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繁体中文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中文)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原来“岳飞网每日签到”是在积累福报“每日签到福报乐”积分前三名可开通先祖“个人公墓”一座十一月一日将迎来岳氏宗亲岳飞网月首团聚日
查看: 1488|回复: 2

摇荡千年的秋千架

[复制链接]
岳建良 发表于 2007-5-28 19: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秋千从春秋初期一直荡到今天,由少女之戏扩展为全民之乐,风靡了几千年

                     摇荡千年的秋千架

                                           ■刘铁军

  也许在所有的古代儿童游戏中,秋千是流传最久、普及最广、保存最完整的民俗游戏,至今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几千年来,荡秋千一直受到儿童和少女的青睐。

                      “千秋”变“秋千”

  “秋千”最早称之为“千秋”。传说为春秋时代北方的山戎民族所创,是山戎军队练习身手的训练器械。春秋时期,燕国受到山戎部落的进攻,求救于齐国,齐桓公以“尊周天子”的名义出兵北征,攻破山戎,兵抵孤竹(今河北卢龙南),引入“千秋”游戏,并流传下来。宋人高承在《事物纪原》卷八中说,“千秋”:“本山戎之戏也,自齐桓公北伐山戎,此戏传入中国”。
    至汉武帝,“千秋”之名改为“秋千”。这与中国传统的忌讳文化有着密切关系。俗话说“入境随俗”,这是中国忌讳文化最明显的表现,这一文化源自《礼记》。《礼记·曲礼上》曰:“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至孔子编制《春秋》时,更是再三强调:“为尊者讳耻,为贤者讳过,为亲者讳疾。”由此,忌讳的范围更加宽广起来。不仅避国家之讳,更要避为尊者之讳、为贤者之讳,对待父辈、长辈也要避其忌讳。“千秋”就是犯了古代皇上的忌讳。至汉武帝时,“千秋”一词成为宫中的祝寿之语,取“千秋万寿”之意。唐人高无际在《汉武帝后庭秋千赋》曰:“秋千者,千秋也,汉武帝祈千秋之寿,故后宫多秋千之乐。”可见,古人为尊礼重上,避其忌讳,便将“千秋”倒转为“秋千”。六朝时,楚俗还谓之“施钩”之戏。唐朝时,秋千又称“打毯”。

                   少女之乐

  古字“秋千”均有“革”字旁,千字还带“走”字旁,意思是揪着皮绳而迁移。最初,秋千仅是一根绳子,双手抓绳而荡。为结实起见,拴秋千的绳索通常多以兽皮制成,故“秋千”两字繁写为“韋韆”。
    后逐渐演化成用两根绳加踏板的秋千,并成为中国少女游戏之乐。梁朝人宗懔《荆楚岁时记》中曰:“秋千本北方山戎之戏,以习轻趫者。后中国女子学之。乃以彩绳悬木立架,士女袨服,坐立其上推引之,名秋千。”
     唐人高无际考证,秋千之乐始于汉武帝时的后宫之戏。据五代王仁裕的《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
     唐天宝年间,玄宗每到寒食,就令人在宫中竖起秋千,让宫女们在秋千上悠荡戏乐。玄宗称之为半仙之戏。古人认为,这样可以“释闺闷”,即排遣闺阁之闷。秋千遂成为专供妇女寒食节玩耍的游戏,为身姿增添轻捷之韵。
     每到寒食清明,“上自内苑,中至宰相,下至士庶,俱立秋千架”(元人熊梦祥《析津志》)。女子秋千之乐,唐人高无际描绘得很美:“一去一来,斗舞空中花蝶。双上双下,乱晴野之虹霓”。少女们三五成群荡秋千于郊野树下,“桥边杨柳垂青线,林立秋千挂彩绳”(北宋宰相文彦博《寒食日过龙门》),长长的裙子随风飘舞,大有飘飘欲仙之感,诗人曾描绘说,“秋千细腰女,摇曳逐风斜”(白居易《和春深》)。这一天,女子们可以尽情玩耍,哪怕是女红都可以放下不做,“日以嘻游为乐,女红之事殆庶几焉。”(元人熊梦祥《析津志》)
我个人认为,宋人洪觉范的《秋千》(《宋诗钞》中说此诗乃僧惠洪作)诗写得最为优美:“画架双裁翠络偏,佳人春戏小楼前。飘扬血色裙拖地,断送玉容人上天。花皮润沾红杏雨,彩绳斜挂绿杨烟。
    下来闲处从容立,疑是蟾宫谪神仙。”闭目回味,一幅美妙的少女秋千图浮现在脑海里。女子借秋千而生韵,难怪唐玄宗呼之为“半仙之戏”。
    唐宋之后,荡秋千的习俗普及全国。杜甫《清明》诗云:“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
     刘禹锡亦有:“秋千争次第,牵掩彩绳斜。”至元明清三代,清明荡秋千者随处可见,遂定清明节为秋千节。
     宋朝之后,秋千普遍架设在庭院中。这是由于宋明理学的兴盛,强化了对女子外出活动的限制,多数女子失去了外出游玩的自由。
    清明日,少女们不再像唐代之前那样游戏于郊外,而只能在庭院置秋千为戏。秋千成为社会中上层的一种“闺中之戏”。

                     别样玩法

  荡秋千有两种玩法,一种是以荡秋千的高度取胜,“身轻裙薄易生力,双手向空如鸟翼”(王建的《秋千词》)描写的就是唐代少女荡秋千的情景,当时的少女以荡得高为竞赛标准。
     一种是以花样技巧取胜。明人李开先在《观秋千作》诗注中说,秋千“有转立、独脚等名”。也就是在荡起来的秋千上,可以做出转换身子,或者一只脚站在秋千上等动作。这是挑战人平衡性的高难度动作,需要有相当的技巧。
    宋代又出现了“水秋千”的玩法,在当时的北宋都城东京(今开封)和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有专门从事这种表演的艺人。如北宋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七云:“又有两画船,上立秋千,船尾百戏人上竿,左右军院虞侯监教鼓笛相和,又一人上蹴秋千,将平架,筋斗掷身入水,谓之水秋千。”由此可见,当时的水秋千已经将荡秋千和跳水完美地结合了起来,有点类似于现代跳水运动。
    到了近代,秋千才逐渐扩大娱乐范围。由于男孩的广泛参与,荡秋千不再是少女的专项游戏了。秋千与杂技结合后,荡秋千的男孩更是多于女孩。

                                 《中国教育报》2007年5月25日第4版
岳鸣嘉 发表于 2007-5-28 20:4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配图就更好了,看看千秋的演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自由的飞 发表于 2007-6-2 13:29:1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很喜欢玩这个,现在好象很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中文)

本版积分规则

嗨!您好:
欢迎来到 岳飛网。
我的名字叫丫丫
很高兴能够为您服务!
如果已经注册【请立即登录并按丫丫提示一步步完成我就不会再来烦您了】
还没有账号请【实名注册(中文)】

手机版|小黑屋|岳飞网 |打赏 |岳飞网动态43090302000031

GMT+8, 2024-11-28 03:34 , Processed in 0.16649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