端,还收录了两期有关民族英雄文天祥和岳飞的后人是如何传承他们先祖的业绩与家族的,供潘家子孙效法。

    在上下禾塘、油榨、黄屋等地,记者也遇到了不少像潘家后人这样希冀传载祖先文化的热心人。他们冒着酷夏带记者一间间去看当地的老房子,向记者讲述见到的或是听来的老故事。他们的举止流露出对祖辈业绩的崇敬与对这些古村老宅的眷念,看着一部分被打上“危房”标记的老屋,他们期待的目光更是一次次冲击着记者的心灵。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当地人已自发地向政府打了报告,要求保护、修复好老围屋。而与此同时,有关政府部门已开始加强对各处客家围屋的保护工作,通过拆迁补偿、异地安置等办法,使部分被占房产及周边用地得以清退,并划出保护范围和周边建筑风貌保护范围,为客家围屋的建设腾出发展空间。

    愿这对于已经历百年风雨的客家老围屋而言,是一个好消息。

                                    《深圳特区报》 2007年7月10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中文)

本版积分规则

嗨!您好:
欢迎来到 岳飛网。
我的名字叫丫丫
很高兴能够为您服务!
如果已经注册【请立即登录并按丫丫提示一步步完成我就不会再来烦您了】
还没有账号请【实名注册(中文)】

手机版|小黑屋|岳飞网 |打赏 |岳飞网动态43090302000031

GMT+8, 2024-12-1 01:52 , Processed in 0.14334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